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管辖权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30 17:02:06 133 人看过

一、普遍管辖权原则

根据中国刑法第9条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也不论其具体侵犯的是哪一个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只要犯罪分子在我国境内被发现,我国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按照我国的刑法对罪犯予以惩处。在我国刑法中,普遍管辖权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刑法空间效力的辅助性原则。

普遍管辖原则的确立,是我国参与反国际犯罪斗争、行使捍卫整个人类权益之职责和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必然要求。普遍管辖的对象是特定的,即仅限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且在有关国际条约中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涉及的罪行除外。普遍管辖原则是刑法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的补充和例外,只有在排除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之适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问题。换而言之,对实施了国际罪行的人,如果可以适用属地管辖、属人管辖或保护管辖等原则之一行使管辖,就不必适用普遍管辖原则。

二、如何理解普遍管辖权原则

1、实际控制,是指普遍管辖原则适用的前提,按照一般刑事管辖原则,对于与罪犯逮捕地在地域、国籍、受害人等方面无任何关系的犯罪人,罪犯实际控制地法院则无权管辖。但普遍管辖原则适用弥补这一缺漏。对于国际罪行,只要在其领土上能够实现对该罪行实施者的控制,不论犯罪人是否具有本国国籍,不论犯罪行为是否在国内,也不论受害者是否本国公民,实际控制罪犯的国家都有权对该罪行提起诉讼并做出裁决。

2、国际罪行,是指以国际条约的形式明确规定的、危害国际的犯罪行为。国际罪行不同于国内犯罪,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上表现为故意,客观要件为实施了危害国际共同利益而为国家条约禁止的行为。这种犯罪由于违反了国际的共同利益,因此被称为国际法上的犯罪行为,所有国家逮捕和惩办这种犯罪。国际罪行的实施,不仅是针对某个国家,某类组织,某个自然人的犯罪,而且同时对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形成侵犯、构成对整个人类的安全和秩序的破坏。由于各国参加的条约范围不同,在其所参加公约中是否存在保留条款亦有差异,这种差异从而导致对国际罪行在不同国际刑法中确认范围的差异。

3、国内公法,是指实际控制国际罪行实施者的国家对其追诉和惩罚适用的法律依据。

三、普遍管辖权如何行使

普遍管辖权的行使,应当注意掌握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有关内容,确定我国所承担的义务。只要我国缔结或者加入了某一规定有国际犯罪及其惩处的公约,我国便承担了对犯有条约规定罪行的罪犯行使刑事管辖权的义务。当然,普遍管辖权的行使,在司法实践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有当犯有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的罪犯在我国境内,并不予以引渡时,我国才能对罪犯实施管辖,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予以惩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05: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管辖权相关文章
  • 刑法普遍管辖权的意义
    刑法第九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普遍管辖权是当属地、属人、保护主义均不适用的情况下才适用的。中国警方逮捕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范围内),而罪犯不是中国人、犯罪地不在中国、未侵犯中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可以依照本条款适用我国刑法对其审判。一、普遍管辖权的适用范围(一)普遍管辖: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罪行,由于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不论犯罪行为发生于何地和罪犯国籍如何,各国均有权对其实行管辖,此即为普遍管辖,如对战争犯罪、海盗、贩奴等的管辖。(二)普遍管辖权是现代国际社会有效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的重要法律措施,我国刑法第9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
    2023-03-27
    340人看过
  • 普遍管辖权的适用范围
    法律综合知识
    一、普遍管辖权的适用范围(一)普遍管辖: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罪行,由于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不论犯罪行为发生于何地和罪犯国籍如何,各国均有权对其实行管辖,此即为普遍管辖,如对战争犯罪、海盗、贩奴等的管辖。(二)普遍管辖权是现代国际社会有效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的重要法律措施,我国刑法第9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该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也不论其具体侵犯的是哪一个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只要犯罪分子在我国境内被发现,我国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按照我国的刑法对罪犯予以惩处。在我国刑法中,普遍管辖权有
    2021-11-27
    229人看过
  • 普遍管辖权异议如何处理
    受诉法院收到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后,应当认真进行审查。经审查后,如果认为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或者裁定驳回起诉;如果认为异议不能成立应当裁定驳回异议。裁定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未提出上诉或上诉被驳回的,受诉法院应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当事人对管辖权问题提出申诉的,不影响受诉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公海普遍管辖权的规定公海上的普遍管辖权是指各国对发生在公海的,被国际法认为是普遍管辖权对象的特定国际罪行或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行使管辖权。这类罪行或不法行为包括:1、海盗行为海盗行为是指私人船舶或飞机的船员或机组人员或乘客,为私人目的,在公海上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对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对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财物,从事任何非法暴力或扣留行为,或任何掠夺行为。如果居于主要控制地位的人员,意图利用船舶或飞机从事上述海盗行为,则
    2023-08-03
    83人看过
  • 普遍管辖权:内涵与基本理念
    在一般意义上,普遍管辖权(GeneralJrisdiction)系指国际机构依据国际法有关规范对严重违反人道主义的行为进行超国家管辖的权力。在传统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理念中,国际法被认为是专门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这就是说,只有国家才是主体并享有根据国际法的合法权利。托马斯.伯根索尔:《国际人权法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而在普遍管辖权的理念下,主权国家已不再是国际法的唯一合法主体,国际法的管辖权限也不仅限于调整国家间关系,而深入到了每个国家的个人权利,可以对每个个人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形施予管辖权。按照亨利·基辛格的说法,普遍管辖权原则断言,有些罪行十恶不赦,不容罪犯以主权豁免和国界神圣为由逃避惩处。亨利.基辛格:《普遍司法管辖权的弊端》,[美国]《外交》双月刊,2000年7—8月号。普遍管辖权的思想渊源十分深远,早在中世纪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那里就有初步的表述。格老
    2023-06-11
    442人看过
  • 普遍管辖权相关的法律规定
    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这一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是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对罪犯予以惩处。普遍管辖权的行使,应当注意掌握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有关内容,确定我国所承担的义务。只要我国缔结或者加入了某一规定有国际犯罪及其惩处的公约,我国便承担了对犯有条约规定罪行的罪犯行使刑事管辖权的义务。当然,普遍管辖权的行使,在司法实践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有当犯有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的罪犯在我国境内,并不予以引渡时,我国才能对罪犯实施管辖,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予以惩处。一、普遍管辖原则规定普遍管辖原则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
    2023-02-20
    493人看过
  • 普通领土管辖权的原则和普通领土管辖权原则的例外情况是什么
    普通属地管辖权的原则是什么普通属地管辖权是指根据双方住所确定的主管法院的管辖权。我国的普遍做法是采取“原告对被告”的原则,即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那么“被告所在地”是什么?被告所在地为公民的个人被告,其住所为注册住所所在地。惯常居住地(居住一年)与户籍不一致的,以居住地为住所。作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被告,是指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或者主要营业场所。被告为公民合伙企业或者无住所的合伙企业的,由登记地法院管辖;如果没有注册地且多个被告不在同一司法管辖区,则多个被告住所所在地的法院具有管辖权“原告对被告”不仅是中国普通地区管辖权的一般原则,也是世界各国民事诉讼中广泛运用的一项原则。这一原则适用于大多数民事案件。但是,在一些案件中,根据这一原则确定案件管辖时,可能不方便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也可能影响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因此,将“原告对被告”的例外确立为一种普通的区域管辖权是十分必要
    2023-05-07
    464人看过
  • 普通地域管辖的原则是什么,普通地域管辖原则的例外
    普通地域管辖的原则是什么普通地域管辖是指根据当事人住所地确定管辖法院的一种管辖。我国对此的通行做法是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打民事官司应到被告所在地法院去起诉。那么何为“被告所在地”?“被告所在地”对作为公民的个人被告而言,是指其住所地,即户籍所在地,如果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对作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被告而言,是指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或主要营业地。如果被告是没有办事机构的公民合伙或合伙型联营体,则由注册地法院管辖;没有注册地,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原告就被告”不仅是我国普通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也是世界各国民事诉讼中普遍采用的一个原则,这一原则适用于绝大多数民事案件。但在有些情况下,按照这一原则确定案件管辖时,可能并不便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或者影响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因此,确立“原告就被告”这一普通地域
    2023-04-27
    293人看过
  • 普遍优惠制的基本原则
    一、普遍优惠制的基本原则1、普遍性。指所有的发达国家应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2、非歧视性。指发达国家给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以同等的优惠待遇,不应歧视某一或某些发展中国家。3、非互惠性。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待遇,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向其提供反向优惠。二、普遍优惠制度的来源及含义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提供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制度。针对发达国家设置的关税壁垒,77国集团在1964年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要求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以普遍优惠待遇,1968年第M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通过了建立普遍优惠制的决议;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采纳该决议并确定了18个发达国为给惠国,期限为10年,各给惠国自行制定普惠制计划;1971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首先实施普惠制计划;
    2023-06-07
    89人看过
  • 怎样理解普遍征税原则
    税收原则之一。税收普遍原则首先是作为公平原则的一个方面被西方经济学家所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取消某个阶级或阶层免税的特权,对公私经济一视同仁,对一切个人和企业无论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收入都应征税。普遍征税原则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贵族斗争中所提出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号的经济上的要求。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普遍征税,公平负担的原则是很难实现的。但普遍征税的财政意义在于,它对指导税收工作,开辟税源,保证税收收入有广泛的和可靠的基础,即应是税收的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征税原则的意义就更为明显。如对一切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要征收流转税,对有农牧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要征收农业税或牧业税,对有利润的单位和个人要征收收益所得税等等,即凡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当依法纳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普遍征税原则,既是税收的财政原则,也
    2023-05-05
    490人看过
  • 国际社会确定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普遍做法、依据与原则
    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形成统一的确定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制度,各国主要还是根据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来确定对某一具体国际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一般而言,在国际民事诉讼中,一国法院管辖权的确定与行使,要以该法院和国际民事案件之间有某种连接因素为条件。根据连接因素的不同,国际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和实践中采用的确定管辖权的依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属人管辖属人管辖是指一国法院以国际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具有内国国籍这一连接因素为依据对该案主张管辖权。也就是说,法院对具有该国国籍的当事人的国际诉讼案件具有管辖权,而无论其是原告还是被告,也无论其现在居住地是境内还是境外。这一原则是源自于国家主权中的属人优越权,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当事人和国家的利益。但是,以属人管辖原则为管辖权依据不太强调与别国管辖权的协调,而过于重视内国的主权权利的行使,有时会使诉讼明显有利于内国人而对外国人造成有失公平的结果,而这样的判决也难以得到外
    2023-06-07
    204人看过
  • 普遍管辖权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
    普遍管辖权是现代国际社会有效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的重要法律措施,我国刑法第9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该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也不论其具体侵犯的是哪一个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只要犯罪分子在我国境内被发现,我国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按照我国的刑法对罪犯予以惩处。在我国刑法中,普遍管辖权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刑法空间效力的辅助性原则。普遍管辖原则的确立,是我国参与反国际犯罪斗争、行使捍卫整个人类权益之职责和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必然要求。普遍管辖的对象是特定的,即仅限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且在有关国际条约
    2023-06-11
    122人看过
  • 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的区别是什么
    一、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的区别是什么1.普遍管辖原则的确立,是我国参与反国际犯罪斗争、行使捍卫整个人类权益之职责和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必然要求。普遍管辖的对象是特定的,即仅限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且在有关国际条约中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涉及的罪行除外。普遍管辖原则是刑法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的补充和例外,只有在排除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适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问题。2.保护管辖,即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二、适用普遍管辖权的罪名有哪些我国现在主要对犯侵略罪、战争罪、反人道罪、非法使用武器罪;灭绝种族、劫持人质、国际贩卖人口、酷刑罪;劫持航空器、危害民用航空安全、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海盗罪;毒品犯罪,非法获取和使用核材料罪等采取普遍管辖。《刑法》第九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
    2023-10-24
    87人看过
  • 比利时修改法令废除"普遍管辖权"
    本报讯据美联社报道,比利时参议院日前以39票赞成、4票反对和20票弃权的票数通过一项不以战争罪指控外国人的战争罪行法案,废除1993年法令中的普遍管辖权的条文。该法案已经众议院通过,待比利时国王签署后,法案将正式生效。新法保证了访问比利时的其他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享有外交豁免权。据悉,该法案曾使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和以色列总理沙龙等人在政治上蒙受难堪。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前不久表示,比利时若不废除该法令,北约总部将从布鲁塞尔搬出,欧洲联盟一些国家对这一问题也表示关注。比利时政府希望通过修订这个法案来修补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2023-06-11
    183人看过
  • 普遍征税与纳税便利原则
    普遍征税原则税收原则之一。税收普遍原则首先是作为公平原则的一个方面被西方经济学家所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取消某个阶级或阶层免税的特权,对公私经济一视同仁,对一切个人和企业无论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收入都应征税。普遍征税原则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贵族斗争中所提出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号的经济上的要求。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普遍征税,公平负担的原则是很难实现的。但普遍征税的财政意义在于,它对指导税收工作,开辟税源,保证税收收入有广泛的和可靠的基础,即应是税收的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征税原则的意义就更为明显。如对一切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要征收流转税,对有农牧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要征收农业税或牧业税,对有利润的单位和个人要征收收益所得税等等,即凡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当依法纳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普遍征税原则,既是税收的财政
    2023-06-07
    479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管辖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案件管辖的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行驶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由交通工具最初停靠地公安机关管辖。... 更多>

    #刑事管辖权
    相关咨询
    • 刑法的普遍管辖原则是什么,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原则是怎样规定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28
      普遍管辖原则的适用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第一,追诉的犯罪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国际犯罪。第二,追诉的犯罪是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之内。第三,追诉的犯罪系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外。如果是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内,则应依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而不需要依据普遍管辖原则。第四,犯罪人必须是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如果犯罪人是我国公民,应当依照属人原则适用我国刑法,也不需要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第五,对追诉的犯
    • (XX普遍管辖原则在确定网络犯罪的管辖权时受到局限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0
      由于网络犯罪是无国界的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可能是全球性的,其影响范围之广和涉及的国家之多,远非传统犯罪所能比拟。针对网络犯罪行为,各国如果启用普遍管辖原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该网络犯罪行为不仅在国内构成犯罪,在他国也构成犯罪,即已经构成“国家共管之下的犯罪”;第二,以共同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为前提。从目前各国的立法和国际实践来看,关于网络犯罪管辖的国际条约尚未达成。因此,在网络犯罪中适用普遍
    • 普遍管辖权异议如何处理
      甘肃在线咨询 2021-01-12
      受诉法院收到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后,应当认真进行审查。经审查后,如果认为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或者裁定驳回起诉;如果认为异议不能成立应当裁定驳回异议。裁定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 当事人未提出上诉或上诉被驳回的,受诉法院应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当事人对管辖权问题提出申诉的,不影响受诉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 普遍管辖和保护管辖的区别
      宁夏在线咨询 2024-03-07
      普通管辖和保护管辖的区别:1、普遍管辖原则的确立,是我国参与反国际犯罪斗争、行使捍卫整个人类权益之职责和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必然要求。普遍管辖的对象是特定的,即仅限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且在有关国际条约中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涉及的罪行除外。2、保护管辖,即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但是这种管辖权有两条限制。
    • 处理普遍管辖权异议的方法
      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18
      收到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后,受诉法院应认真审查。若认为异议成立,则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或裁定驳回起诉。若认为异议不成立,则裁定驳回异议。裁定应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不服时,可在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 当事人如未提出上诉或上诉被驳回,受诉法院应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当事人对管辖权问题提出申诉时,不影响受诉法院对案件的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