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致人死亡刑事责任判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7 13:40:14 97 人看过

劝酒者负不负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是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并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而劝他人喝酒,致人死亡,他的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犯罪。但他应该对对方的死亡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一、审理本罪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司法实践中,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同间接故意杀人有时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是轻信避免,还是抱着放任的态度。

2、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与意外事件有时也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都没有预见。区别点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在当时情况下是否应该预见。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而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死亡结果,属于过失杀人。

3、在对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时,刑法另有规定对过失致人死亡惩罚的,按刑法各条的专门规定,不适用本规定。主要有刑法规定的失火、过失投毒、过失爆炸等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重大责任事故致人死亡的。

4、新刑法增加了对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规定。

二、失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火势就难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因此单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情况是罕见的。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入睡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合防火规则,在森林中乱烧荒,或者架柴做饭、取暖,不注意防火,以致酿成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就构成失火罪。如果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或者在生产申违章作业或强令他人违章作业而引起火灾,则分别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重大责任事故罪。如果火灾不是由于行为人的失火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不构成失火罪。其次,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仅有失火行为,末引起危害后果;或者危害后果不严重,不构成失火罪,而属一般失火行为。最后,上述严重后果必须是失火行为所引起,即同失火行为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一特征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根据。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具有从事某种业务身份的人员,在执行职务中或从事业务过程中过失引起火灾,不构成失火罪。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致使火灾发生;也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由于轻信火灾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火灾。这里疏忽大意、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对火灾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而不是对导致火灾的行为的心理态度。实践中有的案件行为人对导致火灾的行为是明知故犯的,如明知在特定区域内禁止吸烟却禁而不止等,但对火灾危害结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其发生。这种案件应定为失火罪。行为人对于火灾的发生,主观上具有犯罪的过失,是其负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如果查明火灾是由于人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如雷击、地震等引起的火灾,则属于意外事故,不涉及犯罪问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18: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劝架推搡致人死亡要承担责任吗
    第三人为劝架推搡当事人,导致其中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如果不属于意外事故的话,其实可认定过失致人死亡,首先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并且,因为没有故意伤害情节,被判刑的话可以从轻判决。另外,劝架的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受害人死亡的,需要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劝架推搡致人死亡,劝架的要赔吗?一般人看到有人斗殴打架,在上前劝架时,为尽力停止双方的斗争,会采取推搡方法。但是,在推搡过程中造成其中一方死亡的,那么将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还要考虑人身死亡的赔偿问题。首先,劝架推搡他人致死的,如果不属于意外事故的,可以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将会被追究过失致人死亡罪,并且因为劝架没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所以法院可以从轻判决。其次,在被追究过失致人死亡罪后,还要进行人身死亡赔偿,通常是赔偿以下几个项目:1、丧葬费。一般包括运尸、火化、普通骨灰盒和一期骨灰存放等费用,按照侵权行为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
    2023-07-21
    96人看过
  • 劝酒致人死什么情形下劝酒者要担责
    1、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在因喝酒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给予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即劝酒者无论是否知道对方不能喝酒,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前者须承担较大责任。2、强迫性劝酒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言语要挟对方、强迫灌酒等,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但同饮人知道醉酒人喝多,语无伦次、神志不清情况下,同饮者应劝阻其不要喝酒,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导致意外发生的,也要承担相应责任。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如果醉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
    2023-08-12
    67人看过
  • 朋友喝酒死亡,未劝酒需承担责任吗?
    一、朋友喝酒死亡,未劝酒需承担责任吗?朋友喝酒死亡,未劝酒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劝酒导致他人死亡的,大多数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因为劝酒人一般具有过错。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酒后损害承担问题,说明酒后损害责任承担问题不属于特殊侵权范畴内的问题,应作为一般侵权问题来解决。只要具备了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有过错的共饮人就应当承担一般侵权责任。二、发生醉驾一起喝酒的人有责任吗发生醉驾一起喝酒的人可能有责任。有以下情况,一起喝酒的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有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在明知对方醉酒的情况下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和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以上过错行为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
    2023-06-04
    495人看过
  •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刑事责任应该怎么判?
    酒后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刑事责任: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酒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死亡一人,肇事人负全责或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若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7年以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赔偿数额丧葬费23526元、死亡赔偿金463000元,精神抚慰金50000元,医疗费、交通费据实结算。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
    2023-07-07
    368人看过
  • 酒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酒驾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一、酒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酒驾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所谓酒后,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事故醉酒肇事致人死亡赔偿多少钱这已经构成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本着重罪吸收轻罪,按交通肇事罪处罚,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醉酒交通肇事应当从重处罚。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可以减轻处罚。至于醉酒驾驶致人死亡赔偿多少钱方面,应当赔偿医
    2023-04-12
    255人看过
  •  劝酒者是否应对喝酒后死亡承担责任?
    通常情况下, 由于饮酒过度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应由本人承担责任。但如果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已知对方已超过自己饮酒的最大限度, 且自己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 仍然劝酒的情况下, 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通常情况下,由于饮酒过度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应由本人承担责任。但如果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已知对方已超过自己饮酒的最大限度,且自己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仍然劝酒的情况下,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一、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
    2023-09-17
    101人看过
  • 酒驾致人死亡罪与车上乘客责任
    酒驾撞死人,车上乘客有责任。由于同车人知道喝酒不能开车,可没有进行劝阻,任由酒驾司机开车,理应也要受罚。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章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二十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等于八十毫克即为醉酒驾驶。酒驾撞死人赔偿步骤是什么酒驾撞死人赔偿步骤为:1、被保险人或者受害人通知保险公司;2、保险公司给予答复,告知被保险人或者受害人具体的赔偿程序等有关事项;3、受害人向保险公司提交相关材料;4、保险公司作出核定;5、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赔偿保险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
    2023-07-03
    429人看过
  • 劝酒死亡法律责任的依据是什么
    劝酒死亡法律责任的依据,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一、《民法典》对于侵权责任赔偿的规定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一千一百八十条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
    2023-03-16
    497人看过
  • 劝酒致人死亡属于间接故意吗
    要看对方的心理态度了。间接故意犯罪其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三,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换而言之,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加以放任,就是间接故意。
    2023-06-03
    461人看过
  • 喝酒导致人死亡,责任归属如何判断?
    酒桌上喝死人责任划分如下:1、是强迫性劝酒。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3、未安全护送醉酒者。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最后,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的。一、醉驾刑事责任包括: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二、醉驾的立案标准包括:1、驾驶人的酒精含量达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醉酒标准;2、在呼气测试或取血样前故意喝酒,并且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了醉驾标准的;3、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
    2023-07-01
    448人看过
  • 劝酒致死的侵权责任如何规定的
    关于劝酒致人死亡的规定是,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醉酒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当事人以醉酒不知情为由拒绝承担侵权责任的,被侵权人的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劝酒、陪酒使人喝伤、喝死,是需要赔偿,这不仅是善良风俗和基本道德的要求,更是于法有据的。尽管大多数法院审理此类案件都比较谨慎,往往组织调解结案,而不愿意作出判决结果。可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着:“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劝酒哪些情况下要赔偿律师表示,饮酒人身亡,下列几种情形,劝酒者要担责。1.劝酒人应当对饮酒人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断,并给予必要劝阻。如果没有尽到注意义务,造成饮酒人伤亡的,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组织者、劝酒者、同饮
    2023-03-23
    155人看过
  • 喝酒后死亡,劝酒者需要担责吗
    一般来说,因饮酒过度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应由自身承担责任,但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明知对方已超过自身饮酒的最大限度,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而劝酒的,需要承担一定民事责任。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一、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三、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四、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一起喝酒后死亡的责任一起喝酒后死亡的责任。一起喝酒后死亡承担责任,属于过错责任。共同饮酒为生活中人之常情,但如果酒后发生事故死亡,同饮者未尽应尽的作为义务,应当承担不作为的侵权责任。共同饮酒人承担法律责任应主要考虑共
    2023-07-23
    145人看过
  • 高空坠物刑事责任致人死亡要判多久
    高空坠物刑事责任致人死亡要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为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提出16条具体措施。意见明确,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准确判断行为性质,正确适用罪名,准确裁量刑罚。意见提到,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
    2023-03-17
    187人看过
  • 酒驾致人死亡同行人有责任吗
    同车人如果知道司机喝酒,都可以预见到酒驾的严重后果,不加制止甚至纵容,属于间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所限制的行为,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一、酒驾是否属于刑事犯罪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不一定都属于刑事犯罪,需要根据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决定。如果每一百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则为酒后驾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接受行政处罚。要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机动车驾驶人每一百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为醉酒驾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规定的危险驾驶罪。行为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除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还要判处拘役及缴纳罚金。酒驾若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也即没有达到交通肇事罪的标准,不属于犯罪,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酒驾与醉驾又有区别,酒驾不构成危险驾驶罪,而醉驾则构成危险驾驶罪;若是酒驾违反交通规章
    2023-03-19
    344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酒后死亡劝酒人的责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4
      1、饮酒者和劝酒者都应当意识到酒会导致人的辨认能力减弱,甚至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的严重后果,因此,作为酒场的参与者都负有提醒注意义务和保障饮酒者人身安全的义务。 2、根据司法实践情况,酒场参与者一般承担次要赔偿责任。饮酒者作为完全民事责任能力人,需要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主要的注意义务,但如果酒场参与者没有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不论其是否参与劝酒,均需承担次要的赔偿责任。
    • 喝酒致死劝酒人负什么责任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劝酒者负不负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刑法第十六条之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比如有高血压等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是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并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而劝他
    • 劝酒过量致使对方死亡,劝酒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2
      这种情况下,你们是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作为常理之人,逼酒者、劝酒者、敬酒者以及与人赌酒者应当意识到过量饮酒会对人产生不利结果,大量饮酒会导致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减弱、丧失,甚至有可能造成身体的伤害乃至死亡,而仍进行逼酒、劝酒、敬酒和赌酒,故意让他人醉酒或者放任他人醉酒,或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饮酒人带来伤害却轻信可以避免,对他人醉酒后造成的损害存在过错,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当的赔偿责任。我国《民
    • 劝酒会致人死亡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08
      劝酒者负不负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刑法第十六条之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比如有高血压等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是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并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而劝他
    • 劝酒致人去世死亡法院判决是否承担责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3
      1.强行劝酒而致死,劝酒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2.劝酒致人伤害、死亡案件,劝酒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劝酒者或请客者才构成侵权。即: 其一,有强行劝酒的行为; 其二,劝酒者有主观故意或在主观上有过错; 第三,喝酒者有损害结果的发生,比如酒精中毒丧命或因酒致人受伤、致残; 第四,这种损害结果与劝解行为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