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取出来,但要符合提取条件。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离休、退休的;(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四)出境定居的;(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如果解除劳动合同后住房公积金能取出来吗
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且本人及配偶无尚未偿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可持下列要件到缴存的管理部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
提取要件:
身份证(职工本人和代办人的身份证原件,代办人资格证明文件原件);
加盖单位预留印鉴的《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审批书》;
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原件;
已发放住房公积金联名卡的职工,应出具住房公积金联名卡。
提取额度:提取金额为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本息余额,同时注销该职工的住房公积金账户。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五条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第十六条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第二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离休、退休的;(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四)出境定居的;(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
公积金取保候审期间是否可以停缴?
292人看过
-
公积金卡未办理离职后可否取出?
313人看过
-
是否能取出公积金?
281人看过
-
公积金是否可以全部取出用作首付
318人看过
-
非法套取公积金可判刑十年
295人看过
-
公积金还有十天半年能取出来吗
214人看过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 更多>
-
缴存2年缴满2年可以提取公积金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3以防后台计算有误,现提供计算方法如下:1.借款人均为不低于规定正常缴存比例(5%)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按照其还贷能力确定贷款限额,计算公式为:借款人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之和×40%×12(月)×贷款年限(年)2.借款人均为低于规定正常比例(5%)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或是住房公积金集中缴存户内人员,贷款额不高于借款人公积金账户余额之和的20倍(个人一次性补缴不计入公积金账户余额)3.借款人既有不低
-
公积金缴纳满十五年什么时候可以领取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8目前政策,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十五年,达到规定年龄可领取养老金。但考虑政策有调整可能和养老金"多缴多得"的原则,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好是继续缴纳。
-
可以暂停缴纳住房公积金吗?公司缴纳的公积金什么时候可以取出?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3根据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 1、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者少缴。 2、对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单位,经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讨论通过,并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报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可以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待单位经济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者补缴缓缴。 所以由此可知,公司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是可以申请暂停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 相关内
-
公积金补缴是否可以算连续缴纳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271、补缴公积金不算连续缴纳,把原公积金转入新单位的话,可以视为连续缴纳。根据规定,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六个月以上方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如不满足缴存条件,是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的。 2、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和调整住房公积金的具体管理措施,并监督实施; 3、根据相关规定,拟订住房公积金的具体缴存比例; 4、确定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 5、审批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 6、审议住房公积金增
-
个人缴纳公积金可以向公司取出来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8如果符合提取条件,公司缴纳的部分也可以提取出来。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离休、退休的;(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四)出境定居的;(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七)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且户口迁出本市的;(八)非本市户籍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不在本市就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