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涉嫌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或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将予以立案追诉。第二种情况是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对于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假冒伪劣商品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
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包括以下情况:若涉嫌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或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将予以立案追诉。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假冒伪劣商品的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
假 冒 伪 劣 商 品 的 特 征 是 什 么 ?
假冒伪劣商品是指在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中,以虚假、伪造、篡改、仿冒等手段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的商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虚假性: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往往会故意制造虚假信息或者夸大商品的作用,以此来误导消费者。
2. 伪造性: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可能会使用伪造的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明、商标、标识等文件,或者对商品进行伪造、篡改等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优质。
3. 篡改性: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可能会在商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中对商品进行篡改,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4. 仿冒性: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可能会通过仿冒其他知名品牌或者注册商标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针对假冒伪劣商品,我国《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商标注册权等。同时,对于受害者,可以依法进行赔偿。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加大了监管力度,同时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假冒伪劣商品具有虚假性、伪造性、篡改性和仿冒性等特征,其销售金额和货值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时,将受到立案追诉。针对假冒伪劣商品,我国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行为,并依法进行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
最新立案标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
265人看过
-
食品安全法立案标准防范假冒伪劣产品罪
465人看过
-
立案标准应用于假冒伪劣产品罪的案件中
256人看过
-
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研究
215人看过
-
2021年假冒伪劣产品罪最新司法解释
481人看过
-
假冒伪劣法律条文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
312人看过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在竞争过程中,采用虚假、欺诈、损人利己的违反国家法律手段进行的竞争,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都会损害其他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更多>
-
假冒伪劣产品卖假冒伪劣产品如何报案?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1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以直接拨打消费者热线举报。同时消费者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投诉的,应当载明: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制投诉的日期等。消费者采用电话、上门等形式投诉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前款各项信息。
-
非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司法解释规定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23对非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规定的立案标准是,非法生产伪劣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5万元以上,非法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还没有来得及销售,但货值金额在15万元以上,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将已经销售的金额乘以三倍之后,和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总计在15万元以上。
-
生产假冒注册商标罪和伪劣商品罪中的伪劣商品犯罪区别宁夏在线咨询 2021-07-09前罪侵犯的是国家商标管理制度,实施假冒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后罪侵犯国家对商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实施在产品中掺杂使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 对于采用假冒注册商标的手段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且销售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既触犯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也触犯了假冒商标罪。对于此种情况,应按照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刑罚较重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定罪量刑。
-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要求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01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
公司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是商标侵权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六十七条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