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准确把握新时期国家审计职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09:31:04 163 人看过

作者:许典安2010-5-1017:58:30来源:竹溪审计局

自一九八二年宪法明确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以来,国家审计机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摸索到规范,不断发展状大。新时期,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时刻,如何准确定位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能,更好地履行经济建设“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是摆在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

一、从法律设定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一百零九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十条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单位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审计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有权对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从法律层面看国家审计的性质是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依法独立检查政府部门及其它国有企、事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一种行为。

主体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组织实施;

对象(审计客体)包括:政府各部门,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事业单位,当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属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对象时被纳入审计监管范围;

内容是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二、从法规规定看审计职能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情况,本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下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这次新条例规定,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较宪法和审计法有所拓展。通俗地说,今后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包括政府部门,国有或国有控股及其它非国有经济组织使用国有资金的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如凡国家投资和以国家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不仅项目本身要接受审计监督,与项目直接有关的设计、施工、供货等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也要接受相应的审计或调查,且不受审计管辖限制。

综上所述,国家审计职能概括为: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政府各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使用国有财政资金的单位,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三、正确理解法律规定职能和和发挥免疫功能作用的关系

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审计就是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长期以来,各地审计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审计在反腐败、纠正违法违规等方面还要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责是审计机关最基本的职责。

部分审计人员认为审计就是监督、查问题、处理问题,再刮“审计风暴”才能发挥审计作用,只起“预防”是对审计职能的错位。这种认识是对国家审计职能认识不到位形成的。

但国家审计职责中除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关注收支效益,如何体现审计效益,审计人员都会想到:各级政府重视,为领导决策服务,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免疫功能的基本特征就是增强自身机体的“自我检查,维护机体的器官和组织正常运转,抗病素侵蚀、自我完善、自我预警”。国家审计机关发挥审计效益的最大化就是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始终处于健康、可控的状态,及时发现和揭露问题,通过审计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或者通过审计建议,完善政策、制度,使问题带来的损失最小化。与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特征不谋而合。

国家审计从打假治乱的经济卫士、“审计风暴”,体现了国家审计工作逐步推进,稳定提高的国家审计发展之路,体现了各个时期审计工作的不同侧重点,新时期审计署提出的发挥审计机关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是对审计职能全面准确概括。

首先国家审计的职能作用与系统免疫功能体现形式和内容表现相似。免疫系统功能具有的自身防御、自身稳定功能,免疫监视三大作用与国家审计的预防性功能、建设性功能、监视与制约功能、修补功能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一致性。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可以发现、揭示被审计单位违法违规、损失浪费等不正常问题并在审计的职权范围内对其进行处理,监督被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和提高绩效,发挥国家审计重要的建设性功能从而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国家审计机关体制、监督对象、作用相对人特征符合免疫系统的特点。审计法规定:各级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监督对象是政府组成部门、国有单位及与国家机关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单位。从法律规定上看,国家审计无论是体制、监督对象作用相对人都具有内部性。审计监督某种意义上就是政府内部监督,符合免疫系统功能发挥的内部性。

三是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是对国家审计职能的完善和丰富发展。国家审计除履行审计监督基本职能作用外,要更加注重审计效益的发挥。

最后审计署提出发挥审计系统免疫功能作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了有效衔接,体现了国家审计的高度政治责任感。

当前审计署提出的充分发挥审计系统“免疫”功能是对国家审计职能的完善和发展,发挥“免疫功能是更高层次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个新概括精炼地反映了国家审计实践的最新发展,集中反映了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职能,为当前和今后审计机关及广大审计人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国家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要始终坚持“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这二十字方针,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来履职,审计对象不能漏,审计内容不能少,审计观念要转变、审计方法要创新,作用发挥方式要探索,发挥途经要多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22: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审计方法相关文章
  • 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脱逃罪的认定标准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组织越狱罪和脱逃罪的区别是什么?适用本罪时应区分组织越狱罪与脱逃罪的界限。本罪与脱逃罪在形式上都表现为在押的犯罪分子逃离监管、羁押场所。两者的区别是:1、行为方式不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并且一般是使用暴力手段,公开与国家专政机关对抗;而脱逃罪在客观方面往往采取秘密逃跑的方式。2、本罪是多数在押犯勾结在一起,在首要分子的指挥、策划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逃跑越狱的行为。而脱逃罪一般只是个别犯罪分子单独的逃跑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2023-07-04
    425人看过
  • 如何把握审计实务操作的重要性水平
    一、重要性水平的把握(一)何为重要?何为不重要?重要性水平是财务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概念。重要性水平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对于科学地制定审计计划、确定抽查的样本规模和提出审计评价意见都有重要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第三条明确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国际会计准则认为;重要性取决于事项的规模或在特定遗漏或错误陈述环境下被判断的错误程度。因此,重要性提供的实际是一个门槛或截止点。一般地,如果某事项被忽略、未揭露或错误阐述将可能明显地歪曲财务信息,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那么它将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是,对重要性不能制定出把专业判断经验都考虑在内的一般准则,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指标将重要性全部概括。实务中,在无权威
    2023-11-26
    369人看过
  • 学习审计准则把握二个三
    作者:程度平2010-10-1214:51:12来源:湖北省竹溪县审计局刘审计长9月1日签署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公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准则的修订和颁布,对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有审计人称审计准则是指导解决各类审计业务问题的“总钥匙”。如何学习和运用好“总钥匙”,笔者从学习审计准则把握“二个三”入笔,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处,请帮助指正。学习审计准则“三结合”:一要与老审计准则结合。随着审计准则2010年1月1日的施行,同时废止了28个老审计准则和规定。所以,在学习审计准则时,要与老审计准则和规定结合,看哪些老审计准则和规定已经废止,它们的内容是否移植到新审计准则中来;看新审计准则哪些内容是由老审计准则和规定修改而来;看新审计准则哪
    2023-04-24
    450人看过
  • 履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准确把握三个关系
    作者:刘延辉…2010-5-410:33:48来源:湖北省竹溪县审计局如何履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和审计机关内部人士争论不休的焦点,审计机关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职能部门,要履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正确理解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定位,准确、恰当把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为推进经济发展服务之目的。所以笔者认为,准确处理监督与服务、全面与重点、执法与守法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实现审计定位科学,顺利履职的基础和前提。一、准确把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科学定位审计职能监督是审计机关履行职能职责的方式方法,是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途径,就其实质而言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一种手段,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审计对象服务、为民众服务才是目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审计机关履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树立“立足监督、着眼服务”的工作理念,在大局中把握监督与
    2023-04-24
    421人看过
  • 如何把握行政诉讼二审审理期限
    一、如何把握行政诉讼二审审理期限行政诉讼的二审审限,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二、如何确保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满足适格条件1.首先要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
    2023-09-14
    396人看过
  • 从一起故意伤害案浅议正当防卫的正确把握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种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合法的伤害行为,即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后果,行为人亦无须承担刑事责任,这就是正当防卫。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第二款的规定,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只要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识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处理此类案件的关键,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导致对案件的处理极然不同。笔者拟从一案例试述对正当防卫把握之管见。案情:某晚,李某与朱女等人到某舞厅娱乐,殷某某酗酒后亦与同伴到该舞厅娱乐。期间,殷某某欲强行与其素不相识的朱女跳舞,遭拒绝后仍纠缠朱女,李某遂上前以语言制止,双方发生口角,殷某某随即双手各拿起一只空啤酒瓶,向李某及其同伴挥舞砸去,李某见状即夺下殷某某手上的一只啤酒瓶,砸在殷某某的头部左侧,致殷某某头部当场出血。次日经法医学鉴定,?殷某某左颞顶部叶脑挫伤伴血肿,系重伤。根
    2012-06-17
    352人看过
  • 浅谈基建项目跟踪审计中关键点的把握方法
    作者:税成虎…2010-4-616:59:44来源:湖北巴东县审计局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理论上应是全面审计,由于受审计资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事无巨细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针对不同阶段,对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重大变更事项及大额资金流向,科学设置跟踪审计的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和审计。一、基建准备阶段关键点的把握基建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对项目批文、施工预算、招标投标、合同签订等节点进行监督检查。审计的重点是程序性审计,即交易过程的监督检查。1、项目批文检查。一是检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算批复、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意见书是否齐全,投资决策是否合理。二是检查建设规划、用地批准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等文书是否齐全、有效。2、在施工预算阶段,审计的控制目标是,确定该工程项目概预算的编制是否严格执行了有关规定,设计
    2023-04-24
    454人看过
  • 如何准确地把握国际贸易竞争的特点和趋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交易日益借助国际互联网来完成,出现了所谓的网络贸易。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如万维网、因特网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音像书刊、软件设计、咨询服务、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实物产品交易则是交易磋商、签约、货款支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因此,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目前,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主要开发者,也是技术贸易的主要交易者,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拉动的火车头。据《商业周刊》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疯狂暴涨时的一次
    2023-04-24
    364人看过
  • 陕西部署刑事及国家赔偿审判工作宽严有度准确把握
    本报西安3月31日电今天上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刑事和国家赔偿审判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一系列刑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刑事审判工作。陕西高院院长安东要求,全省各级法院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断增强审判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全省各级法院要坚持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和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的刑罚基本原则,进一步深化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领会和运用,做到宽严有度、把握准确。要正确分析判断社会治安形势,做到审时度势,根据犯罪的实际状况,做到适时调整,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准确把握宽和严的适用对象和尺度。对中央强调严打的犯罪,在量刑上要体现出依法从重,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要做到特别对待、注重实效。对于具有自首、立功、初犯、偶犯等法定、酌定从轻减轻情节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要结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悔
    2023-06-06
    263人看过
  • 如何把握买房的时机?
    对于《福布斯》富豪榜的富豪,多数人都想挖掘他们的致富之路。美国经济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并将之公布在《华尔街日报》上。这个天下人梦寐以求的秘密,只有两句话:从大家对事物的肯定中找出否定的存在;从大家的否定当中找出事物肯定的存在。其实,还可以更简单一些,就是要学会逆向思考。或者,巴菲特的“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亦为异曲同工。可以说,这是任何消费、投资行为的“任督二脉”,一通则百通。楼市亦然。前两年学会了逆向思考的人,都在楼市上赚了大钱,起码,没有在最贵的时候入市。目前,受政策的影响,市场观望气氛日浓。有知名网站调查显示,近七成网民选择了观望。随着调控的加深,收手的消费者还会越来越多。这时是否应该逆向思维,选择在别人观望的时候入市?是的,只要对中国未来经济前景乐观,就不必担心楼市会崩盘。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表明,房地产总随着经济起起落落。只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即
    2023-04-22
    240人看过
  • 后续治疗费如何确定把握
    一、后续治疗费如何确定把握(一)后续治疗费应包含因后续治疗确需的医疗费,以及所产生的必需的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费用。(二)《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是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但没有导致残疾和死亡后果的情形,其中的赔偿费用只规定了七项,即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第三款规定的是受害人死亡的情况,因受害人已经死亡,不可能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形;只有第二款规定了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情形,才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况,即后续治疗费只存在于造成人体伤害,虽经治疗仍留有残疾的损害赔偿案件中。(三)适用后续治疗费赔偿的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后续治疗应确有必要。对必要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应当赔偿,对不必要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不应赔偿。二是后续治疗应为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损害结果而引发的。综上,在民事审判中确定并妥善处理好受害人关于后续治疗费的诉讼请求,有利于防止
    2022-02-08
    352人看过
  • 职场人应如何把握职场细节
    一、注意职场文化小征兆23岁的Flora是个刚进公司的新人,但她却发现自己进公司不到三个月,已经是部门内最资深的员工了。不但旧员工相继离职,就连新员工也待不到一个月就嚷嚷著想要走,还反问Flora怎么能够在这种公司待这么久?Flora搞不懂的是,他们老是说公司的气氛不对,但她怎么样也搞不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职场内的气氛真的是一件很玄的事,只可意会不可言说,但搞得懂气氛的人,就可以在职场内生存!从小细节就可以看出公司的大问题,比如公司灯泡坏了,却隔3天都没有人修,这时你就要警觉,是哪边出了问题?更不用说公文随便看、签呈随便过的情况,都是在提醒你苗头不对,该闪人了!二、饭可以多吃,八卦尽量少讲办公室八卦是工作之余充电的原动力之一,但饭可以多吃,话却尽量要少讲,因为讲八卦时往往就是泄漏自己工作小细节给别人知道的时候。如果碰到小人,有意扭曲你的话再回传到你老板耳中,那可真是有理说不清。主管Pe
    2023-06-05
    471人看过
  • 浅谈如何加强国家审计机关的保密工作
    国家审计机关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监督部门,了解和掌握大量的国家秘密及重要的宏观经济资料。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也往往涉及到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和工作核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国家机密的泄漏或者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失密,对国家、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些甚至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给党和国家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对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来讲,加强保密工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如何加强国家审计机关的保密工作入手,对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保密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一、提高保密意识是加强保密工作的基础要使保密工作落实到位,首要问题是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树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增强全体审计人员的保密意识,提高遵守保密法律制度的自觉性。要提高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的保密意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经常性的保密教育。通过教育,不断增强保密意识,使审
    2023-04-24
    486人看过
  • 量刑时如何正确把握从重从轻处罚
    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进行量刑时,如果要从轻处罚的,首先要确定从轻处罚的情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符合的才能从轻处罚。如果要从重处罚的,首先要确定从重处罚的情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符合的才能从重处罚。一、诈骗金额200万左右要判几年诈骗两百万以上的,属于诈骗金额特别巨大,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二、故意杀人罪自首的会怎么判刑?自首属于法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构成故意杀人罪,具体如何判刑,首先要考察案件的具体手段、情节、造成的结果等等,再结合案件的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进行综合判断,不可一概而论。一般有自首情节的,说明犯罪人已经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可以从轻处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有些犯罪情节极其恶劣,造成影响极其严重的故意
    2023-06-29
    161人看过
  • 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脱逃罪的认定标准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组织越狱罪和脱逃罪的区别是什么?适用本罪时应区分组织越狱罪与脱逃罪的界限。本罪与脱逃罪在形式上都表现为在押的犯罪分子逃离监管、羁押场所。两者的区别是:1、行为方式不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并且一般是使用暴力手段,公开与国家专政机关对抗;而脱逃罪在客观方面往往采取秘密逃跑的方式。2、本罪是多数在押犯勾结在一起,在首要分子的指挥、策划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逃跑越狱的行为。而脱逃罪一般只是个别犯罪分子单独的逃跑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2023-07-04
    425人看过
  • 如何把握审计实务操作的重要性水平
    一、重要性水平的把握(一)何为重要?何为不重要?重要性水平是财务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概念。重要性水平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对于科学地制定审计计划、确定抽查的样本规模和提出审计评价意见都有重要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第三条明确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国际会计准则认为;重要性取决于事项的规模或在特定遗漏或错误陈述环境下被判断的错误程度。因此,重要性提供的实际是一个门槛或截止点。一般地,如果某事项被忽略、未揭露或错误阐述将可能明显地歪曲财务信息,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那么它将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是,对重要性不能制定出把专业判断经验都考虑在内的一般准则,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指标将重要性全部概括。实务中,在无权威
    2023-11-26
    369人看过
  • 学习审计准则把握二个三
    作者:程度平2010-10-1214:51:12来源:湖北省竹溪县审计局刘审计长9月1日签署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公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准则的修订和颁布,对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有审计人称审计准则是指导解决各类审计业务问题的“总钥匙”。如何学习和运用好“总钥匙”,笔者从学习审计准则把握“二个三”入笔,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处,请帮助指正。学习审计准则“三结合”:一要与老审计准则结合。随着审计准则2010年1月1日的施行,同时废止了28个老审计准则和规定。所以,在学习审计准则时,要与老审计准则和规定结合,看哪些老审计准则和规定已经废止,它们的内容是否移植到新审计准则中来;看新审计准则哪些内容是由老审计准则和规定修改而来;看新审计准则哪
    2023-04-24
    450人看过
  • 履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准确把握三个关系
    作者:刘延辉…2010-5-410:33:48来源:湖北省竹溪县审计局如何履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和审计机关内部人士争论不休的焦点,审计机关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职能部门,要履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正确理解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定位,准确、恰当把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为推进经济发展服务之目的。所以笔者认为,准确处理监督与服务、全面与重点、执法与守法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实现审计定位科学,顺利履职的基础和前提。一、准确把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科学定位审计职能监督是审计机关履行职能职责的方式方法,是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途径,就其实质而言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一种手段,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审计对象服务、为民众服务才是目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审计机关履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树立“立足监督、着眼服务”的工作理念,在大局中把握监督与
    2023-04-24
    421人看过
  • 如何把握行政诉讼二审审理期限
    一、如何把握行政诉讼二审审理期限行政诉讼的二审审限,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二、如何确保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满足适格条件1.首先要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
    2023-09-14
    396人看过
  • 从一起故意伤害案浅议正当防卫的正确把握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种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合法的伤害行为,即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后果,行为人亦无须承担刑事责任,这就是正当防卫。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第二款的规定,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只要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识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处理此类案件的关键,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导致对案件的处理极然不同。笔者拟从一案例试述对正当防卫把握之管见。案情:某晚,李某与朱女等人到某舞厅娱乐,殷某某酗酒后亦与同伴到该舞厅娱乐。期间,殷某某欲强行与其素不相识的朱女跳舞,遭拒绝后仍纠缠朱女,李某遂上前以语言制止,双方发生口角,殷某某随即双手各拿起一只空啤酒瓶,向李某及其同伴挥舞砸去,李某见状即夺下殷某某手上的一只啤酒瓶,砸在殷某某的头部左侧,致殷某某头部当场出血。次日经法医学鉴定,?殷某某左颞顶部叶脑挫伤伴血肿,系重伤。根
    2012-06-17
    352人看过
换一批
#审计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在审计监督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手段的总称。 审计基本方法是指审计调查、分析、调整和报告;审计技术方法是指核对法、审阅法、查询法、分析法、盘存法、实验鉴定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它们有机地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审计方法体系。... 更多>

    #审计方法
    相关咨询
    • 如何把握好诉讼时效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4
      道路交通事故的人身损害诉讼时效一般是一年,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可以电话咨询律师
    • 如何在行政诉讼中准确把握受案范围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9
      行政案件受案范围: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
    • 犯了职务侵占罪如何把握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4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且有侵占财物的目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是实施了数额较大的侵占行为。
    • 行政复议时利害关系应怎么正确把握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5
      一审法院认为,在被申请人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之前,县土地管理局已就二人土地使用权转让作出批准行为,具有法律效力。该批准转让行为与土地登记行为是各自独立的行为,申请人与争议土地登记行为受到阻断,已不具有利害关系,市政府受理复议申请并作出复议决定系适用法律错误。一审判决撤销市政府的复议决定,驳回申请人的起诉。申请人不服,向浙江省高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市政府虽在未审核复议受理条件下作出维持决定存在不
    • 劳动仲裁要如何把握时效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29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