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怎样才能免于刑事起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1 21:10:20 293 人看过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情节显著轻微当然包括体内酒精含量没有过分高于醉驾标准、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阻碍检查、认罪态度好等等情形。

醉驾怎样才能不被吊销驾照

初次醉驾也要吊销驾驶证。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会涉嫌危险驾驶罪。依据刑法规定,处拘役,并处罚金。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4: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醉驾相关文章
  • 醉驾能否免于负刑事责任,醉酒驾驶怎么处罚
    一、醉驾能否免于负刑事责任醉酒驾驶在一定的情形下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例如超过追诉期限、醉酒驾驶人死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二、醉酒驾驶怎么处罚酒驾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喝酒不开车这个全部车主都应该知道。但难保证酒后驾车的行为会消失,关于酒驾如何处罚,先看相关的法律规定: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罚款
    2023-04-18
    365人看过
  • 醉驾如何争取免于起诉
    法律综合知识
    一、醉驾如何争取免于起诉以下这些情况能让检察院不起诉哦:1、罪犯死了,案件没必要再追究;2、已经过去了追诉期限,也就算了吧;3、大赦之后,就不再算罪行;4、刑法要求他告诉我,但没说或是撤诉了;5、虽然做错事,但其实影响很小,不构成犯罪的。只要犯罪者犯的错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刑法上也不明确要判刑或免除刑罚,检察官就会考虑不起诉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二、
    2024-07-04
    129人看过
  • 醉驾免于起诉最新标准
    一、醉驾免于起诉条件的最新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二、醉驾处罚的标准是什么?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
    2023-03-24
    371人看过
  • 醉驾不起诉和免于起诉的区别
    一、醉驾不起诉和免于起诉的区别关于醉驾不起诉与免于起诉之间的差别,关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性质不同:所谓醉驾免予刑事处罚,其针对的往往是已经构成犯罪的个人,只不过因犯罪情节轻微无需予以判刑。而不起诉的范围则相对广泛,包括那些尚未构成犯罪,或是指控犯罪证据不足或者存在疑虑,抑或是犯罪情节轻微到依照刑法规定可不再处以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员。2.判定主体不同:醉驾免予刑事处罚的判定权通常属于法庭,而不起诉决定则是由检察院负责做出。3.判定时间不同:聚焦于免予刑事处罚,它是在案件审理环节中被采用的;而不起诉这一裁决,更多的是在审查起诉阶段被考虑采纳。4.处理流程不同:醉驾免予刑事处罚是因为涉案者的行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免于起诉的相关条款相吻合,由此导致检察院不得不做出了不起诉的决定。此外,不起诉意味着检察机关在对刑事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之后,发现此案并不满足提起公诉的条件或者不
    2024-03-29
    256人看过
  • 醉驾可被交警队免于起诉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被交警查到后,是无权决定对其不起诉的。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经过审查起诉,决定不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的活动。不起诉是属于人民法院的权力。肇事车辆保证金交警队有权动用吗我国法律对肇事者交纳的保证金能不能动用是没有规定的,如果需要对受害进行救治的情况下,交警一般是可以动用保证金的。相关法律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八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应当妥善保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无法通知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不自行处理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第四十四条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
    2023-07-04
    500人看过
  • 醉驾者是否会被免于起诉?
    有,有案底。醉驾不但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且伴随而来的肯定有交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比如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行政处罚是有记录的,也就是俗称的案底。但这种行政处罚案底比犯罪的案底影响要小,不会对工作、生活、出行造成大的影响。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决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种决定。醉酒驾驶会有案底吗酒醉驾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案底,不过因此而造成了事故的,承担了刑事责任的就有案底了。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
    2023-07-07
    189人看过
  • 醉驾抽血必须抽几次血才能免予起诉?
    醉驾是否免于起诉与血检无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于起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妨碍公务罪犯轻微伤会被免于刑事处罚吗妨碍公务轻微伤,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会免于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2023-04-01
    362人看过
  • 公安机关对于醉驾移送检察院起诉后怎样怎么样才能不予起诉
    一、醉驾要怎样才能让检察院不发起诉主要看情节轻重来定性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行政处罚;刑事案件除了违法犯罪处罚以外,双方相互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造成残疾的还要支付一次性伤残赔偿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
    2023-03-10
    208人看过
  • 醉驾免起诉驾照能不吊销吗
    一、醉驾可以不吊销驾照吗?醉驾不可以不吊销驾照,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驾,但没任何肇事行为,危险驾驶罪,需要判处六个月以下的拘役。醉驾处罚量刑标准1、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最高判处6个月拘役。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
    2023-03-04
    142人看过
  • 盗窃罪怎样才免于起诉离婚
    一、盗窃罪怎样才免于起诉离婚1.若案件情节较轻且其所带来的危害性相对有限,那么便不能将其视作犯罪行为;其次,当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时;再者,如果犯罪分子获得了国家的特赦令而免于被判处刑罚;2.依据相关法律条款,某些犯罪类型仅在受害人提出控告或撤回控告后才能进行审理和判决,此时若未有任何控告或控告被撤回,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已死亡;最后,还有一些法律规定明确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犯罪行为,国家有权免于对其进行刑事追究。关于个人盗窃公私财物的情况,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为一千至三千元人民币,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并处或单处罚款。对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其认定标准为三万元至十万元人民币,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应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并处罚款。至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其认定标准为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人
    2024-07-05
    186人看过
  • 醉驾免于起诉的机率有多高
    1、看当地检察院对此类案件有无不起诉先例;2、如有先例,可能几率更大,但是建立在情节较轻的基础上。比如,醉驾标准是80mg,你的案件是在120mg一下,无交通事故,无重大影响。3、如无先例,情节又重,有事故,公职人员,影响不好,就不太好解决。醉驾对个人征信影响有多大醉驾对个人征信,并没有直接影响。醉酒驾驶(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章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二十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等于八十毫克即为醉酒驾驶。另外对于当事人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
    2023-07-04
    351人看过
  • 醉驾低于100是不是必须免于起诉
    一、醉驾低于100是不是必须免于起诉不能免于起诉。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必须受到相应处罚。目前我国醉驾已经入刑,醉驾的话需承担刑事责任。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建议杜绝醉驾。《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醉驾交10000保证金是不是能退醉驾保证金1万一般情况下,12个月之内退回。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
    2024-01-28
    456人看过
  • 醉驾最高多少可以免于起诉
    醉驾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于起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醉驾最高判多久根据其触犯具体罪名量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第四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
    2023-08-02
    137人看过
  • 刑事案件怎样才能不起诉
    刑事诉讼中检察院作出不起诉的条件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了追诉时效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等。一、不起诉的可以不支持批捕吗不起诉的适用范围是指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法定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和第一百七十七条的,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刑事诉讼中哪些情况下不起诉刑事诉讼有以下情形的不起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三、什么叫刑事案件不起诉刑事案件不起诉的情形包括:1
    2023-02-28
    334人看过
换一批
#酒驾醉驾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醉驾
    词条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醉驾
    相关咨询
    • 醉驾免于起诉多久能拿驾驶证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05-06
      醉驾免于起诉5年后拿驾照。醉驾是指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醉驾行为人因醉酒在驾驶过程中通常会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以至于对驾驶行为失去合理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因此,醉驾行为对自身及公共安全危害极大。
    • 醉驾认罪是否就能免于起诉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3
      1、是可以免于起诉的。中国的人民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不提请人民法院审判而终结诉讼的处理决定。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和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均可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 2、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不需要判处刑罚指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
    • 醉驾怎样免于刑事责任后还能开车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 一、八种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危险驾驶罪 1.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可以在一个月至二个月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危险驾驶行为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
    • 醉驾免于起诉和不予起诉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30
      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②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不需要判处刑罚指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认罪态度较好的。 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或不适宜提起公诉所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的决定。对不起诉制度应把握四个要素:其一、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起诉审查后所采取的一种法律处置方式:其
    • 醉驾事故需要怎么处理呢?怎样才能免于危害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9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