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胁从犯如何定罪量刑?
1、法律规定胁从犯应当是按照具体所触犯的犯罪罪名来定罪量刑。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而免除处罚,是指对犯罪分子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其刑罚处罚,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胁从犯的认定是怎样的?
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强制,但是此处的被胁迫并没有使行为人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所以胁从犯仍然要受到刑事处罚要成立胁从犯,还必须要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如果起初是被胁迫实施犯罪,但是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变为主动实施犯罪的,不构成胁从犯。
三、从犯和胁从犯的区别是什么?
1、认定从犯,要从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实际参加的程度、具体罪行的大小、对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去具体分析判断,看其在共同犯罪中是否起次要的作用或者辅助作用。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行为,但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在犯罪集团中,听命于首要分子,参与了某些犯罪活动,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参与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动,但不起主要作用的,一般属于从犯。
2、认定胁从犯的主要要件是看其是身体受到控制还是精神上受到威胁、强迫,如果是身体受到控制而致犯罪得逞,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胁从犯罪,不受刑事处罚,如果行为人只是在精神上受到威胁、恐吓、控制、强迫而致犯罪得逞,则构成刑法意义上的胁从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对于胁从犯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比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在当代的社会,胁迫他人参加犯罪活动的,根据我国《刑法》当中的规定,对于被胁迫的人来说,在进行定罪量刑的时候,是需要考虑到存在胁迫这样的一种情况,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对此从轻处罚或者是减轻处罚,但具体的量刑幅度还是应当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作出不同的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n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行为人如何对胁从犯法定量刑?
109人看过
-
胁从犯与从犯在法律上如何定义?
77人看过
-
什么是胁从犯如何认定胁从犯
242人看过
-
从犯量刑刑法规定
74人看过
-
犯罪如何威胁法律从业者
434人看过
-
赌场胁从犯的法律责任如何确定
109人看过
-
什么是胁从犯,胁从犯认定,胁从犯如何量刑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08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于参加共同犯罪是违背其意志的,符合这一特征认定为胁从犯。
-
行为人如何对胁从犯法定量刑?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23威胁从犯应当根据其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八条规定,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根据其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唆者未犯教唆罪,则可从轻或减轻教唆者的处罚。
-
从犯如何量刑法律依据如何确定从犯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7从犯的量刑情节有酌定量刑情节和法定量刑情节。 酌定量刑情节: 1、犯罪的手段。 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 3、犯罪的对象。 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 5、犯罪的动机。 6、犯罪后的态度。 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8、前科。 9、其他酌定情节。 10、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法定量刑情节: 1、从重处罚情节; 2、从轻处罚情节; 3、减轻处罚情节; 4、免除处罚情节。 《刑
-
绑架罪的从犯认定及从犯量刑如何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07按主犯刑责从轻,减轻处罚。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要几年的。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在共同犯罪
-
什么是胁从犯 如何认定胁从犯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30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认定标准:客观要件必须有帮助主犯实施犯罪的行为。主观共同的犯罪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