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考生非法使用兴奋剂的怎么定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7 15:43:49 282 人看过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考生非法使用兴奋剂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的规定,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定罪处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组织考试罪在法律上如何量刑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组织考试罪的犯罪分子,一般应当按照《刑法》中的以下规定进行量刑处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作弊的考生会被判刑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会被判刑的。其量刑标准为: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盗窃武装部队的公文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伪造、盗窃、买卖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8: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奥运会上为何不能使用兴奋剂?
    奥运会不能服用兴奋剂的原因是兴奋剂是世界体坛明令禁止的违禁品,因为服用了兴奋剂会让运动员变得更强,让运动员身体发生兴奋作用。由于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服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兴奋剂药物刺激剂类,所以尽管后来被禁用的其他类型药物并不都具有兴奋性,甚至有的还具有抑制性,国际上对禁用药物仍习惯沿用兴奋剂的称谓。因此,如今通常所说的兴奋剂不再是单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而实际上是对禁用药物的统称。TD全力以赴服务奥运会两个重要客户群一对亮点产品本报讯(记者武晓黎)随着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明晰,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中国移动的TD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全力以赴服务奥运会,与世界分享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奥运业务,展示TD为奥运会服务成效,扩大TD影响力。中国移动对TD的态度是8个字: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在三部委宣布电信重组方案后不久,中国移动集团总裁王建宙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仅表明了中国
    2023-07-13
    378人看过
  •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怎么处罚?
    一、妨害兴奋剂管理罪怎么处罚?妨害兴奋剂管理罪应当是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进行一定的惩罚。《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之一:“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二、关于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认定是什么?首先,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的管理。使用非法药物会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势,这违背了公平竞争的比赛原则。对此,国家对兴奋剂的使用是进行严格管控的,绝对禁止任何人向运动员提供或者引导其使用兴奋剂。其次,本罪的行为方式一共有两种:第一种是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外重大体育竞赛等。引诱,是指行为人利用金钱或非物质利益做诱饵,或者采取其他手段,拉拢、勾引、劝导、诱
    2024-01-28
    480人看过
  • 兴奋剂违规的解释是什么?
    1、检测结果阳性:在运动员的检测样本中,发现禁用物质或其代谢物或标记物,为检测结果阳性,构成兴奋剂违规。2、使用或者企图使用兴奋剂:运动员使用或者企图使用某种禁用物质或禁用方法的,不论是否既遂,均构成兴奋剂违规。3、逃避、拒绝或未完成样本采集:运动员拒绝、逃避样本采集或无正当理由未能完成样本采集的,构成兴奋剂违规。4、违反行踪信息管理规定:国内或国际注册检查库中的运动员错过检查或未按规定申报行踪信息,在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的,构成兴奋剂违规。5、篡改或企图篡改兴奋剂管制环节:篡改或企图篡改兴奋剂管制过程中任何环节的,包括但不限于向反兴奋剂组织提供虚假信息,故意干扰兴奋剂检查、破坏样本完整性、妨害证人作证等,构成兴奋剂违规。6、持有兴奋剂:未获得有效的治疗用药豁免或无其他正当理由,运动员赛内持有任何禁用物质或禁用方法,或者赛外持有任何赛外禁用的物质或禁用方法的,构成兴奋剂违规。7、从事或企
    2023-07-05
    55人看过
  • 在招生体测中适用兴奋剂如何处罚
    一、在招生体测中适用兴奋剂如何处罚1.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公务员录用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涉及的体育、体能测试等体育运动中,组织考生非法使用兴奋剂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的规定,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定罪处罚。明知他人实施前款犯罪而为其提供兴奋剂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公务员录用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涉及的体育、体能测试等体育运动中,组织考生非法使用兴奋剂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的规定,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定罪处罚。明知他人实施前款犯罪而为其提供兴奋剂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二、组织考试作弊罪的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
    2023-04-22
    404人看过
  • 诽谤罪中如何认定他人服用兴奋剂的行为
    对于诽谤罪中认定被告人疑似服用兴奋剂这一行为,其关键在于需证明被告人是否明知故犯地捏造和散播虚假事实。假如无确凿证据情况下,某些人却妄言被告人为服用兴奋剂者,而且此类言论广泛流传,导致被指控人的社会评价受到负面影响,那么这些人便有可能触犯诽谤罪。在进行判断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到言论的传播范围以及对被指控人声誉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20
    85人看过
  • 向运动员提供兴奋剂的会犯罪吗
    明知运动员要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而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之一【妨害兴奋剂管理罪】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常见兴奋剂都有哪些种类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1、刺激剂品种:包括苯丙胺、咖啡因、麻黄碱(常包含于各种感冒药)、尼可刹米(呼吸兴奋剂)、士的宁(常包含于各种中药外用药)等。特点:对神经肌肉起直接的刺激兴奋作用,属于最早使用的兴奋剂,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兴奋剂,被发现得最早,其特点是起效快。危害:毒副作用大,大量使用可致猝死,最早被禁止使
    2023-03-29
    412人看过
  •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主体该罪的适用主体主要是教练员、队医及其他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明知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相关人员,而非针对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运动员本人使用兴奋剂的行为,由于其社会危害性小于本条规定的犯罪行为,不作为犯罪处理,但仍然是违法行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体育组织的规定予以处罚。当然,如果运动员参与本条规定的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客观要件首先,行为人以教唆、引诱、欺骗等方式促使运动员使用的药品或物质,应当属于国家管制的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否则不构成本罪。其次,运动员被行为人教唆、引诱、欺骗后使用兴奋剂,参加的赛事应当属于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再次,构成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还需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至于被引诱、教唆、欺骗的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
    2024-02-04
    475人看过
  •  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在体育比赛中,如果运动员违规使用兴奋剂,将会被取消在该项目比赛中的所有个人成绩,包括奖牌、积分和奖金等。这将在运动员是否犯有过失的情况下都适用,并且会对其终身禁赛产生影响。因此,使用兴奋剂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规行为,体育运动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以免遭受严重的后果。在比赛过程中,如果运动员违规使用兴奋剂,那么该运动员在该项目比赛中的个人成绩,包括所获得的奖牌、积分和奖金等所有比赛结果都将被自动取消。这将在运动员是否犯有过失的情况下都适用。因使用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而被禁赛;终身禁赛。 针对运动员违规兴奋剂的处罚措施针对运动员违规兴奋剂的处罚措施主要体现在体育法规和兴奋剂规定中。根据《反兴奋剂条例》规定,兴奋剂违规行为将受到以下处罚措施:1. 个人处罚:包括禁赛、罚款、取消运动成绩等;2. 团体处罚:包括取消运动队荣誉称号、取消体育赛事成绩、取消运动员等级、取消运动员资格
    2023-08-27
    110人看过
  • 如何处理违反兴奋剂规定的运动员
    1、如何处理运动员违反兴奋剂规定的行为运动员违反反兴奋剂规定的,有关体育社会组织、运动员管理单位和竞赛组织者应当取消参赛资格、取消比赛成绩或者禁止比赛。运动员对上述规定不服的,可以向体育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反兴奋剂条例》第四十六条,运动员违反《条例》规定的,有关体育社会组织、运动员管理单位和竞赛组织者应当取消参赛资格、取消比赛成绩或者禁止参赛。运动员对上述规定不服的,可以向体育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在体育赛事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合理考虑体育赛事、运动员类别、检查类别、样本采集类型和检测类型之间的优先关系,制定公平合理、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案。被选中的运动员可以被通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兴奋剂检查。(1)通知兴奋剂检查人员(以下简称检查人员)或陪同人员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找到运动员,并通知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查。检察官发出通知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和授权委托书。运动员收到兴奋剂检查通知后,应提供有效证
    2023-05-31
    374人看过
  • 引诱、教唆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比赛的如何进行定罪量刑
    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应当根据刑法进行判刑。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之一,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4-04-22
    305人看过
  •  哪些物品属于兴奋剂类别?
    这段内容介绍了三种毒品的形状、状态和吸食后的症状,同时强调了这些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性。作者通过描述毒品对人体的影响,告诫读者要警惕毒品的诱惑,坚决拒绝毒品。此外,作者还呼吁人们要关注毒品的危害,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三种毒品:1、冰毒。冰毒的形状与冰块相似,呈透明且无味或微苦的状态。2、摇头丸。吸毒者吸食摇头丸之后会产生身体疲惫、昏昏欲睡的症状。3、可卡因。可卡因是毒品中对人体损害十分大的一种,吸食过多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警惕】冰毒、摇头丸、可卡因,三种毒品各有危害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是三种极其危险的毒品,会对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冰毒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导致肌肉僵硬、幻觉和妄想等不良反应。摇头丸是一种兴奋剂,长期使用会导致心脏疾病、中风、肝脏和肾脏受损等问题。可卡因是一种刺激性毒品,会引起心脏问题、高血压和神经系统问题等不良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8-27
    339人看过
  • 属于兴奋剂的毒品有哪些名称?
    兴奋剂毒品有哪些?根据我国禁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冰毒、摇头丸、可卡因等属于兴奋剂毒品。这些毒品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应该坚决抵制和打击。根据我国禁毒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属于兴奋剂的毒品主要有以下几种:1、冰毒。冰毒形状好像冰块,是没有味道又或者是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2、摇头丸。吸毒者吸食摇头丸之后会产生身体疲惫、昏昏欲睡的症状。3、可卡因。可卡因是毒品中对人体损害十分大的一种,吸食过多会对器官造成伤害。关于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认定是什么首先,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兴奋剂目录所列禁用物质的管理。使用非法药物会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势,这违背了公平竞争的比赛原则。对此,国家对兴奋剂的使用是进行严格管控的,绝对禁止任何人向运动员提供或者引导其使用兴奋剂。其次,本罪的行为方式一共有两种:第一种是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外重大体育竞赛等。引诱,是指行为人利
    2023-06-30
    343人看过
  • 运动员注射兴奋剂行为的刑事认定?
    近日,作家赵瑜揭露马俊仁大规模给运动员注射兴奋剂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针对教练员给运动员注射兴奋剂的罪与非罪问题,学界有无罪说与有罪说两种观点。无罪说认为,此类行为尽管具有一定的法益侵害性,但刑法并没有将注射兴奋剂这种危害行为规定为犯罪,即便其行为存在危害性,但基于罪刑法定原则,该行为不受刑罚处罚。况且,实践中往往无法证明教练员给运动员注射兴奋剂的行为与运动员身体受损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此类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有罪说认为,尽管刑事立法没有将注射兴奋剂规定为一种独立的犯罪类型,但是并不等于注射兴奋剂就不构成犯罪。有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让运动员注射兴奋剂,采取强迫、欺骗、引诱、殴打、恐吓等手段,运动员注射兴奋剂后出现了闭经、生理畸形、肝病等明显的身体损害,此类行为应构成故意伤害罪。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第一,给运动员注射兴奋剂的行为是不是伤害行为?伤害行为
    2023-06-11
    407人看过
  • 常见兴奋剂都有哪些种类
    一、常见兴奋剂都有哪些种类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1、刺激剂品种:包括苯丙胺、咖啡因、麻黄碱(常包含于各种感冒药)、尼可刹米(呼吸兴奋剂)、士的宁(常包含于各种中药外用药)等。特点:对神经肌肉起直接的刺激兴奋作用,属于最早使用的兴奋剂,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兴奋剂,被发现得最早,其特点是起效快。危害:毒副作用大,大量使用可致猝死,最早被禁止使用。2、蛋白同化制剂品种:合成代谢类固醇、β2激动剂,包括大力补、诺龙、康力龙等。特点:合成代谢类固醇在竞技运动方面主要是促进蛋白合成代谢,刺激肌肉细胞和骨骼细胞生成新的蛋白质来增加肌肉和骨骼重量,使运动员在一定时间内增加训练强度和延长训练时间。危害:这类药物起效相对较慢,一般需坚持长时间服食,毒副作用发生较慢但延续时间往往更长,甚至发生在运动员退役后较长时间内
    2023-06-08
    16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怎么理解妨害兴奋剂管理罪中的“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19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中的“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 “组织”可以参考刑法中关于组织的规定,行为人的行为要体现一定的组织性、管理性;作为犯罪对象的运动员人数也应当在三人以上;“强迫”是指使用暴力、威胁、虐待等其他强制方法迫使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管制通则》(体科字〔2014〕168号)第十六条规定:“运动员因治疗目的确需使用禁用清单上列出的禁用物质或方法,依照治疗用药豁
    • 非法使用兴奋剂如何定罪?怎么犯?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1
      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公务员招聘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相关体育、体能测试等体育运动中,组织考生非法使用兴奋剂的,应当根据刑法第284条之一的规定,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定罪处罚。明知他人实施定金犯罪为其提供兴奋剂的,按定金规定定罪处罚。
    • 此处非法使用兴奋剂律师费如何计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9
      (一)计时收费 (1)适用范围:全部法律事务 (2)收费标准:100元-2000元/小时 (二)计件收费 (1)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 (2)收费标准: 1、刑事案件收费标准 一般案件比较复杂疑难案件复杂疑难案件 侦查阶段500--10001001--30003001--5000 起诉阶段500--10001001---30003001--5000 审判阶段1000--500
    • 邵阳非法使用兴奋剂犯罪委托律师打官司收费标准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11
      律师一般收费标准是几千元左右,律师收费标准并没有在法律上进行统一规定,一般情况下在几千元左右。 以下标准可作参考: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基准收费标准为5,000元-30,000元/件,可合理上浮。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收费: 1、10万元以下部分(含10万元)收费比例为8%-10%,收费额不足5,000元的按5,000元/件收取; 2、10万元至50万元部分(含5
    • 引诱、教唆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比赛的怎么进行定罪量刑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04
      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应当根据刑法进行判刑。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