一、法律规定父子间的借条有效吗?
父子之间的欠条,同样属于借贷关系,对当事人是具有效力的。但如果涉及到第三方债版权人,以父权子的借贷关系对抗第三方的,涉嫌恶意对抗第三人之嫌疑。
在法律上人与人之间是独立的个体,父子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的,成年人儿子与父亲财产权自然也是独立的。父子之间的借款,当属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款,如果到期不还款一样可以到法院起诉,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一样应当受理。
二、写借条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一)借款时宜写“借条”,不宜写“欠条”
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收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因此借款时宜写“借条”,而不宜写“欠条”,以省去诉讼中解释“欠”款原因、用途的举证责任。
(二)借款时双方约定的利率宜写入借条中
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头约定,而没有写进借条中。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的规定。如果没有将利率写入借条中,出借人一起诉,借款人不承认双方约定,出借人的利息请求将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三)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
借款在诉讼时效内受法律保护,实践中却有很多出借人往往不知道“诉讼时效”的概念。理论界对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问题理解不一,有人主张适用3年诉讼时效,也有人主张适用20年诉讼时效。各地法院对此问题的把握也不尽相同。
因此,从债权安全回收的角度考虑,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如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出借人应当在借款到期后2年内向其主张权利(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由借款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确认)。
(四)借款时借条宜写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实践上,出借人与借款人往往关系较密切,也不泛亲戚关系,借款时将日常习惯称谓写入借条,如将出借人写成“张叔”“张兄”;将借款人写成“阿三”“四妹”之类等等,万一借款人逾期还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诉借款人,往往会因债权、债务人不明确而被法院拒之门外。
(五)借款时借条应表述清楚明确,没有歧义
在法律上,只要符合双方的借贷关系,就可以证明该借条是有法律效力的,无论双方的本身关系是如何。即使双方之间是父子关系,只要是签署了借条,那么就会有需要偿还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拒绝进行偿还的话,借款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进行起诉。
-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父子之间借条起法律作用吗
96人看过
-
父子之间借款写借条生效吗?
63人看过
-
借条诉讼时效、借条的法律时效、借条的有效时间?
303人看过
-
父母向子女借款有法律效应吗?
474人看过
-
儿子给父亲写借条有法律效力吗,欠条怎么写?
149人看过
-
现在的法律规定夫妻之间借条会不会有法律效力
376人看过
-
父母向子女借款的借条有没有法律效力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1子女买房向父母借款的借条,只要格式正确,签字后具有法律效力。借条是指借个人或公家的现金或物品时写给对方的条子,就是借条。钱物归还后,打条人收回条子,即作废或撕毁。它是一种凭证性文书。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商业管理方面。从法律的角度看,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的基本内容包括: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
-
法律规定借条的效力有多长时间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91、借据有法律效力的期限是永久的的,但是借款纠纷有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
有子债父还这条法律有效吗最新的规定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18首先,我国没有子债父偿的规定,其次,子债父偿是违法的。 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依法确定、变更和废止民事法律关系,并承担其后果。 如果孩子没有,满十八周岁的,其监护人没有进到相关义务的,应当承担偿还的义务。
-
-
父子子女间的房屋买卖有法律效力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01父子间可以房屋买卖,只要没有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情形。 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四)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五)权属有争议的; (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