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诽谤罪需要什么证据才可立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21 14:08:58 99 人看过

在审理微信诽谤案件过程中,通常需提供如下的必要证据:第一项为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其中应明确展示出被指控的诽谤内容以及发布该言论之人;

其次,还可以考虑由证人做出证言陈述,例如其他目击诽谤信息发布之人的证词;

除此之外,经公证程序保存的资料,例如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诽谤言论进行公正固定,也可提高此类证据的可信度;

最后,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所发生的损害后果,如声誉损毁致使当事人失去工作机遇或遭受精神创伤的医学证明文件等。

总的来说,获取的证据必须同时具备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关联性这三个重要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15: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为了诽谤罪案件,你需要搜集什么证据?
    诽谤罪要收集的如下:(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搜集证据的方法:1、最为方便快捷的是视频音频资料的收集。2、邀请听到的人作为证人。3、收集受害人自己受到侵害的具体表现和事例等。故意诽谤罪该如何收集证据1、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
    2023-07-06
    337人看过
  • 网络微信聊天诽谤怎样才成立
    微信是当前非常热门的网络社交软件,通过微信我们能够快速的和他人得到联系,不管是在工作方面还是在生活中,微信都是非常好的社交软件,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当前还有很多心怀不轨的人利用微信做一些违法的事侵害他人的权益。那在微信聊天诽谤可以成立吗?一般来说,中国有关网络诽谤的民事侵权成立,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1、要有损害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为通过网络传播了有损特定人名誉的文字、图片或语言。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行为人明知传播内容必然或可能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却希望和放任结果发生的,为故意。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民事权利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导致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为过失。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下称《解释》)公布。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
    2023-06-24
    235人看过
  • 微信诽谤罪立案量刑适用缓刑吗
    对于在微信平台上实施的诽谤行为,若案件已经成功立案,那么是否能够被判处缓刑则需要根据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与分析。具体而言,若涉案者的犯罪情节相对轻微,同时具有真诚忏悔之意并且无再次犯罪的风险,以及宣告缓刑不会给其所在社区带来显著且不利的影响等情况下,才有可能得到缓刑判决的青睐。然而,如果诽谤行为引发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亦或是犯罪人存在着多次受到教育却依然不知悔改的恶劣行径,那么缓刑的适用便可能会被排除在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20
    368人看过
  • 微信私发诽谤罪立案后果有哪些
    在诽谤罪被警方立案之后,其潜在后果可能涵盖了刑事制裁及民事赔偿两个层面。在刑事司法程序中,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规定,行为人对他人实施以暴力或其他恶劣方式进行公然侮辱,亦或是编造虚假事实进行诽谤,若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前述罪行,仅在受害人提出控告时方予以受理,然而当该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并危及国家利益之时则属例外。若诽谤行为已达犯罪程度,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被法院判处上述刑罚。与此同时,受害人还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向犯罪嫌疑人索求民事赔偿责任,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精神损害赔偿、恢复名誉以及消除不良影响等方面的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
    2024-08-02
    274人看过
  •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诽谤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如下:一是必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二是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第三,诽谤必须针对特定人群;第四,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本罪。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本罪的行为。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者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严重损害名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的,或者诽谤他人造成精神障碍或者被害人自杀的,情节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诽谤罪的构成是什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要有捏造事实的行为;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必须针
    2023-08-08
    494人看过
  • 微信分诽谤罪需要上法院吗
    若利用微信平台对他人实施诽谤活动,情节严重并触犯我国诽谤罪法条者,通常情况下,需通过司法程序寻求解决。值得注解的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诽谤罪属于刑事自诉范畴,即被害方当事人有权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若诽谤行为对社会公共秩序及国家整体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那么该案便转变为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依法提起公诉。在此种情形下,受害人必须积极搜集相关证据,例如微信聊天记录、截屏图片等,以备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申请。法院将根据所掌握的证据材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展开严谨的审理工作,并作出公正的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
    2024-08-20
    339人看过
  • 什么样的诽谤罪可以立案
    在我国,对于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基本为具备如下情况之一:实施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的行为,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及社会声誉构成了严重的侵犯以及破坏,情节恶劣者即可认定为诽谤行为。在实践中较为常见的状况为当事人借助互联网、报纸、广播或者其他媒体,传播不实信息,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工作带来了严重危害,并引发了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或者产生了极其不利的社会影响。其中,“情节严重”则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频繁地进行(连续三次以上)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心理状态出现异常甚至重大疾病发作等情况。值得强调的是,诽谤行为必须是故意为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
    2024-08-13
    451人看过
  • 诽谤罪立案标准人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条款,第二百四十六条明文规定了诽谤罪的立案认定标准,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行为人需采用暴力或其他不当手段,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或捏造虚假事实进行诽谤;其次,这种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最后,若属于自诉案件范畴,除非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否则必须由受害者提出诉讼请求。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倘若受害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诽谤罪的诉讼,但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那么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协助。总而言之,诽谤罪的立案认定标准主要包括行为人的侮辱或诽谤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以及受害者提出诉讼请求两个方面。如遇受害者因证据不足而面临困境时,法院亦可依法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
    2024-07-24
    427人看过
  • 微信诽谤罪怎么取证出来
    针对微信诽谤罪的有效举证,我们可大致将其归结为如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需要收集并整理所有涉及到诽谤内容发布及传播过程的电子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微信的聊天记录、朋友圈动态以及消息转发等信息。其次,为了进一步证实诽谤内容对受害者名誉所带来的实质性损害,我们还需积极寻求相关证人证言,例如受害者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僚等人的陈述与证词。最后,为了全面反映诽谤内容对受害者社会评价的深远影响,我们还需搜集并整理相关的书面证据,例如受害者的劳动合同、学历证书等文件资料。在整个取证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所获取的证据具备法律效力、真实可信且与案件事实紧密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
    2024-08-07
    371人看过
  • 诽谤罪要达到多少年才能立案
    一、诽谤罪要达到多少年才能立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诽谤罪作为一种自诉案件,原则上只有在受害人主动提起诉讼之后,司法部门才会对该案件进行正式立案。然而,若受害人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来支持其主张,则可通过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协助以获取相关证据。因此,诽谤罪的立案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时间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受害人是否提出诉讼以及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据。只要受害人能在适当的时机内提出诉讼并提供充分的证据,诽谤罪便可顺利立案;反之,即便时间已经过去较长时间,若无受害人的诉讼或证据不足,诽谤罪仍有可能无法立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
    2024-07-13
    250人看过
  • 微信诽谤罪立案标准及判刑有几种
    关于微信平台上构成诽谤罪的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是同一条诽谤内容实际被点击或浏览的次数累积超过五千次以上,或是被转发的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其次是诽谤行为导致被害者或其最近亲属出现心理异常、自残乃至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事件发生;此外,若在过去两年内有因为诽谤而受到行政处罚记录的情况下再次对他人实施诽谤行为;最后是具备其他情节十分严重状况的也可以判定为犯罪。在此基础上,对于涉及到的法律责任层面,一旦构成诽谤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
    2024-07-29
    435人看过
  • 诽谤罪立案依据有哪些
    法律综合知识
    一、诽谤罪立案依据有哪些诽谤罪立案依据,根据《刑法》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立案的标准有什么诽谤罪立案的标准如下:第一、涉嫌通过暴力或者其他的手段公然侮辱他人,如情节严重的,那应该进行立案;第二、侮辱罪属于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才会进行立案追究。诽谤罪一般是指,行为人故意捏造、散布虚构的事实,致使他人人格遭到损害,他人名誉遭到破坏,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
    2024-01-29
    305人看过
  • 诽谤罪是否需要立案侦查
    在刑事案件中,诽谤罪往往需要进行立案侦查环节。众所周知,诽谤罪是一类由被害人自行提起诉讼才能予以处理的犯罪行为,然而,若其对社会公共秩序及国家整体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则将被视为例外情况,此时公安机关有权主动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倘若处在这种特殊情形之下,被害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己的控诉,让法律为自身权益做出公正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5
    154人看过
  • 什么可以告对方诽谤罪立案
    一、什么可以告对方诽谤罪立案关于诽谤行为的立案准则详述如下:第一,需存在蓄意编撰虚假事实的行径;其次,该虚构内容需得以宣染和传播;第三,诽谤行为必须针对于特定的个体对象;最后,试图编造事实诽谤他人者的行为倘若情节恶劣才可能成为本罪的定罪条件。在法律规定之中,“情节严重”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首先,触及受害人或其近亲出现精神失常乃至自残、自杀等极端严重后果;其次,若在过去两年内曾因诽谤行为遭受过行政处罚,而后再次实施诽谤行为;再者,同一诽谤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实际被点击、浏览的次数达到了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的次数超过了五百次;最后,其他任何情节严重的情况都可视为符合本罪的定罪条件。当我们遭遇他人的诽谤时,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首先,在遭受诽谤之后,我们有权要求侵权方立即停止侵害、公开赔礼道歉以及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其次,若双方无法就相关事宜达成共识,我们可以选择直接向警方报案,若情节较为轻微,公
    2024-07-26
    20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诽谤罪微信可以立案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8
      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是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 诽谤诽谤的人有什么证据证明她可以发微信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7
      看具体情况定。如果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主观故意是意图使他人人格、名誉受损害,且情节严重(比如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则可以告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微信诽谤了会立案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7
      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是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 微信转发诽谤罪立案标准是不是只有微信转发诽谤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23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
    • 在网络上被诽谤,诽谤罪立案标准需要证人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6
      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有关于诽谤罪立案标准需要证人吗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