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房地产诉讼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5年以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行政诉讼时效是多久
1、行政诉讼时效,具体如下:
(1)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二十年内提起诉讼;
(3)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五年内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诉讼流程是什么
1、行政复议;
2、向有管辖权额人民法院提起诉;
3、法庭审理开庭;
4、一审判决;
5、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或申请抗诉;
6、申请再审。
三、行政诉讼需要什么材料
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
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
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
行政诉讼的时效为几年,行政诉讼时效的法律条件是什么
112人看过
-
行政机关不作为行政诉讼时效是几年
251人看过
-
税务行政诉讼一般诉讼时效是多久
398人看过
-
一般欠款几年超过诉讼时效
329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一般诉讼时效是多少年
170人看过
-
诉讼时效多长时间,诉讼时效几年
310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行政诉讼的时效为几年,行政诉讼时效的法律条件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29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具体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此期限,当事人失去胜诉权。《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见,《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中国行政法律规定的行政起诉期限为5天、10天、15天、30天。
-
关于行政诉讼是由诉讼时效限制吗,一般行政行为的诉讼时效如何确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4行政诉讼是由诉讼时效限制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当分为以下两种:第一,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
-
一般欠款不还的诉讼时效为几年?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51、欠款不还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
-
民事诉讼时效或者行政诉讼时效哪年改为三年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20自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之日起,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一般行政诉讼规定有几年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30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对于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如果采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要打六个月,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案件采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要打四十五日,也是从法院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