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该以孩子的名字起诉,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生活,可以以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进行代理诉讼,孩子不必亲自去法院。我国民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属于未成年人,需要法定代表人;对于已满16周岁并且独立独立生活的可以认为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不需要法定代表人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原告公司注销后怎么起诉
企业注销登记后,法人资格终止,诉讼主体资格也随之不存在,不能再成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为此,一般将会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诉讼主体:
1、企业被注销登记时,清算主体或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承诺企业注销登记后遗留的债权债务由其负责的,债权人可以做出承诺的清算主体或第三人为被告,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
2、企业未经清算即被注销登记,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的注销登记中承诺偿债,债权人既可以对清算主体或承诺偿债人择一而诉,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也可以二者为共同被告要求二者承担共同清偿责任。
3、被注销登记的企业为债权人的,如有权利义务承受人,可应其申请直接变更其为诉讼主体;无权利义务承受人或权利义务承受人表示不参加诉讼的,终结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起诉抚养费原告是孩子吗
424人看过
-
起诉抚养费原告是孩子吗
434人看过
-
起诉抚养费原告是孩子吗
286人看过
-
离婚起诉原告要孩子抚养权怎么办
56人看过
-
离婚起诉原告要孩子抚养权怎么办
192人看过
-
原告起诉离婚对方不给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79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起诉,原告还是被告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14一、应该以孩子的名字起诉,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生活,可以以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进行代理诉讼,孩子不必亲自去法院。我国民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属于未成年人,需要法定代表人;对于已满16周岁并且独立独立生活的可以认为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不需要法定代表人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
-
起诉抚养费是去原告还是被告法院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03一般情况是原告就被告,也就是去被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要想在原告住所地告被告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注意,以上两类案件要求必须是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5.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离婚起诉原告要孩子抚养权怎么办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03法院会根据情况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一般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后判决。一般情况下,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人民法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根据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
-
原告女方起诉离婚要孩子,被告男方愿意抚养孩子该怎么办?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5你收集证据起诉离婚并向法院争取你的合法权益,可以先夫妻协商,不成的向法院起诉离婚,婚后的夫妻共同财产一般一人一半,可以起诉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要求对方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一般夫妻感情确实破裂的话,法院会判决离婚。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况有对方吸毒、赌博、家暴(一方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对另一方实施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重婚、分居满两年以上等,如果没办法认定, 第一
-
子女抚养纠纷是判决原告起诉还是被告起诉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0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及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