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属于公共财产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除了业主所拥有的房产之外的所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以及其它附属物品均归属于该小区的全体居民所有,视为小区公共财产的一部分。
作为小区的业主,对于建筑物内部所包含的住宅、经营性用途的房间以及其他专属区域具有所有权;
然而,对于这些专属区域以外的共用部分,业主们则共享其所有权并共同承担管理责任。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二、建筑物、构筑物倒塌损害责任由什么承担
我国《民法典》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能够证明不存在质量缺陷的除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因此要确认实施侵权行为的责任人是谁,就需要先明确该段围墙有无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如果有建设、施工单位,则由建设、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没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就需要查明该段围墙的所有人或者是管理人。实际管理人或所有人,可以单独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条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能够证明不存在质量缺陷的除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因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属于公共财产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二百七十一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
构筑物属于不动产吗
274人看过
-
农业建筑物一般用于建什么设施
210人看过
-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含哪些东西,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的管理
257人看过
-
对违章建筑物业强拆属于违章建筑吗?
462人看过
-
建筑物和构筑物有何不同
457人看过
-
农业大棚属于构筑物吗
340人看过
-
共同建筑物附属设施收益如何分配?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5《物权法》第72条第1款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第80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本案中你和王某已经形成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关系,对房屋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对于广告收益如何分配你和王某没有约定,故可以按照你房屋
-
集体用地建筑物属于违章建筑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08集体用地上的建筑物已经履行法定登记的,不属于违法建筑,未经批准的,属于违法建筑。违法建筑是指非法占用国有土地、集体土地、过道、路边、公共绿地、过道、人行道等的建筑物,或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批准范围建设的建筑物。
-
建筑工程中属于十九类建筑物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24第十九类非金属建筑材料非金属的建筑材料;建筑用非金属刚性管;柏油,沥青;可移动非金属建筑物;非金属碑。【注释】第十九类主要包括非金属建筑材料。本类尤其包括:——半成品木材(如横梁、板、护板);——胶合板;——建筑用玻璃(如平板、玻璃瓦片);——路标用玻璃颗粒;——混凝土制信箱。本类尤其不包括:——水泥贮藏或防水用制剂(第一类);——防火制剂(第一类)。【1901】-半成品木材【1902】-土,沙,
-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区别新疆在线咨询 2024-04-29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区别在于:1、定义不同。建筑物是指用建筑材料构筑的空间和实体,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构筑物是指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比如水塔;2、性质不一样。构筑物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筑物;3、空间不一样。建筑物指有活动的空间场所。构筑物是没有可供人们使用的内部空间的;4、涵盖的内容不一样。构筑物包括桥梁,堤坝等。建筑物包括工业建筑。
-
强拆建筑物属于犯罪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121、强拆违章建筑一般不会构成犯罪。 2、依据我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违章建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停止建设,对于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仍不拆除的,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并可以依法强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