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能否在合同履行地进行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31 20:25:55 467 人看过

1、劳动仲裁能否按合同履行地进行。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可以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一方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另一方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法律规定了劳动合同履行地管辖权的优先原则。劳动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2。仲裁时效可以中止或者中断;

3。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自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1日 07: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文章
  • 劳动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吗
    一、劳动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吗可以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劳动争议既可以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也可以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一方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另一方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则应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该法确定了劳动合同履行地管辖优先原则。二、劳动仲裁时效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该仲裁时效可中止、中断;3、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3-04-30
    377人看过
  • 可以在合同履行地申请劳动仲裁吗
    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若双方当事人分别向两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则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一、在省内可以跨省办理劳动手续吗可以的。劳动争议的管辖是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二、工伤案件仲裁管辖地如何确定首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置不再按照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其次,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都可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如果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三、劳动争议管辖法院如何
    2023-03-08
    169人看过
  • 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可以吗
    一、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可以吗1、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是可以的。2、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两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3、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二、劳动合同期限怎样约定1、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约定,可以约定终止时间,约定无终止时间,也可以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按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
    2023-04-21
    299人看过
  • 劳动争议能否进行劳动仲裁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可以解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订立、履行、变更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3)退市、辞退、辞职、辞职引起的争议(4)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方面的争议(5)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方面的争议,经济补偿或补偿(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电话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拖欠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责令其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由人民法院依法签发支付令,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
    2023-05-07
    179人看过
  • 异地劳动争议可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
    异地劳动争议可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案例项某去年11月,外地一家图书公司想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经朋友介绍,他被该公司聘用,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到5月份,项某已帮公司打开了北京市场,但该公司近日却与项某解除了劳动合同。项某想维权,可这家公司是在外地注册的,他们说如果项某去当地申请劳动仲裁乐意奉陪。项某是北京人,来回路费要花很多钱,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请问项某该怎么办?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因为您的劳动合同是在北京履行的,所以您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在北京申请劳动仲裁。而这家图书公司目前在北京还没有注册工商执照,也
    2023-03-03
    342人看过
  •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能否同时进行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能否同时进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也可以进行监督和报告。两个组织的职权不同,劳动监察是指劳动行政主管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教育、制止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给予行政处分。劳动监察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劳动行政部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检举、控告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劳动监察的主要内容有:1、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3、职工的工作时间;7、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8、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由单位和职工支付9.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10.单位和职工遵守职业技能发展条例的情况12.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职工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证书的情况13公民个人在境外就业机构承接境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保护境外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规章制度
    2023-05-07
    487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劳动仲裁
    相关咨询
    • 已经被仲裁,还能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05
      劳动合同履行地可以申请仲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本地区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 劳动合同履行地如何仲裁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11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可知,你既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也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 劳动合同履行地可以仲裁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1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根据以上法律规定,肯定不可以,你只能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在劳动合同履行地可以申请仲裁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27
      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是可以的。
    • 劳动争议能否进行劳动仲裁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5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下列劳动争议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