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
1、主观方面是故意;
2、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的未决犯;
3、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管理秩序;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从监禁场所脱逃,或在押解途中脱逃。
一、知情不报是犯什么罪?
一般情况下对于犯罪知情不举报不算违法。但是,如果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则有可能涉嫌窝藏、包庇罪。窝藏罪是明知是罪犯而为其提供隐蔽处所,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1)侵犯客体是司法机关惩治犯罪的正常活动。(2)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必须明知是犯罪分子。(3)客观上表现为为罪犯提供隐蔽处所或用金钱、物质资助罪犯逃往他处隐蔽的行为。窝藏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实施犯罪或越狱脱逃的罪犯。事先有通谋而事后予以窝藏的,以共犯论处。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主观上是故意。(3)在客观上表现为向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作虚假证明,或者帮助隐匿、毁灭、湮灭罪迹,借以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制裁。
二、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监管机关的监管制度,即看守所、拘留所、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劳改队、监狱等监管机关的监管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非法释放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负有监管职责的司法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而故意将其非法释放。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脱逃罪一般由什么构成
脱逃罪由以下要件构成:1、主观要件:主观方面是故意;2、主体要件: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的未决犯;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管理秩序;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从监禁场所脱逃,或在押解途中脱逃。
-
无罪被羁押的人脱逃是否构成脱逃罪
291人看过
-
罪犯在保外就医期间逃走,罪犯是否构成脱逃罪
59人看过
-
脱逃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脱逃罪的量刑标准
84人看过
-
超期羁押是否能够构成脱逃罪,脱逃罪的犯罪形态认定
173人看过
-
抓捕脱逃构成脱逃罪吗?
149人看过
-
判定是否构成脱逃罪怎么办
493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后的逃脱是否构成逃脱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9拘传的目的是强制就讯,而不是强制待侦、待诉、待审,因此拘传没有羁押的效力。而脱逃罪行为人实施脱逃行为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脱逃行为是否得逞,主要应看:一是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二是否摆脱了监管人员的控制。只有完全达到这两条标准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否则为犯罪未遂。因此,拘传后的犯罪嫌疑人逃脱不构成脱逃罪。
-
无辜逃犯构成脱逃罪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4无罪者脱逃虽然从客观上也是妨害司法机关监管秩序的行为,但行为人在主观上与有罪者脱逃指向的客体是不同的,有罪者脱逃的目的在于逃避羁押或刑罚;而无罪者脱逃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无辜的惩罚,是对错误司法行为的反抗。在此情况下,即使行为人从监押场所实施了脱逃,也不能以脱逃罪论处。否则,不仅与刑法规定相互冲突,而且也明显的不合情理。 根据1997年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
-
押解过程中的逃犯是否能构成脱逃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0首先,犯罪嫌疑人从被宣布刑事拘留时开始,其人身自由就已经被依法控制,处于“依法被关押”的状态。脱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进行的强制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活动及其状态。侵害的客体是直接针对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进行的强制措施本身,具体包括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执行中的强制措施。所以,脱逃罪的主体不仅包括已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改造的罪犯,还包括被依法拘留、逮捕正在查讯待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其次
-
保释期间逃跑是否构成脱罪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1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是一种非刑事逮捕制度。当事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避行为并不等同于“脱逃”。针对这种现象,公安机关应依据法律规定对其进行悬赏追捕。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虽然身处于取保候审阶段,但并未受到任何实质内的拘禁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的出走并不构成“脱逃”罪名。同时,相关部门也无法对此现象追加额外的刑期惩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
-
脱逃罪犯触犯的法律是什么?构成脱逃罪的该怎么处罚?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31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值得一提的是,被逮捕的罪犯在被押送至人民法院应诉受审的途中脱身逃跑的,被判刑的罪犯在被押解至劳改机关关押的途中,跳车、越船脱逃的均是脱逃行为。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脱逃,都不影响脱逃罪的成立。但是,如果脱逃中犯有重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的,应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