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门峡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怎么算
就要求雇主支付两倍薪资的诉讼事宜而言,诉讼时效是从员工正式上岗工作的次月起算。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企业应于员工聘用之前与之签订劳工合同。倘若雇主在员工正式投入岗位工作之日起一个月之内尚未签署书面劳工合同,则需在该员工的第二个月起向其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然而,关于这两倍工资的性质问题上,必须将其视为雇主给予员工的补偿金,而并非等同于雇主向员工所支付的正常劳动报酬。因此,它并不适用于“在劳动关系结束之后,请求支付可能存在的欠缺的劳动报酬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这项特别规定。这样说来,要求雇主支付两倍工资的劳动者,应该从意识到或应当意识到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那一刻起开始计算,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三门峡盗窃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关于盗窃罪案件立案标准的相关条例如下所述:
首先,对于普通盗窃行为而言,其立案的最低要求是盗取物品的价值达到人民币一千元或存在多次盗窃、进入他人住所盗窃、带有武器进行盗窃以及从衣服上扒走贵重物品等情况;
其次,如果盗窃的公私财产价值在人民币一千元到三千元之间、三万元到十万元之间以及三十万元到五十万元之间,那么这些行为将被视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范畴;
最后,各省级、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权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治安状况,在法律规定的数额范围内,制定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数额标准,并上报给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批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双倍工资诉讼时效从第二月开始计算吗
57人看过
-
怎么计算双倍工资,双倍工资如何算
67人看过
-
双倍工资要怎样计算,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一般是多久
477人看过
-
主张双倍工资是否存在诉讼时效
370人看过
-
双倍工资差额时效起算时间
470人看过
-
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适用特殊时效还是普通时效
337人看过
-
-
什么是双倍工资,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多久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1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或从一年届满之次日起计算法,对双倍工资中属于用人单位法定赔偿金的部分,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一年;如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已经满一年的,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从一年届满之次日起计算一年。该计算方式在国内以江苏为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二)第一条规定,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与其签订书
-
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来看,我认为,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应当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的当日起计算。理由是:《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
-
工资双倍赔付诉讼时效?西藏在线咨询 2021-06-30双倍工资的时效问题是劳动争议中频繁遇到也是经常讨论的问题。主要的观点有两种: 一种认为适用特殊时效,即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计算时效,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计算1年; 另一种支持一般时效,即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1年内。 首先,特殊时效的适用对象是劳动报酬。双倍工资的组成我们可以将其平分为两份,其中一份是劳动报酬,而另外一份则是对用人单位未订立劳动合同的惩罚责任。所谓的双倍工资只是以工资为计算单位
-
双倍工资双方有没有诉讼时效?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3双倍工资诉讼时效双倍工资是有时效限制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先申请劳动仲裁,不服裁决再起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