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中自首是否存在风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5:36:14 301 人看过

单位犯罪可以自首。单位犯罪案件中,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而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单位犯罪事实的,或者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单位犯罪事实的,应当认定为单位自首。单位自首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未自动投案,但如实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实的,可以视为自首;拒不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实或者逃避法律追究的,不应当认定为自首。

单位没有自首,直接责任人员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实的,对该直接责任人员应当认定为自首。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自首的可以减刑吗

自首的可以减刑,需要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犯罪嫌疑人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二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5: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单位犯罪相关文章
  •  自然上分方法是否存在风险?
    驾驶员出售驾照积分会带来风险,包括罚款和法律责任。买卖双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如果买方扣分是肇事逃逸造成,卖方无法证明不在场证据,则卖方被视为责任人,需承担本案相关责任,包括注销驾照和终身禁止参加驾照考试。如果买方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卖方可能承担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责任。驾驶员出售驾照积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因此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买方也违反了。经执法部门核实,买卖双方均应承担法律责任。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如果你有敏感的单词,你就不会被列出来。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查看。第二,其次,如果买方扣分是肇事逃逸造成的,卖方无法证明其在肇事逃逸案件中的不在场证据,执法部门可以将卖方定性为责任人。卖方应承担本案的相关责任。包括注销驾照,终身禁止参加驾照考试。涉及刑事责任的,也会
    2023-11-10
    177人看过
  • 交付首付款前是否存在交易风险?
    签订合同前支付首付款会有交易风险。合同是交易双方关于交易内容最详细的证据。双方关于交易的协议由合同反映。如果只支付首付款而不签订合同,将产生协议不明的法律风险,如首付款是否全部支付,首付款是否包含部分定金,剩余房款是按揭还是全额支付。如果没有合同证明这些问题,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交易风险。证券交易风险证券交易风险的含义:交易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交易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它与投资者预期收益目标会发生偏离(正偏离、负偏离)。证券公司的证券交易风险:证券公司在证券自营或经纪业务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证券自营风险、证券经纪风险)。主观原因:证券公司自身的管理、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客观原因:证券市场不可预见的、客观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证券交易风险的种类:法律风险:证券公司在自营或经纪业务中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可能受到法律制裁而导
    2023-07-02
    62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中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况吗
    一、单位犯罪中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况吗概括起来,对单位犯罪是否具有共同犯罪的形式,刑法理论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否定说主张:单位是法律将其人格化的社会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人有机结合组成的一个整体。单位犯罪,其犯罪主体是单一的,即单位。因为,从系统论上讲,单位与其内部成员的关系犹如人和大脑、四肢的关系一样,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它们并不属于同一层次。单位的每项决策和活动都是依赖其组成部分——内部成员来实施和完成的。单位的犯罪行为也同样是由内部成员实施的。内部成员所有犯罪行为的有机结合,才构成单位犯罪行为。每个犯罪成员实施的行为都是单位犯罪行为的一部分,是单位犯罪的表现。因此,单位与其内部成员犯罪并不是共同犯罪关系。二、什么是单位犯罪自首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
    2023-04-25
    444人看过
  • 单位规章制度存在哪些风险
    1、单位规章制度存在哪些风险在工人的知情权方面,要特别注意“用人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根据《劳动法》第四条的规定,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约有40%的案件是由于用人单位违反本单位规章制度终止劳动合同所致。在这些纠纷中,单位的规章制度成为诉讼成败的关键。如果单位能证明规章制度是合法建立的,而你“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这些规章制度,你肯定会“不知所措”。如何规避规章制度风险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很多单位可能会给你一本《员工手册》,让你签收。如果你糊里糊涂地签了名,那就意味着你已经事先理解并同意了单位的单边规定。今后如果与单位发生纠纷,单位的规章制度可能是你失败的“克星”。因此,当合同涉及到单位规章制度时,
    2023-05-07
    253人看过
  • 生产销售假药罪单位犯罪是否存在?
    一、生产销售假药罪单位犯罪是否存在?生产、销售假药罪存在单位犯罪。此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销售假药罪是指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生产假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
    2024-01-18
    372人看过
  • 单位能否自首?
    单位可以成为自首的主体。但单位自首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主动投案,即犯罪单位在犯罪后、归案前,主动向有关机关报案。因为犯罪单位本身不能投案,犯罪单位主动投案只能由代表单位的自然人进行;2、主动投案必须出于单位意志,单位意志是指犯罪单位集体研究作出的决定或者能够代表单位意志的负责人作出的决定,并向有关例如,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决定可以代表单位的意志;3、如实供述罪行,代表犯罪单位主动投案的委派人或者能够代表单位意志的负责人,必须如实说明单位实施的全部罪行,而不仅仅是说明部分罪行或者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的自然人自己的罪行。单位须具备何种特征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须具备以下特征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第一,合法性,即必须是依法成立或经有权机关批准合法存在的组织。第二,组织性,即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第三,独立性,即具有独立支配的资产或资金,能独立从事民事、经济活动,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中
    2023-07-02
    375人看过
  • 自首是否值得冒风险?
    规劝同案犯自首可以视为立功。规劝同案犯自首,应当认定为立功,因为符合立功制度的意义、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同案犯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具有立功表现,这就充分肯定了促使同案犯归案行为的积极意义。自首和立功的处罚有什么区别自首和立功的处罚区别如下:1、自首对事(即自首的罪行)不对人,采取相对从宽处罚原则:(1)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2)具体确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2、立功对人(即犯罪人)不对事:(1)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仅限于自首之本罪,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
    2023-07-02
    146人看过
  • 单位犯罪认定中的自首标准分析
    对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自动投案的实施者只能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能是单位本身。既然刑法将上述人员的有关犯罪行为作为单位犯罪处理,其自动投案行为实质上也代表了单位。2、必须如实交代单位的罪行。单位的罪行是所有涉案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的综合体。因而投案者除了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外,还必须交代其所知道的所有其他人员的犯罪行为,否则不能从宽处罚。3、关于单位意志的认定是单位自首之关键所在,它必须是单位整体意志的集中体现,即以单位的名义,且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如果单位内部在自首问题上有异议,适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认定。4、在认定单位犯罪自首时应注意,在判决书中应明确记载成立自首的是单位而非自动投案人员,以示区别。单位犯罪自首有什么后果?在单位犯罪中存在自首情节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7-06
    199人看过
  •  自行车骑行是否存有潜在风险?
    本文介绍了自行车道存在逆行现象的问题,提醒自行车驾驶人需要遵守交通法规和规则。逆行是违法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给其他车辆和行人带来影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的自行车驾驶人将会受到警告或5元至50元的罚款,如果自行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则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因此,建议自行车驾驶人遵守交通规则,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自行车道存在逆行现象,自行车虽然是非机动车,但仍然需要遵守交通法规和规则。逆行属于违法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给其他车辆和行人带来影响。对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的自行车驾驶人,将会受到警告或5元至50元的罚款。如果自行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则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自行车道逆行会扣留非机动车吗?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自行车道是用于自行车通行的道路,而逆行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因此,如果在自行车道上逆行,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根据
    2023-08-27
    491人看过
  • 离婚风险是否存在?
    假离婚夫妻一旦办理离婚登记,并对财产就行分割后,虽然可能并不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但离婚协议、离婚证形式上都是婚姻解除的基本证据,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如果一方反悔,另一方则很难提供证明双方是假离婚的证据,来推翻离婚协议和离婚证的证明效力。购房假离婚有风险假离婚是违法行为。假离婚主要有下列风险:1、夫妻共同财产可能变成一方的婚前财产。2、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离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真离婚完全一致。3、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方自愿而进行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者又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4、一旦登记离婚,相互之间就没有了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同时也丧失了财产的继承权。如果
    2023-07-03
    464人看过
  • 危险驾驶罪存在自首吗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危险驾驶罪同样包含了自首的情形。若犯罪嫌疑人事先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其涉嫌犯罪行为,或者尽管犯罪行为已经被发现,但是在未经展开讯问以及施加任何强制性措施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进行坦白检举,并且如实交代犯罪事实和行为,那么在司法判罚中就能够将此视为自首的行为。依照上述规定,自首将在量刑过程中作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2024-08-20
    151人看过
  • 单位犯罪自首会减刑吗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自首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单位和其内部的自然人可分别成立自首。其中单位自首的效力一般都会及于其内部的自然人,但单位内部自然人自首的效力不会及于单位。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如果是犯罪情节较轻的,甚至可以免除处罚,故单位犯罪自首是可以减刑的。一、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怎样规定的一般自首的条件主要如下:1、犯罪分子必须自动投案。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犯罪事实未被发现,或者犯罪事实虽已被发现,但犯罪分子尚未被发现,或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已被发现,但犯罪分子尚未受到司法机关传唤、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前主动投案。2、犯罪分子投案后应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如果避重就轻,或者故意制造假象掩护犯罪同伙或犯罪组织,或以其他方式掩盖罪行的,都不能算自首。3、犯罪分子必须接受审查和裁判。犯罪人投案并交代罪行后,必须听候、接受司法机关的侦察、起诉和审判,
    2023-06-20
    350人看过
  • 深圳银行是否有“首付贷”,使用“首付贷”是否存在风险
    “首付贷”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毕竟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产品了,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样购房压力巨大的一线城市,使用“首付贷”等类似产品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深圳银行是否有“首付贷”呢?“首付贷”究竟是什么呢?使用“首付贷”又是否存在风险呢?一起来看看吧。深圳银行是否有“首付贷”类产品?即使“首付贷”在购房人群中有一定的“名气”,深圳多家银行也表示“我们并无‘首付贷’类产品”,究其原因才知道,原来这是因为银行贷款业务风控特别严格。而且由于房贷利率不断下降,贷款周期较长,利润空间逐渐变小,一些中小银行已经很少开展房贷业务了。其实,深圳银行没有“首付贷”类产品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向来是由央行统一调控的,按理说本就不可以申请首付贷款,如果银行推出“首付贷”类产品,那就相当于跟央行“唱反调”,那显然是不被允许的。“首付贷”是否存在风险呢?“首付贷”多存在民间的贷款金
    2023-05-05
    183人看过
  • 犯罪的单位可否成为自首的主体
    目前现行刑法无明确规定,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该条款对自首者的称谓是“犯罪分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从表述上看,立法者似乎仅将犯罪的自然人作为自首的主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犯罪单位不能成为自首主体。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由此可见自首主体即为实施犯罪的主体。因此,犯罪单位也可以成立自首。目前,司法解释走在了前面。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联合颁布实施的《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办理单位走私犯罪案件中,对单位集体决定自首的或者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首应当认定为单位自首。”
    2023-06-11
    16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单位犯罪
    相关咨询
    • 2022年自首是否适用于单位犯罪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6
      1.自动投案的实施者只能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能是单位本身。 2.必须如实交代单位的罪行。 3.关于单位意志的认定是单位自首之关键所在,它必须是单位整体意志的集中体现,即以单位的名义,且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单位内部有异议适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相关延伸】 问:自首之后怎么处罚? 答:根据法律规定,自首之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
    • 组织卖淫罪是否存在单位犯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04
      组织卖淫罪不存在单位犯罪。我国《刑法》并没有将组织卖淫罪规定为单位犯罪,即单位不能构成组织卖淫罪。 关于单位犯罪的认定,应当以《刑法》中是否明确规定为准,即明确规定了“单位犯本罪的....”。否则便不构成单位犯罪,只能是自然人犯罪。组织卖淫罪便是这种情况,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 如何确定单位犯罪中单位自首的身份?
      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26
      1. 如果犯罪分子在犯下罪行后自动投案并如实陈述自己的罪行,那么这是自首。 2. 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在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其他罪行时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那么也会被视为自首。 3. 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在未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已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情况下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罪行,那么也会被视为自首
    • 单位犯罪自首能算犯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3
      单位犯罪,是基于单位意志而实施的行为,单位自首作为单位犯罪后的忏悔行为,当然也是基于单位意志而实施的。因此,对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自动投案的实施者只能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能是单位本身。 (2)必须如实交代单位的罪行。投案者除了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外,还必须交代其所知道的所有其他人员的犯罪行为。 (3)关于单位意志的认定是单位自首之
    • 单位是否存在诈骗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20
      单位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以单位的名义、为单位的利益实施诈骗的行为屡屡发生; 但是,由于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成为诈骗罪的主体,导致这类行为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对打击犯罪、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产生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