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致人死亡什么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4 14:22:04 89 人看过

一、逃逸致人死亡什么罪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仍然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受害人或受损财物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擅自逃离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

2、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3、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刑法并没有单独定罪,而是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一种加重情节。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仍然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二、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1、定义不同。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现被撞者已死亡或经医疗机构确认死者当场死亡,肇事方逃离现场的属死亡后逃逸。因肇事方逃逸而导致受伤害者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

2、量刑标准不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

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值得研究的是,《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因为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我国刑法理论中共同犯罪则是指共同故意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提法确实令人费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4日 12: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为何逃逸会导致人死亡?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如下:1、行为人肇事后,被害人当场死亡,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已死亡,为逃避处罚而逃逸;2、行为人肇事后,被害人当场死亡,行为人并不知道被害人已死亡,但为了逃避处罚,置被害人的生死于不顾而逃逸;3、行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损伤特别严重,即使及时抢救,受害人的生命也无法挽救,行为人为逃避责任而逃逸。肇事逃逸情形(一)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二)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三)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
    2023-07-06
    342人看过
  • 酒驾致人死亡逃逸承担什么责任?
    酒驾致人死亡逃逸承担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赔偿方式如下:1、伤残赔偿金包括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医疗费、住院伙食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残疾辅助用具费、交通费等;2、如果致人死亡的,要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包含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精神抚慰金);3、住院后才死亡的,还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保险公司赔偿交强险后有权向责任人追偿。4、如果是酒驾的话,商业险是不赔的,需要酒驾的人去掏这个钱。除了赔偿之外,酒驾的人还要接受刑事处罚。酒驾撞死人的处罚方式:1、当场死亡: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当场死亡后逃逸: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逃逸后导致死亡: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
    2023-08-12
    228人看过
  • 什么是因逃逸致人死亡怎样才是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或救助义务而逃离事故现场,致使被害人未能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一、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有哪些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具体如下: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二、交通肇事逃逸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2023-03-02
    495人看过
  • 致人死亡的说明因逃逸罪的含义是什么
    逃逸致死是指行为人肇事以后,不履行救助义务而逃逸,弃被害人于不顾,致使被害人因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定义?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是指逃避救助被害人的义务,一般来说,只要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救助被害人的,就可以认定为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处罚。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他人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逃逸的情形,依法判处肇事逃逸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后逃逸致使他人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致人死亡的情形,依法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等。二、肇事逃逸犯罪的法律规定肇事逃逸违法犯罪的处罚规定是,交通运输
    2023-03-25
    190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1、定义不同。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现被撞者已死亡或经医疗机构确认死者当场死亡,肇事方逃离现场的属死亡后逃逸。因肇事方逃逸而导致受伤害者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2、量刑标准不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几个观点《解释》出台以后,因把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的范围限定于原交通肇事中的被害人,使得该问题的罪过形式变的相对简单起来,但由于司法实践中的复杂情形和刑法理论的传统束缚,其罪过形式仍然是理论研究中的重点。目前国内刑法学界对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能由故意构成,不能由过失构成.该观点认为肇事人将他人撞伤后,这一行为导致产生救助被害人的法律责任,因逃跑而不履行此义务便构成了刑法上的不作为,逃跑时置被害人的死活于不顾,使得被害人因得
    2023-08-16
    337人看过
  •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交通肇事致被害人受伤,在行为人及时救助被害人则有可能挽救被害人生命的情况下,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或救助义务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相比较一般“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而言,“因逃逸致人死亡”因其直接导致了本来不必要死亡的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性质显然更为恶劣,危害更为严重,其主观恶性更大。因此,刑法对这种行为规定了更为严厉的刑罚,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应包括以下要件:1、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受伤。这里的被害人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的被害人,这里,被害人的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但是并没有当场死亡。2、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行为人救助被害人、听候处理的义务。3、肇事者有救助能力。4、行为人肇事致人受伤后,有不救助被害人的逃逸行为。5、行为人具有逃避法律追究或救助义务的主观目的。6、逃逸行为
    2023-06-13
    158人看过
  • 关于逃逸致人死亡的分析
    司法实践中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满足上文所论及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笔者在上文中的论述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情节上的加重。因此,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这包括三方面必须以交通肇事行为的发生为前提。行为人必须在行为发生后积极实施逃逸。行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观动机。2、必须符合《解释》第5条第1款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做出的明确解释。即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这个规定是明确的,不能将其与其他情形混作一谈。比如有这样的案例,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这显然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受害人的死亡必须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造成的。如果行
    2023-06-13
    132人看过
  • 男子深夜肇事逃逸致伤者死亡,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此前在河南邓州市某乡村道路上发生一起肇事逃逸案件,这是一辆白色轿车和摩托车的相撞事故,摩托车附近有一名男子仰面躺倒在那里,现场有大量血迹。因肇事者逃逸,未对其及时得到救助,伤者多处骨折,怒脑损伤,最终出血过多而死亡。警方通过死者留在现场的手机,落实了死者身份。死者刘某国,当天正好是其60岁生日,摩托车后座朋友送给的蛋糕散落一地。家属为死者的遭遇伤痛欲绝。经调查,肇事司机疲劳驾驶,超速且逆向行驶,经过民警的不懈努力,最后确定了肇事司机李某。令人大吃一惊的是,死者竟然是李某父亲。交警用短信与李某联系,事故发生24小时后,李某短信回信。最终,其母亲和姐姐为其出具了谅解书,肇事者李某也得到了相应的法律惩戒。一、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少年?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需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
    2023-02-25
    347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怎么逃逸,逃逸量刑
    一、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如何量刑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构成这一特殊的情节加重犯其条件为:首先,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构成要件;其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是否仅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将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过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够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理我们认为除上述解释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应当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论处,而不应简单地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同种数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处理。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因此必须考察死亡结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抢救的不作为而发生,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个独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认为构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
    2023-03-03
    441人看过
  • 男子酒驾后逃逸致援鄂护士死亡,酒驾致人死亡逃逸判多少年
    一、男子酒驾后逃逸致援鄂护士死亡今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27岁的游客苏娜和男友王宇在车祸中不幸遇难。事发后,肇事司机何某东当场逃逸,直至次日凌晨被警方抓获。后经克什克腾旗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认定,何某东血液中乙醇含量达153.05mg/100ml,属醉酒驾车并超速行驶,承担事故全责。9月22日,何某东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克什克腾旗检察院提起公诉。11月8日,克什克腾旗法院一审判处何某东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同时赔偿苏娜和王宇家属共计159万余元。克什克腾旗法院认为,何某东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已的罪行,存在坦白情节,可从轻处理。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有关规定,交通肇事致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苏娜家属称,事发至今,他们从未收到
    2023-03-02
    126人看过
  •  死亡与逃逸:致死罪行的法律要件
    本文讨论了交通事故逃逸构成要件的问题。逃逸是指肇事者离开现场,且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客观上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逃逸是交通事故的重要构成要件之一,如果肇事者无法归案,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交通事故已经发生,这是必须的前提条件;2.肇事者有离开现场的行为,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即行为人在发生交通肇事后,离开交通肇事现场的行为;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即行为人离开交通肇事现场,其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4、客观上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5、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交通事故已发生,肇事者逃离现场,如何定性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驾驶机动车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若肇事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则构成犯罪。而肇事逃逸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
    2023-11-16
    139人看过
  • 逃逸后死亡与死亡后逃逸判刑的区别是什么
    一、逃逸后死亡与死亡后逃逸判刑的区别是什么1、逃逸后死亡与死亡后逃逸判刑的区别如下:(1)定义不同。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现被撞者已死亡或经医疗机构确认死者当场死亡,肇事方逃离现场的属死亡后逃逸。因肇事方逃逸而导致受伤害者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2)量刑标准不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
    2023-08-08
    253人看过
  • 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罪惩罚规范
    我国的刑法规定,通常情况下,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如果是因为发生重大事故,导致别人重伤、死亡或者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那该犯罪分子会被法院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那犯罪分子会被法院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标准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
    2023-07-01
    466人看过
  • 逃逸致人死亡是7年以上吗?
    一、逃逸致人死亡是7年以上吗?1、逃逸致人死亡可能会被判处的刑事处罚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车主不知情交通事故发生后离开现场不属于肇事逃逸。但是知情与否需要交通管理部门结合事故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形来判断。若是确实不知情的,那么会按照交通肇事来处理,若是知情就属于逃逸了。二、驾驶员肇事逃逸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驾驶员肇事逃逸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1、民事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
    2023-04-20
    42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什么是致人死亡,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不包括逃逸过程中再次肇事致人死亡和移动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条件:首先,交通肇事致人受伤;其次,致人受伤后,有遗弃受伤者的逃逸行为;再次,该交通肇事事故的被害人死亡;最后,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之后。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1、对于行为人交通
    • 逃逸致人死亡和肇事逃逸致人逃逸怎么区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2
      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要看这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果该行为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当然谈不上“因逃逸致人死亡”;如果该行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则需要进一步分析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判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关键所在。 如果死亡结果与逃逸行为无关,即无论行为人逃逸与否、救助与否,均不影响被害人死亡,则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能按一般“交通
    • 逃逸致人死亡和致人死亡后逃逸量刑有何不同?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2
      逃逸致人失亡与致人死亡后逃逸是不同的概念,量刑也完全不同,逃逸致人失亡的情况,量刑明显要重于致人死亡后逃逸。
    • 醉酒逃逸后逃逸致一人死亡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0
      醉酒逃逸致人死亡的,既构成危险驾驶罪,又构成交通肇事罪,择一重进行处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要如何定罪,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定罪,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6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点: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逃逸致人死亡有两点: 1、逃逸是指为了逃避法律制裁的逃逸,如果离开现场向公安机关自首等不是为了逃避制裁的,不是逃逸。 2、必须是因为逃逸的原因导致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