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的印花税是多少大家的回答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2 04:50:12 213 人看过

印花税计算方法

目前,对不同的借款形式,主要采取下列计税办法[1]:

一、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就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计税,在借据上贴花。

如果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借贷协议,在借款时通过借据作凭证,应按每次借据金额计税贴花。

二、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这种借款次数频繁,如果每次借款都要贴花,势必加重双方负担。因此,对这类合同只就其规定的最高额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签订新合同的,不再另贴印花。

三、目前,有些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的抵押贷款,这种借贷方式属资金信贷业务,这类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其后如果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资产转移给贷款方时,还应就双方书立的产权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的有关规定计税贴花。

四、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经营的融资租赁业务,是一种以融物方式达到融资目的的业务,实际上是分期偿还的固定资金借款。因此,对融资租赁合同,亦应按合同所载租金总额,暂按借款合同计税贴花。

五、在有的信贷业务中,贷款方是由若干银行组成的银团,银团各方均承担一定的贷款数额,借款合同由借款方与银团各方共同书立,各执一份合同正本。对这类合同,借款方与贷款银团各方应分别在所执的合同正本上,按各自的借贷金额计税贴花。

六、有些基本建设贷款,先按年度用款计划分年签订借款合同,在最后一年按总概算签订借款总合同。总合同的借款金额包括各个分合同的借款金额。对这类基建借款合同,应按分合同分别贴花,最后签订的总合同,只就借款总额扣除分合同借款金额后的余额计税贴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09: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印花税相关文章
  • 银行借款交多少印花税
    一、银行借款交多少印花税银行贷款印花税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缴纳。应计征印花税的借款合同的范围包括: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也应按合同帖花。借款合同的计税金额为借款金额。二、相关规定1、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就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帖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合同所载金额计税帖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计税,在借据上帖花。如果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借贷协议,在借款时通过借据作凭证,应按每次借据金额计税帖花。2、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这种借款次数频繁,如果每次借款都要帖花,势必加重双方负担。因此,对这类合同只就其规定的最高额在签订时帖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签订新合同
    2023-05-09
    53人看过
  • 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一般是多长呢?
    对不同的借款形式,主要采取下列计算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一、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就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计税,在借据上贴花。如果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借贷协议,在借款时通过借据作凭证,应按每次借据金额计税贴花。二、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这种借款次数频繁,如果每次借款都要贴花,势必加重双方负担。因此,对这类合同只就其规定的最高额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签订新合同的,不再另贴印花。三、目前,有些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的抵押贷款,这种借贷方式属资金信贷业务,这类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其后如果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资产转移给贷款方时
    2023-08-10
    480人看过
  • 借款合同印花税如何算呢?麻烦大家说一下!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及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规定: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要缴纳印花税。也就是说,与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签订的借款合同(包括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抵押贷款合同)需要按借款合同缴印花税。这里强调的是签订合同的对象是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其他金融组织,是指除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以外,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领取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书的单位。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计算,比如100万的借款合同,企业与银行双方需要分别缴纳印花税50元。那么,那些借款合同可以不交印花税呢?1、小微企业优惠:根据财税[2014]78号文规定: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2、与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企业与非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因为合同对象不属于金融机构,该类借
    2023-02-16
    170人看过
  • 国家收取的印花税税率多少?
    购销合同范围: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等合同;税率:按购销金额0.03%贴花;纳税人:立合同人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范围: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税率:按承包金额0.03%贴花;纳税人:立合同人技术合同范围: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税率:按所载金额0.03%贴花;纳税人:立合同人借款合同范围: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税率:按借款金额0.005%贴花;纳税人:立合同人;说明: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财产租赁合同范围: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税率:按租赁金额1‰(千分之一)贴花。税额不足1元,按1元贴花;纳税人:立合同人仓储保管合同范围:包括仓储、保管合同;税率:按仓储保管费用0.1%贴花;纳税人:立合同人;说明:仓单或栈单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财产保险合同范围:包括财产、责任、保证、信用等保险合同;税率:按
    2023-02-28
    169人看过
  • 统借统还借款合同是否交印花税
    一、统借统还借款合同是否交印花税一般来说,统借统还借款主体是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之间,属于企业之间借款,统借统还借款合同不需要贴花,不缴纳印花税。二、不需要交印花税是哪些借款合同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条规定,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因此印花税的征收范围采用列举的方式,没有列举的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1、既有订单又有购销合同的,订单不贴花在购销活动中,有时供需双方只填制订单,不再签订购销合同,此时订单作为当事人之间建立供需关系、明确供需双方责任的业务凭证,根据国税函(1997)505号文规定,该订单具有合同性质,需按照规定贴花。但在既有订单,又有购销合同情况下,只需就购销合同贴花,订单对外不再发生权利义务关系,仅用于企业内部备份存查,根据[1988]国税地字第025号文规定,无需贴花。2、非金融机构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根据《印花税暂行条
    2023-05-06
    334人看过
  • 借款合同印花税代缴计税办法是怎样的
    关于借款合同印花税代缴问题,对不同的借款形式,主要采取下列计税办法:一、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就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计税,在借据上贴花如果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借贷协议,在借款时通过借据作凭证,应按每次借据金额计税贴花二、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这种借款次数频繁,如果每次借款都要贴花,势必加重双方负担因此,对这类合同只就其规定的最高额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签订新合同的,不再另贴印花三、目前,有些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的抵押贷款,这种借贷方式属资金信贷业务,这类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其后如果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资产转移给贷款
    2023-03-02
    371人看过
  • 不需要交印花税的借款合同有哪些,需要交印花税的合同有哪些?
    一、不需要交印花税的借款合同有哪些以下借款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1.与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企业与非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签订的借款合同,根据国税发[1991]155号第五条和《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这些机构不需要取得金融业务许可证,不属于金融机构,该类借款合同不需贴花。2.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款,包括企业之间的统借统贷合同,不需缴纳印花税。3.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借款展期合同经过协商仅延长借款合同还款期限签订的借款展期合同,根据国税发[1991]155号第七条规定,暂不贴花。4.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委托贷款合同委托单位与银行签订的委托贷款合同,根据国税发[1991]155号第六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在代理业务中,代理单位与委托单位之间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凡仅明确代理事项、权限和责任的,不需印花。5.与金融机构签订的授信合同企
    2023-03-25
    401人看过
  • 没有订合同的借款用交印花税吗
    是否需要交纳印花税,主要是要看借贷双方的主体,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银行与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非金融机构之间或非金融机构与个人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2024-05-12
    107人看过
  • 借款合同印花税常用知识
    一、借款合同如何计算印花税问:公司给公司借款,借款印花税怎么算,是根据借款合同还是根据具体的发生额,借款合同是一年期的,但发生的时候可能借了还,还了又借,每次发生的金额也不一定相同,这样一年根据发生额累加的金额就超出借款合同上的金额,请问一下公司应怎么算印花税?答:关键是合同怎么签订的,如果是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是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之间较少),国家税务局《关于对借款合同贴花问题的具体规定》(国税地[1988]30号)的规定,借款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为此,在签订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时,应按合同规定的最高借款限额计税贴花。以后,只要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再签订新合同的,就不另贴花。如果不是周转性合同,那么按合同上面记载的借款金额贴花。二、借款合同印花税特点印花税同其他税种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2023-03-16
    275人看过
  • 借款合同怎么收印花税费
    一、借款合同怎么收印花税费借款合同收印花税费如下:印花税的交税人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即合同的甲乙双方都要缴纳印花税。应计征印花税的借款合同的范围包括: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也应按合同贴花。借款合同的计税金额为借款金额。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005%。二、印花税计税依据怎么算1.从价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1)各类经济合同,以合同上记载的金额、收入或费用为计税依据;(2)产权转移书据以书据中所载的金额为计税依据;(3)记载资金的营业账簿,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合计的金额为计税依据。2.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实行从量计税的其他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三、印花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印花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1.对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免税;2.对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
    2023-06-05
    94人看过
  • 如何正确计算借款合同的印花税
    借款合同印花税缴纳规定: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应纳税额不足1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1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5分的不计,满5分的按1角计算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的法律规定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三条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本条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应纳税额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缴纳。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由于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的方式作为完税方式,故称印花税。印花税同其他税种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征收面广,税源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频繁,书立、领受和使用凭证
    2023-07-03
    407人看过
  • 2022借款合同印花税免征情况是怎样的
    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要缴纳印花税。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0.05‰计算,比如100万的借款合同,企业与银行双方需要分别缴纳印花税50元。借款合同印花税免征情况借款合同征收强调的对象是银行以及其他金融组织,是经过批准,具有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的单位。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哪些借款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1、小微企业优惠:文件规定,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2、与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企业与非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因为合同对象不属于金融机构,该类借款合同不需贴花。3、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包括企业之间的统借统贷合同,因为合同对象不属于金融机构,该类借款合同不需贴花。4、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借款展期合同:经过协商仅延长借款合同还款期限签订的借款展期合同,暂不贴花。5、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委托贷款合同:在
    2022-05-27
    499人看过
  • 借款印花税是什么
    借款合同印花税指的是签订借款合同需要缴纳的印花税,按照规定,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贴花。一、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为多少应计征印花税的借款合同的范围包括: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也应按合同贴花。借款合同的计税金额为借款金额。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05%对不同的借款形式,主要采取下列计税办法1、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就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计税,在借据上贴花。如果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借贷协议,在借款时通过借据作凭证,应按每次借据金额计税贴花。2、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
    2023-02-21
    419人看过
  • 佣金代理合同印花税是多少
    佣金代理合同不用缴纳印花税。现行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条例列举的凭证征税。一、印花税税率表1、财产租赁合同1%;2、仓储保管合同1%;3、加工承揽合同0.5%;4、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0.5%;5、货物运输合同0.5%;6、产权转移书据8、购销合同0.3%;7、营业帐簿中记载资金的帐簿0.5%;8、购销合同0.3%;9、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0.3%;10、技术合同0.3%;11、借款合同0.05%;12、财产保险合同1%。二、什么是佣金代理佣金代理又称一般代理,是指在同一代理地区、时间及期限内,同时有几个代理人代表委托人行为的代理。佣金代理根据推销商品的实际金额和根据协议规定的办法和百分率向委托人计收佣金,委托人可以直接与该地区的实际买主成交,也无须给佣金代理佣金。
    2023-03-06
    225人看过
换一批
#财税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印花税
    词条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税法规定的应税凭证征收。印花税根据应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合同金额依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 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 更多>

    #印花税
    相关咨询
    • 企业借款合同印花税是怎样算的?大家介绍下?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14
      印花税计算方法目前,对不同的借款形式,主要采取下列计税办法[1]: 一、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就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计税,在借据上贴花。如果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借贷协议,在借款时通过借据作凭证,应按每次借据金额计税贴花。 二、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
    • 哪些借款合同是不收印花税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30
      下列借款合同无需缴纳印花税:一是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二是企业与非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签订的贷款合同,由于合同对象不属于金融机构,此类贷款合同无需贴花。三是与企业、个人的借款合同,包括企业之间的统借统贷合同,由于合同对象不属于金融机构,此类借款合同无需贴花。第四,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展期合同。第五,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委托贷款合同。第六,与金融机构签订的信用合同或限额协议。
    • 什么是印花税借款合同?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5-31
      一、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就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计税,在借据上贴花。 如果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借贷协议,在借款时通过借据作凭证,应按每次借据金额计税贴花。 二、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
    • 借款合同印花税是免征的,不需要交合同税。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不含银行间拆借)签订的贷款合同,按贷款金额的万分之零五贴花。因此,企业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企业之间的贷款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 关于短期借款合同的印花税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28
      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这种借款次数频繁,如果每次借款都要贴花,势必加重双方负担。因此,对这类合同只就其规定的最高额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签订新合同的,不再另贴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