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罪该不该入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08:25:07 82 人看过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地虐童、伤童案件频发。10月,辽宁沈阳一名10岁男孩被母亲的男友残忍砍下右手,并丢进电热水壶中烹煮。11月7日,浙江金华一名女子因家庭矛盾将汽油灌入亲生儿子口中,并在与丈夫的推搡过程中点燃汽油,孩子最终因伤势过重离世。而11日,又有媒体报道河北一名8岁男孩被喝醉酒的父亲割喉,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惨剧发生后,很多网友非常愤慨:太残忍了!还有人性吗?这样的人枪毙几回都不多!还有不少网友表示,以儿童为对象的恶性伤害案件,给社会带来的伤痛更甚于一般案件,对这类案件频发应当反思,检讨儿童保护机制的不足。

近期发生的一系列虐童、伤童事件,让防止儿童被虐待问题再次引发关注,如何让孩子远离暴力与伤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缺乏一套可落实的司法程序。儿童是没有社会化的群体,依赖性非常强,一旦受害,没有独立表达诉求的能力。儿童有什么样的诉求,向谁起诉,谁来控诉,谁来负责,都没有相关规定。

虐童现象出现的原因

对于接连发生的虐童事件,长期从事儿童反虐待研究的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焦某某认为,对儿童虐待和忽视历来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尽管目前我国在儿童的物质条件、医疗保障和教育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可否认受虐待与忽视、被体罚等现象时有发生。

焦某某介绍,目前针对儿童的虐待主要分三种类型,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与情感虐待。其中身体虐待是中国很多孩子都经历过的,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性虐待随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发现的案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造成的伤害更甚于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则表现为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讽刺挖苦甚至辱骂,从而造成孩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记者了解到,虐待儿童现象的成因较为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不打不成器的传统观念作祟。中国人有个传统观念,孩子是我的,我愿打就打愿骂就骂,甚至认为打孩子就是对的。同时许多自古流传下来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很落后很不科学,比如打手心、打屁股、罚站等,但很少有人考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2010年西安市就发生了一周内两名孩子被父母打死的事件,父母有时下手没有轻重就可能出现惨剧。焦富勇说。

杨某认为,我国尚未建立具体可操作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儿童服务体系应对儿童虐待问题。现实中,出现问题时往往只能从思想上教育父母,而无法启动司法程序依法剥夺并转移不合格父母的监护权。即使剥夺了父母的监护资格,孩子由谁监护也是问题,还没有机构和机制来接收受虐儿童。

陕西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律师说,目前我国的刑法中没有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的罪名,已有的虐待罪入刑门槛过高,需要被害人向法院主动提出控告,但儿童很难具有这方面的行为能力。另一方面,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往往是虐待行为的实施者,很难启动主动控告的程序。

虐童行为入刑有无必要

在我国以往发生的虐童案件中,除了一些造成严重伤害的案件中的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其余大部分则是以治安处罚追究其责任,甚至是以民事纠纷处理。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决定了其从来就不是仅为解决个案而制定的。

虐童案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却没有相关刑事法律能够予以规制,法学界有部分人大力主张虐童入刑,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扩大虐待罪适用主体范围,突破共同居住家庭成员的限制,将一般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也纳入虐待罪侵害对象中。

另一种是将虐待儿童罪单独定罪,以求对于所有的虐待儿童犯罪有一个针对性的法律规制。

法律规定操作性不强

家庭问题研究人士表示,很多家长对一些虐待行为习以为常。

我国原则禁止虐待儿童的法律法规很多,比如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但大多是倡导性的,不具可操作性,不足以保护儿童免遭伤害。上海律师富敏荣指出,法律规定的虐待仅限于一些严重的暴力行为产生的身心伤害,非亲属间的虐待行为也没有囊括在内。

从虐童行为本身的内涵看,它其实包括了所有对未成年人的侵害,未成年人保护法缺乏一套可落实的司法程序。儿童是没有社会化的群体,依赖性非常强,一旦受害,没有独立表达诉求的能力。儿童有什么样的诉求,向谁起诉,谁来控诉,谁来负责,都没有相关规定。富敏荣说。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姚建龙表示,不可操作性首先是现有法律对什么是虐待儿童定性不清,以致很多人不知道虐待儿童的边界,也不认为取乐、侮辱、忽视儿童的行为属于虐待。

法学专家认为,虐童的定义其实很宽泛。除了身体虐待外,儿童营养不良、缺乏适当的住所、照顾和监督不够、忽视儿童的基本医疗照顾、使儿童失学、剥削儿童劳力或者工作过度、精神虐待与疏忽等等,都有可能涉嫌虐童。

据记者了解,1981年,国际儿童福利联合会曾对虐童作出如下分类:家庭成员忽视或虐待儿童;有关机构忽视或虐待儿童;家庭以外的剥削;其他虐待方式。其中,家庭成员忽视或虐待又分为躯体虐待、忽视、性虐待和心理情感虐待。

受虐儿童亟需法律保护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5.6%网民支持在刑法中增设虐童罪,以刑罚方式震慑、惩戒施暴者。

对此,上海律师富律师认为,虐童行为入刑,是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或者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的行为予以定罪,这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未成年人的比例约占总人口四分之一,城镇居民又多是独生子女,避免虐待事关儿童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无论从家长的期待还是国家的未来角度,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都应该优于成人,实行特殊人群、特殊保护。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某在一份《关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儿童福利政策思考》报告中指出,由于传统文化将孩子养育看作是家庭的私务事,我国尚未建立具体可操作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儿童服务体系去应对儿童虐待问题。现实中,每当出现类似问题时,政府有关部门与司法部门往往只能从思想上教育父母,而无法启动司法程序依法剥夺并转移不适格父母的监护权。

对此,杨某认为,传统看护照顾孤残儿童、流浪儿童的儿童照顾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儿童福利政策服务对象的范围需要适度扩大,最重要的是将对象从孤儿扩大到包括被遗弃儿童、被虐待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在内的所有身处困境的儿童。因此,制定上海儿童虐待评估标准,建立儿童虐待强制报告制度非常必要。

他建议,可以由安置帮教部门牵头,制定并实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临时监护办法;拓展上海市儿童临时看护中心的功能;建立专门的儿童照顾机构,妥善安置长期不能从家庭中得到照顾的儿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11: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监护权相关文章
  • 虐童罪了解
    法律综合知识
    虐童犯罪怎么判?只有虐待罪,没有虐童罪虐童并非变态那么简单……新闻热搜总能看到各种令人发指的虐童案件,难怪有人会说虐童总会有千万种方法。本来以为虐童是继母特有的标签,没想到老师、亲生父母啥的都来凑热闹了,将虐童进行到底。作为施暴的人,可能不会想到受虐后的儿童会遭受多么大的伤害,他们会变得彷徨不安,在恐惧中丧失幸福,也极有可能变为下一个虐待者。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此暴力的对待祖国的下一代,小伙伴们不乐意了。有人会问,为啥受伤的总是儿童,为啥“虐童案”频发,为啥那些最亲的人却伤害得最深,是什么心理让成人对可爱的儿童痛下毒手,真的只是变态那么简单吗?给孩子一把保护伞国外如何防止虐童案棍棒下的儿童小伙伴们别以为残忍的虐童手段只有现代才有,你们可造,在古代虐童更是家常便饭,因为中国自古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不打不成才”的古训,的确,古代也用这种教育方式教育出了一些孝子,但也有把子女
    2023-06-02
    482人看过
  • 一般袭警罪不应该入刑吗
    一般袭警罪都是要入刑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四款【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袭警罪是指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严重危害行为。本罪名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刑法修正的新罪名自2021年3月1日起即将施行,袭警罪正式实施。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袭警”行为,符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条件,也不能作为犯罪处理。例如,对于警察执法不规范现象,或者认为警察执法不公时,有人当面或者现
    2023-03-02
    106人看过
  • 幼童虐待,虐待罪最高刑罚是什么
    1、虐待罪一般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一般会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虐待罪是指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2、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一、请问家暴一般判几年反家庭暴力法对家暴可以判刑多少年没有作出规定,家庭暴力可以判处多少年,要依据触犯的罪名和犯罪情节而定。相关法律规定《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量刑的一般原则】对
    2023-06-21
    263人看过
  • 幼童遭虐待,虐待罪是否会判死刑
    要看是虐待造成的死亡还是伤害行为造成的死亡,有不同的量刑标准。如果是单纯的虐待,通过捆绑,饥饿、打骂等手段致期死亡的,应定虐待罪,从重处罚,假如其对死亡是直接故意的杀害意识的,并认识到且希望它发生的,就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属于一心想伤害对方的,那么可以定故意伤害致对方死亡。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法定最高刑均可达到死刑,此外还专门针对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行为设立法定最高刑仅为七年有期徒刑的虐待罪。我国虐待罪的法定刑偏轻(与国外相比较)却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外刑法关于虐待致死伤规定的法定刑并不轻于故意重伤和伤害致死的法定刑,通常都能与故意伤害致死的法定刑持平。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260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当然,在这里要
    2023-06-11
    68人看过
  • 我国的刑法有虐童罪吗
    我国的刑法没有虐童罪,只有虐待罪。本罪是指行为人采用殴打、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进行超体力劳动等肉体摧残手段,以及侮辱、限制行动自由等精神折磨手段,对被害人的身心进行经常性的摧残和折磨,使被害人遭受到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构成虐待罪,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我国的刑法我国的刑法有以下五种:1、管制,就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管制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方法,属于限制自由刑。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2、拘役,就是指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属于短期自由刑,是主刑中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轻刑。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3、有期徒刑,就是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其进行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有
    2023-07-27
    424人看过
  • 刑法应增加虐待儿童罪
    虐待儿童怎么处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第二百六十条之一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3-06-03
    334人看过
  • 开车玩手机到底该不该入刑
    一、开车玩手机到底该不该入刑认为开车不应该入刑的人认为,确保行车安全,离不开法律法规保驾护航。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更不能什么问题都寄希望于通过入刑来解决。并且,司法资源有限,什么事情都入刑,恐怕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倒会损害法律的严肃性。管住“开车玩手机”之类的危险行为,一方面要靠引导教育,让所有的司机都认识其危险性;另一方面,只要严格执行现有法律法规就足够了--发现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依规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大可不必再多此一举,单独弄出个“入刑”来。二、目前有哪些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一次记2分。但和酒驾、醉驾一样,如果不入刑,显然缺乏威慑力,不足以遏制“开车玩手机”。有科学研究表明,当车
    2023-06-12
    476人看过
  • 怎样区分虐待儿童罪,虐待儿童罪的要件
    虐待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权、监护权、监护人和被监护人、被监护人没有家庭关系。自然人和职场都可以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2、主观上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即行为者知道自己虐待被监护人,监护人会引起肉体和精神损害的结果,希望放任这个结果。3、犯罪对象本罪侵犯的对象是监护人、监护人的人身权利。4、客观方面的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负有监护。护理责任的行为者违反监护。护理责任,对被监护人、护理人等实施虐待,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监护人,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人、残疾人等。承担监护权。护理责任是指由于合同关系或其他法律规定等关系,行为者有监护权。护理责任。幼儿园老师护理儿童,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护理老人、残疾人、医院医生、护士护理患者等。虐待儿童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1、父母或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的情况。定罪:家庭成员的虐待
    2023-08-16
    434人看过
  • 虐童算不算故意伤害罪
    虐童行为构成犯罪的有:对儿童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虐待儿童,并且在刑法当中规定了虐待罪,对儿童实施虐待的行为情节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作出刑事处罚。关于虐待儿童的行为,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认为打孩子是可以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我国刑法目前并没有专门规定虐待儿童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虐待儿童的行为都不会构成犯罪。一、虐童的分类有哪些忽视持有监护权的成人,对于受扶养的未成年亲属,对于其饮食、教育、医疗、衣物、卫生等基本需求,刻意忽视。特征是明显的营养不良、不合身的衣物、学龄儿童未去学校等。暴力伤害对于儿童,踢、踹、捏、打耳光、拉耳朵、拉头发、鞭打、捆绑、香烟烫伤,与过度的体罚。施暴者往往声称只是在管教小孩。但是导致儿童严重受伤或死亡,将涉及刑责。施暴者的施暴行
    2023-03-03
    459人看过
  • 增设“虐童罪”不能再等了
    法律对儿童的保护当本着从严的原则,法律也不能老是滞后于公众意识的进步。就此而言,增设虐童罪,对相关儿童保护的法律进行修改,不能再等了。据媒体报道,汕头一名男子多次虐打自己的幼子,还将孩子遍体鳞伤的图片发上网。称打到6点,天亮了,哈哈,还没死。曝光后,激起网民公愤。近年来,虐童事件频频发生,且多数是严重的身心折磨和摧残。虽然每次社会必群情激愤,强烈要求执法部门严惩凶手,但是事后,一切似乎并未改变,虐童事件仍在发生。不能说我国现行法律和制度缺乏对儿童的保护。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这次事件,事实、证据俱在,构成虐待罪当无问题。但是,就对儿童的刑法保护而言,虐待罪远远不敷所需,其制度设计的漏洞非常明显:首先,本罪的保护对象为一般家庭成员,而非专门针对儿童;其次,本罪主体限定为与被害人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成员,这样就使亲属关系之外的虐童行为无法受到
    2023-06-11
    210人看过
  • 人大代表呼吁“鞭刑”入法,震慑犯罪该不该施“鞭刑”?
    2013年1月29日,在省人代会分组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陈某指出:目前全市刑事案件高发的态势跟全国形势吻合,比较处于高位。他认为,要用严刑峻罚来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现在有鞭刑,我觉得这个鞭刑好。陈某介绍,新加坡的鞭刑对男不对女,具体就是将受刑男性摊在架子上鞭打臀部,藤条先泡几天,拿出来打,由鞭刑师来打,根据不同的违法程度接受不同鞭数。比方说要惩罚是六鞭,有些接受两鞭就晕倒了,晕倒没问题,你再回家,未来半年你再接受另外四鞭,让他半年里面只能疼得难受,老想着那两鞭就把他晕倒了,接下来四鞭怎么接受,怎么去打呢?接下来过了两个月继续去打,没办法,这辈子是要打完的,如果又晕了,再过半年来(完成剩下的鞭数),永远给他震慑,让他不敢去违法。将在全国两会呼吁引进鞭刑陈某说,中国的刑法虽然严厉,对严重的暴力犯罪采取死刑,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足以让犯罪嫌疑人形成长期的威慑力,相较之下,鞭刑能起到长期震慑的
    2023-06-11
    318人看过
  • 虐待罪应该怎样起诉
    一、虐待罪应该怎样起诉虐待罪要告诉才处理。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被害人要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人民法院才处理,不告诉不处理。本条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到虐待案件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被虐待者不希望亲属关系破裂,更不希望诉诸司法机关对虐待者定罪量刑。因此要充分考虑被虐待者的意思。如果被虐待者不控告,司法机关就不要主动干预,这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但根据本法第98条之规定,如果被虐待者受强制、威吓等而无法向人民民院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公诉。被虐待者的其他近亲属也可以控告,有关单位和组织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检举揭发干涉,由人民检察院查实后提起公诉。犯本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不适用“告诉的才处理”的规定。二、虐待罪与遗弃罪有什么区别1、主观方面的区别: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
    2023-06-17
    310人看过
  • 虐待罪应该如何认定
    (一)、虐待家庭成员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犯罪。这里的“情节恶劣”,是能否构成虐待罪的重要界限,具体是指虐待的动机卑鄙、手段凶残;虐待年老、年幼、病残的家庭成员;或者长期虐待家庭成员屡教不改的等等。(二)、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对于犯虐待罪,在没有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情况下,只有被害人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的才处理,对于被害人不控告的,司法机关不能主动受理,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三)、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或者。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四)、实施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1、四十三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
    2023-03-04
    151人看过
  • 虐打男童被判刑,虐待罪最高可判多少年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虐打男童构成虐待罪,如果构成男童重伤、死亡的,对犯罪分子最高可以处七年有期的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虐待罪中的虐待行为1、虐待罪中的虐待行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方式而言,既包括积极的作为,
    2023-06-02
    499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权
    词条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 更多>

    #监护权
    相关咨询
    • 虐童案是否该计入刑法呢?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0
      越来越多虐待儿童的事件爆发,引起了人们对于设立虐童罪的强烈关注,我国目前尚未设立虐童罪,然而调查表明90%的人支持设立虐童罪。随着虐童事件的发酵,关于虐童罪的讨论成为受关注的舆论话题。我国虐童行为普遍,调查发现四成儿童遭受过虐童行为,爱护儿童意识的缺失、虐待成本和代价偏低,是虐童事件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在这方面国家应加大普法、立法、执法力度,早日从根本上杜绝对于儿童的虐待。
    • 虐童罪入刑是如何的,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5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5.6%网民支持在刑法中增设“虐童罪”,以刑罚方式震慑、惩戒施暴者。 对此,上海律师富律师认为,虐童行为入刑,是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或者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的行为予以定罪,这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未成年人的比例约占总人口四分之一,城镇居民又多是独生子女,避免虐待事关儿童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无论从家长的期待还是国家的未来角度,法律对未成年
    • 虐童涉及刑罚该怎样办?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07
      除了事前把好关,在日常监管中也应该加强对幼儿园老师的监督管理。可怕的是,有些园长居然也没有任职资格—— 虐童 虐童 山东省教育厅的抽查显示,17%的园长没有取得园长任职资格培训证书。如果连园长都素质不高,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谈何保证?此外须追问,一些园长不合格却能大肆办学,一些幼儿园教师不合格却能当老师,这是不是也暴露出教育主管部门的失职?监管部门对于办园资质和老师资格负有严格审核的义务,如果放任不管
    • 我国虐童罪入刑了吗?需要怎么处理?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6
      越来越多虐待儿童的事件爆发,引起了人们对于设立虐童罪的强烈关注,我国目前尚未设立虐童罪,然而调查表明90%的人支持设立虐童罪。随着虐童事件的发酵,关于虐童罪的讨论成为受关注的舆论话题。我国虐童行为普遍,调查发现四成儿童遭受过虐童行为,爱护儿童意识的缺失、虐待成本和代价偏低,是虐童事件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在这方面国家应加大普法、立法、执法力度,早日从根本上杜绝对于儿童的虐待。
    • 虐童要不要判刑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4-12
      虐待儿童情节恶劣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父母虐待孩子、子女虐待老人或者幼儿园、养老院等机构虐待儿童、老人的,都属于犯罪行为,将被判决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