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职妈妈如何争取孩子抚养权
全职妈妈争取抚养权可以通过调解及民事诉讼等手段,作为全职妈妈,要增加自己的收入、多照顾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在起诉的时候,可以多收集对方不利抚养的证据材料。法院审理这样案件,法官会从子女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用全面、综合、发展的眼光评判所有相关因素。
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1、离婚前多照顾孩子,增加与孩子的感情;
2、如果双方已经分居,最好争取与孩子一起生活;
3、如果夫妻双方都忙于工作,最好让自己的父母帮助照看孩子;
4、自己身上有不好习惯的,要及时改正;
5、自己没有工作的,要积极进取,寻找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
二、法院判决抚养权纠纷案件主要参考哪些因素?
1、孩子的年龄
哺乳期的孩子,一般归母亲抚养;十周岁以上的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孩子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2、父母双方的抚养条件和抚养能力
哪一方抚养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那么,其获得抚养权的概率也更大。这里还会考虑父母双方是否存在法律规定优先行使抚养权的情形,比如一方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或者子女随一方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或者一方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等等;
3、其他因素
若父母双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当,则孩子是否单独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共同生活多年,且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要求且有能力照顾,也可以作为优先行使抚养权的考虑因素。
最终,法官会从子女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用全面、综合、发展的眼光评判所有相关因素。
-
全职妈妈小孩抚养权能争取吗?
211人看过
-
全职宝妈能否给孩子争取抚养权
322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争取,全职妈妈需要掌握的关键点
306人看过
-
单身妈妈孩子的抚养权争取途径
405人看过
-
如何成功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妈妈们请进
93人看过
-
妈妈维权:孩子抚养权的争夺
459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怎样争取到全职妈妈的抚养权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02可以通过和另一方协商解决,如果双方对孩子抚养权问题,不能协商解决,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法院会本着对孩子有利的原则进行判决,如生活条件,抚养能力等。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
-
孩子的抚养权,妈妈怎么争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3母亲一方想要孩子抚养权,可以和对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向法院起诉。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孩子抚养权优先归女方: 第一,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第二,孩子虽然两周岁以上了,女方已做绝育手术,男方未做,且男方年龄与女方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 第三,孩子一直随母亲生活,如果离婚后改为随父亲生活对其生活习
-
宝妈怎么找全职宝妈取得孩子的抚养权海南在线咨询 2022-12-02根据《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孩子的抚养权一般坚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并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予以考虑。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双方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未婚妈妈上法院争抚养权孩子如何判让孩子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第三十七条后,一方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
-
问题一: 全职妈妈争不到抚养权该如何是好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04全职妈妈挣不到抚养权,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