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后翻供怎么处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2 15:54:10 82 人看过

对翻供的是否认定自首,应以当事人投案时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为依据。

1、因当事人自首而使悬案得以告破,在审案件得以顺利处理的,应当认为自首的价值已经实现,即使以后当事人翻供,也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当然,当事人翻供的态度足以降低对其从宽处罚的幅度。

2、如果因被告人翻供而妨害破案或审判的,说明其投案自首的价值还没有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定自首。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7: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翻供后还能认定自首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证人翻供算伪证吗要看是什么情况,正常的翻供是不算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伪证罪是一种很古老的罪名,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它对于国家正常的司法秩序以及当事人的人身权利都有严重的危害,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统治者都对它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是,国内外对于伪证罪的规定是不同的,就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规定也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
    2023-07-24
    54人看过
  • 投案后又翻供自首无效
    案件回放:近日,作案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后因翻供自首情节未能认定的季某,经密云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后,被法院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今年36岁的密云县十里堡镇农民季某,于1月9日下午酒后闯进本村女青年郝某家,见郝一人在家即起淫意,强行将其按倒在炕上,先猥亵后又欲奸淫,因郝极力反抗强奸未遂。案发后季某逃至怀柔区。在家人的劝说下,季某于次日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然而,被逮捕数天后,深感罪行严重的季某为逃避法律制裁,推翻了以前的供述。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季某涉嫌强奸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足以认定;同时鉴于其已翻供,不符合自首的条件,自首情节未予认定。结果,被告人季某虽自动投案却没有得到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检察官说法:何谓自首,其条件又有哪些呢?我国《刑法》中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般自首。还有一种情况是特
    2023-06-11
    330人看过
  • 准自首可以翻供吗
    原则上只要行为人在任一诉讼阶段有推翻原供、拒不承认本人罪行行为的,即不应以自首认定;只有行为人在整个诉讼阶段自始至终如实供述本人罪行的,方可以自首认定。因为行为人只要有一次翻供行为,就表明其并没有悔罪之心,其主观恶性并没有真正消除或者减弱,对其从轻处罚的法律基础已经消失。一、自首中的如实供述指什么司法实践中,对认定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争议,主要反映在被告人投案自首以后,有避重就轻的辩解,甚至在法庭上对其投案时的供述,又进行推诿或推脱罪责的解释。对此,我们应当根据当事人投案时的供述所具有的价值,依照客观、合理的原则认定是否属于自首。司法解释规定,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据此,对于被告人如实供述以后又作避重就轻辩解的,只要其辩解不否定基本事实,不影响正确定案,仍然应当认定自首。比如,被告人放火后主动投案,承认放火,又辩解主动熄灭过,对于这样的案件
    2023-03-17
    489人看过
  • 翻供的还构成自首吗
    法律综合知识
    翻供的一般不构成自首,但是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构成自首。对于构成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翻供的还构成自首吗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
    2022-06-18
    475人看过
  • 翻供了就取消自首吗
    原则上只要行为人在任一诉讼阶段有推翻原供、拒不承认本人罪行行为的,即不应以自首认定;只有行为人在整个诉讼阶段自始至终如实供述本人罪行的,方可以自首认定。因为行为人只要有一次翻供行为,就表明其并没有悔罪之心,其主观恶性并没有真正消除或者减弱,对其从轻处罚的法律基础已经消失。另外,司法机关还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挖掘搜集其他证据来证明行为人犯罪的成立,因而自首的客观效果亦不复存在。鉴于行为人先前的供述行为没有保持必要的延续性,其积极效果已被其后的翻供行为所抵销,因此,自然就没有适用自首的余地。当然,行为人翻供后,司法机关经过侦查,没有找到其他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而行为人重新又如实供述的(包括在二审述),则仍应认定为自首。司法实践中,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后,在庭审中往往会将故意犯罪辩解为过失犯罪,或者辩解为主观上无犯罪意图。对犯罪分子的这种行为,是继续认定自首情节,还是认定
    2023-06-12
    211人看过
  • 翻供影响自首的认定吗
    既然认定自首不以当事人的认罪态度为依据,而是以经查证属实的当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实为依据。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那么,原来当事人的认罪实际上并不是自首,本来就不应认定自首。一、家属主动退赔反而不利于取保罪犯家属退赃不能理解为是认罪,是否有罪主要还是看他的犯罪事实和证据。但是罪犯家属主动退赃的,可以酌情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拒不退赃的,应当酌情从重判处。家属可以代犯罪嫌疑人退赃,当然,如果家属不愿意,法律也不能强迫。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二、犯罪中止加自首自首与坦白存在相同之处:都以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都是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那么,有什么区别呢?犯罪以
    2023-03-04
    494人看过
  • 自首后翻供又认罪的审判依据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本案被告人在案发后,虽能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其所犯罪行,但在一审庭审时至一审判决前又翻供,拒不认罪。因此,一审法院在判决时不认定被告人的行为为自首是正确的。被告人虽在一审期间翻供,但在二审开庭中又能如实供述其罪行,对此,二审法院能否再认定为自首,客观地说,《解释》的规定并不十分明确。争议的焦点在于对《解释》中的所谓“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如何准确理解,即这里的“一审判决前”是否是认定自首的一个最后期限,一种意见认为该表述仅是针对在翻供情况下,一审判决时是否认定自首的规定,并非是自首认定的最后限制性期限。也就是说,《解释》并未明确指出,二审期间又能如实供述的就
    2023-02-18
    144人看过
  •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后翻供怎么办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又翻供的不认定自首。认定:1.1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1.2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1.3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1.4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
    2023-03-09
    374人看过
  • 翻供对自首案件有影响吗?
    既然认定自首不以当事人的认罪态度为依据,而是以经查证属实的当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实为依据。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那么,原来当事人的认罪实际上并不是自首,本来就不应认定自首。一、被告人当庭翻供的处理被告人当庭翻供在刑事诉讼审判中经常出现,被告人在翻供时所强调的理由,往往称自己在公安机关期间被刑讯逼供,所以当时所做的供述是不真实的,并当庭否认犯罪事实。法庭究竟应当相信被告人当庭的供述,还是以前的供述呢?据了解,被告人在公安机关期间做出有罪供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被告人在公安机关被讯问时所做的有罪供述是发自内心的坦白;二是被告人在公安机关被讯问时被刑讯逼供,但其所做的有罪供述是真实的;三是被告人在公安机关的确被侦查人员刑讯逼供,违心做出了虚假的有罪供述。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
    2023-03-31
    359人看过
  • 翻供后又认罪认罚,会认为是自首吗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被告人是否主动交代犯罪事实的情况的判断,属于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通常情况下,若在检察院的审查起诉环节,被告人仍然拒绝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的话,那么检察院将不会给予其坦白的认定;如若在开庭审理之际,被告人才出于自愿向法庭作出认罪的陈述,那么法院只能认为这种行为属于被告人自愿在法庭上认罪。虽然这样可以得到法院从轻定罪的裁决,然而从轻处罚的程度则会较坦白的方法略微减轻些许。《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2024-04-23
    297人看过
  • 自己翻车后逃逸怎么处理
    关于逃逸车辆的处理办法及其流程,我们可以向您普及如下知识:首先,应该强调是的,任何一辆涉及交通肇事逃逸案情的车辆都将面临扣押。当此类事件发生时,交警部门会依据自身权限范围内的职责,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预案。具体而言,他们可以参考事故受害者所做的陈述以及提供的证据比如目击证人的证词、交通事故现场留下的痕迹、遗留物品等等各类线索,以便能够快速启动查缉预案,在第一时间布置好有效的堵截和查缉网络。其次,如果逃逸者已经脱离了交警部门所负责的事故发生地的监管范围,那么与之相关的交警部门就会向其他地区的交警部门发出协作请求,以期共同调查破案。接收到协查通报的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则需立即启动相应措施,安排人员进行堵截或开展地毯式排查工作。一旦发现任何存在可疑的车辆及肇事者,他们便应立即将相关情况通知到事故发生地的交警部门。如此,各方力量互相联动,协同作战,更为高效地完成破案任务
    2024-04-30
    100人看过
  • 自首后改口供应该如何处理
    对翻供的是否认定自首,应以当事人投案时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为依据。1、因当事人自首而使悬案得以告破,在审案件得以顺利处理的,应当认为自首的价值已经实现,即使以后当事人翻供,也不影响自首的成立。当然,当事人翻供的态度足以降低对其从宽处罚的幅度。2、如果因被告人翻供而妨害破案或审判的,说明其投案自首的价值还没有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定自首。自首后又翻供怎么办犯罪嫌疑人自首之后又翻供的,如果是在一审判决前翻供不能认定为是自首,不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2023-07-06
    255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自首后又翻供的应对策略
    自首以认罪为必要,据相关规定,一审判决前翻供的,不能认定自首。当事人翻供的态度足以降低对其从宽处罚的幅度。如因被告人翻供而妨害破案或审判的,说明其投案自首的价值还没有实现,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定自首。如何自动投案,才算是自首1、对当事人而言,首先需要主观上是自愿投案的,其次客观上有投案行为,满足两者可以称之为自动投案。如果是被动投案,如被亲友五花大绑到公安局的或者被警察先发现了再投案,这样并不能体现当事人投案的自愿性,没有真诚悔罪;如果没有投案行为,司法机关无法管辖,其在家里自己真诚悔罪也是不能构成自首的。2、就投案时间而言,必须是在尚未归案的时候去投案。包括被讯问或者采取措施前的一下情形:(1)犯罪事实没有被发觉;(2)犯罪事实被发觉了,但是司法机关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3)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都已经被发觉了,但是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没有对其发布强制措施的时候,先一步投案自首,坦露自己罪
    2023-07-15
    396人看过
  • 部分翻供对自首认定的影响
    既然认定自首不以当事人的认罪态度为依据,而是以经查证属实的当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实为依据。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翻供与自首其实并没有什么冲突,毕竟有些时候存在自首的情节,但在司法人员录取口供的时候,可能会被刑讯逼供的,自然在开庭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翻供的情况。一、当庭翻供的后果翻供如果说的是真的事实就不会被处罚,如果是因为受了别人的贿赂翻供将会被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罚。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是否翻供尤其自己决定,不存在好坏的说法。建议事实就是的讲述案件事实的发生经过。如果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话,在侦查阶段的有罪供述,显然对其不利,翻供的话对其是有利的表现,如果犯罪嫌疑人有罪,而翻供,公安有其他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发生,反而对其不利。二、自首会减刑吗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法院主要根据犯罪事实对
    2023-03-02
    18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翻供后可以自首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0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自首前翻供能自首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0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在我国,自首后又翻供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8
      在处理自首案件时,需要考虑到自首的成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自首必须是主动的,二是自首必须是以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为前提的。通常认为,只有在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了自首的必要条件,即一审判决前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然而,这样的观点和规定过于简单化,没有考虑到自首是一种主客观统一于主动、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而不是统一于认罪态度的行为。 具体来说,自首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态度。当事人
    • 如何定性为自首后翻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14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相关延伸】 问:自首成立后怎么判? 答:犯罪嫌疑人自首的,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依据犯罪情节,酌情从轻、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 犯罪嫌疑人自首后又翻供时的处理方式
      江苏在线咨询 2024-12-13
      对于自首后又翻供的情况,通常认为司法解释规定的一审判决前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这些观点和规定过于简单化,没有考虑到自首是一种主客观统一于主动、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而不是统一于认罪态度的行为。 自首是一种主动、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行为,而不是认罪态度的行为。虽然当事人主动投案并承认自己犯了杀人罪,甚至表示自己罪该万死,但是如果其讲不清具体的犯罪细节,我们无法认定其自首。相反,当事人主观上并不悔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