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院最迟多长时间要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民事案件审限从立案起直到作出判决,一审案件为六个月、二审案件为三个月。关于审理期限的延长,如符合法定情形,一审案件可以再延长六个月,二审案件可以再延长三个月,原告变更诉讼请求,结果可能会导致审理期限的延长,但本身并不属于延期的法定理由。有的要3个月,有的要半年,那也要看案件的程序简易程序审限为3个月,普通程序为6个月(自立案之日起计算,鉴定期间、公告期间、调解期间不计算在内),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
民事诉讼提起的条件
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根据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视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讼诉。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讼诉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3、有明确的被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以销。简易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
事故认定书最多延长多久,相关法律规定
161人看过
-
民事诉讼院长延期最长为多久?
281人看过
-
醉驾判刑多久?有哪些相关的规定?
144人看过
-
民事案件诉讼期限相关规定:具体内容有哪些?
172人看过
-
涉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诉讼管辖有哪些规定?
120人看过
-
关押最长多久才能判决
417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包括哪些,有哪些相关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5我国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民事诉讼调整的法律关系包括有审判方与原告方之间的、审判方与被告方之间的、审判方与证人方之间的、审判方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
非法集资最久判多久,有哪些相关的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3-11-25法律分析 行为人非法集资构成犯罪的,最久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
团伙案件最长多久开庭,有哪些相关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7法律分析 团伙案件可能会在两个月内开庭,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
民事判决书怎么下发,有哪些相关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14律师解答 民事判决书由人民法院送达或当面下发。根据法律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送达判决书的,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
-
诈骗50万最轻判多久,有哪些相关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6诈骗50万最轻判多少年,需要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诈骗50万元,已经达到数额特别巨大,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