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8 10:46:52 405 人看过

我们都知道国企改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在形式方面改制之后,还需要在体制、观念和模式上发生改变,而这三种改变则是企业改制最重要的环节。

国企改制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1、体制改变:主要是指企业产权关系的改变,让企业成为一个能在市场上自主发展的主体,消除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制约的体制。而在体制改变上需要注意的是,产权关系的调整是企业体制改变的前提,但是产权关系调整不一定会让企业体制发生改变。例如国企改成国有控股企业之后,它的管理体制是没有变化的,所以导致了在改制之后体制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要想实现体制改变就要做到与产权结构平衡。

2、观念改变:相对于体制改变来说就要难的多。因为企业如果对改制的目标明确,并且有清晰的改制方案,就能完成体制改变。但观念改变是主观上面的,企业的经营想法或者管理上面都需要有新的认知,要求企业管理着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观念的改变主要是为了让企业工作效率提高等。

要想实现观念的改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制定新制度,让人们强迫自己适应新制度新环境,从而达到观念改变的目的;或者营造出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塑造工作环境,利用环境来改变人的观念。

3、模式改变:主要是让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模式进行改变。模式改变分为有形或者无形的,有形的改变可以是企业的规章制度的改变,无形的改变可以是职工对待工作的态度的改变。模式的改变意味着企业改制成功。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07: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国企改制相关文章
  • 解决改制物业管理企业问题之我见
    改制物业管理企业是国企改革的产物,也是建管分离的结果。因其是一个“新生事物”,自然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这些改制物业管理企业虽然是独立的法人,却没有多少自主的权利,为此束缚了改制物业管理企业的思想、思路和行动,从而制约了发展。改制物业管理企业是国企改革的产物,也是建管分离的结果,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从2000年开始,中心出台了一系列为国企减负、松绑的相关政策,决定将国企中的第三产业从主业中分离出来,其中将房管这一块,重新组建为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此,业界将其称为“改制物业管理企业”。然而,因其是一个新生事物,自然产生了许多问题。在此,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熟悉、感想,并提出一些建议,供同行们商榷。一、改制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的问题众所周知,如今已有较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将原来的房管部门改制组成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物业管理这个行业大军中一支重要的队伍。但是从实际运作来看,发展并不平衡。目
    2023-06-10
    497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与建议
    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高企业效率和活力的要求。国有企业改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改变企业形态和改变企业股权结构。改变企业形态指企业法律性质的变化,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改变国有企业资本组织关系、治理结构,如将由《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范的国有企业改变为按《公司法》规范的独资公司;将有限责任公司变为股份公司等。改变企业股权结构即引入新股东或改变企业股权比例,包括出售部分或全部国有股权。股权结构变化的另一含义是可以安排股东权利不尽相同的股东,如黄金股股东、优先股股东等。企业法律性质的变化有时是企业股权变化的前提。公司重组改制律师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但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题,则是90年代以后的事。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制取得了很大进展:国有企业的数量持续下降,但收入、资产收益不断上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已从1998年的6.5万户降到2005年的3.7
    2023-06-09
    247人看过
  • 企业改制中解决支付职工改制成本问题的措施
    企业改制中解决支付职工改制成本问题的基本措施(一)筹集改制成本的资金来源,是当前迫切需要作出的非常决策筹集资金困难已成为影响推进企业改制进展的突出矛盾,势必要求在筹集改制成本资金的办法上有根本性的突破:1、清理国有资产,调整投资结构采取冻结行政与部分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投资;压缩行政费用支出;运用法治,申报个人财产,打击经济犯罪,没收非法所得;切实纠正乱摊派;惩处把国有资金、财产肢解、侵吞行为,加强对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监督,切实根治银行资金体外循环的不法行为等措施,为企业改制筹措资金。2、转变思想,盘活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公开交易,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投资合作对象或购买者有几大好处:一是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可以得到承认,出售价格比较高,改革的成本可以降低,国有资产流失比较少;二是外来企业的经营者带来他的经销渠道、资金、经验和管理能力;三是优势企业购买兼并以后,原企业的整个运行体制可以进行变换,能够顺利
    2023-08-17
    292人看过
  • 如何解决国有企业改制中原承包者的利益问题
    企业内部承包合同,是指企业作为发包方与其内部的生产职能部门、分支机构、职工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就特定的生产资料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权所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企业改制如果仍然处于内部承包经营状态,要改制首先就要解除原内部承包合同。在企业改制的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在改制前都是单方解除内部承包合同,承包方对此强烈不满。由于目前法律对企业内部承包合同没有明文规定,企业单方解除内部承包合同是否合法。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内部承包合同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是一种内部管理手段,作为发包方的企业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流程1、审计和资产评估拟改制的企业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清查审计,对核损后的存量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并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确认国有资产价值量。土地使用权的评估须由具有土地评估资质的评估事务所进行。2、制定方案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企
    2023-07-04
    85人看过
  • 国有企业整体改制要注意的问题
    1、国有企业整体改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是股东资格问题。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为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原国有企业自身不得作为该公司的股东或发起人,应由原国有企业投资人或新的投资人作为公司股东或发起人;对原国有企业吸收本企业职工(超过50人)入股改制为有限公司,可由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本企业工会,代表全体或部分职工作为公司投资主体行使股东或发起人职能;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社团法人、自然人均可作为改制企业的股东。二是注册资本问题。国有企业改制时,应对原企业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以净资产作为出资。对资产评估机构作出的资产评估报告,应经财政部门予以确认。如果吸收新的资金入股还应当提交法定验资机构的验资报告。非公司企业按照《公司法》改制为公司、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折合的实收股本总额不得高于公司净资产额。三是国有资产处置问题。国有企业在改制时,不得悬空银行及其他
    2023-04-16
    145人看过
  • 国企公司制改革中的体制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最重大的举措是实施公司制改造。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顾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历程,却发现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国有企业并没因为改组为公司而转换其经营机制,其管理和效益并未象预想的那样得到改进,同时,原有的政企关系也并未由于企业的公司制改革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句话:公司制改造没有使国有资本经营从根本上改变“无人负责”的状况。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微观企业形态或是一种法律制度,公司制仅仅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工具,它既不会改变社会制度,也不会根本改变其所运作的财产的归属。但是,考察这一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其完善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公司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其所生存的经济体制环境。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造成我国公司制目前尴尬状况的原因不能仅从公司制本身去寻找,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应当放在公司制赖以生存的我国改革现
    2023-06-05
    225人看过
  • 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及改进建议
    随着劳动关系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进入劳动争议的“多发期”。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的总体发展趋势呈现三个基本特征:首先,自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以来的17年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中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和审理的案件数量平均每年增长25%,2003年达到22.6万件其次,在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的案件中,案件内容越来越复杂,调解结案比例下降,裁决结案比例上升。2003年,通过仲裁解决的案件比例上升到43%,通过仲裁和调解解决的案件比例下降到30%,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的案件比例为27%。与此同时,当事方针对仲裁结果向法院提起的案件数量继续增加。2003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4万件,连续多年保持每年增加2万件第三,案件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具有多重“敏感性”。敏感争议事项(与工人生存权直接相关的三类劳动争议,如劳动报酬、保险福利
    2023-05-03
    406人看过
  • 解决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有的专家指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完备的约束股份制企业经理阶层行为的外部校正机制。也就是要有一套监督、约束的制度,以便股份制经济能够健康地运行,发挥出由于制度创新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的潜能。我认为这种监督、约束制度应分为体制上的监督体系和法律上的监督体系两大类。前者是一种事前控制,可以起到硬约束,防患于末然的作用;后者是一种事后控制,对于一些由于违规违法的行为而造成国有资产和社会财富严重损失的当事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一)体制上的监督体系1.实行国有控股公司交叉持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完全由行政命令指派董事长、总经理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股份公司产权主体多元化,以利于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如果一个国有企业的大股东除了自己上级国有控股公司(原行业性主管部门)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国有控股公司对其参股,那样就可以形成一种多元制衡结
    2023-06-09
    287人看过
  • 浅谈国企改制中的税收问题
    一、国企改制中逃税、欠税的种种表现1.欠税得不到及时有效清理。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被兼并,原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后,兼并企业趁机把被兼并企业的原欠税抹掉;有的新改制企业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时,有意把欠税款另行挂帐,既不作负债处理,也不按国有产权对待,致使国家税收流失。2.破产行为不规范,假破产真逃税。这些企业借改制之机,在逃税上做文章,他们在原人马、原设备、原厂房、原产品被整体改制后,另建新帐,而将欠税搁置一边,蓄意偷逃税款。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企业被兼并或破产,进行存量资产重组,大都着眼于土地、厂房的开发利用。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企业改制中,想方设法能为地方多留一块,也造成国家税款流失。4.新改制企业税收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的企业纳税鉴定工作跟不上,导致企业应纳税款不能及时征收。二、产生漏税、欠税的原因1.产权界定不清,政企不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23-03-31
    158人看过
  • 国企改制错误如何解决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于9月29日发表了题为《国资委: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推进国企改制》一文,强调了在国有企业的改制中,不能刮风出售国有资产、不能用行政命令推进国企、改革管理层收购需有条件,否则易致国有资产流失、引发矛盾、国有产权转让须进场交易、公开披露信息、规范交易行为等一系列重要原则,这的确是好的、正确的。但要问《国资委: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推进国企改制》一文还有什么不足,我想还是有的。譬如,因为是官方的研究室,所以还是有一点官话的,如改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的一些问题,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中的一些问题(依我看是相当严重的问题)等等。不过,尽管现在的这种说法与过去的国资委的国有资产流失的已经是很普遍的了这一说法是有矛盾的,但是,我还是认为,这类官话上的不足是无关紧要的,宜粗不宜细。不过,文章中有一个不足却是应该提出来的,而且是决不应该宜粗不宜细的。
    2023-06-09
    235人看过
  • 公司法改制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开好“四会”。首先要开好班子会,使班子成员统一认识,放下“官位”、“权利”的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改制工作中;其次要开好党员大会,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行的作用,使群众有榜样、有标准、有信心;再次要开好全体职工大会,宣传相关政策、规定,增强广大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认识能力,解除职工怕下岗、怕丢饭碗的思想顾虑,从而使他们理解改制、关心改制、支持改制;最后在统一了思想的基础上,要开好单位改制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会,做到既有利于单位未来的发展,又有利于职工的经济利益。(二)实行阳光交易。事业单位改制,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应该依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涉及国有资产转让和管理层增持股份的,应当进入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实行阳光操作,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搞暗箱操作、场外交易。(三)转变“十种观念”。在对干部、职工
    2023-06-02
    94人看过
  • 事业单位下属企业改制主要有哪些问题
    1、资产处置问题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最具革命性的政策是可以用国有净资产置换员工的国有职工身份,很多专家学者称其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资产处置中,国有净资产可用于支付改制成本的项目主要有七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七项扣减”,即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可从国有净资产中扣除或预留的项目:(1)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对于1987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老全民所有制固定工、1987年至1995年间无固定合同期职工和改制前合同没有到期的国有正式职工,按国家有关政策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标准按劳社部发[2003]21号文执行,即按本人改制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每满一年工龄支付一个月工资,低于企业平均工资的,按企业平均工资标准计算,地方另有规定的也可按地方标准执行;对于改制前合同到期的职工,改制企业不再与其续签合同,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其生活补助费,最高标准不超过其十二个
    2023-06-02
    266人看过
  • 企业改制后,如何解决员工劳动合同问题?
    公司改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本人不想签可以与公司解除合同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改制的基本流程第一、拟订总体改组方案。一般由企业会同聘请的具有改组和主承销商经验的证券公司(改组的财务顾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依据有关法规政策和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拟订股份制改组及发行上市的总体方案。第二、选聘中介机构。企业改制除需要聘请证券公司作为财务顾问之外,还需要聘请有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这些中介机构将在改制过程中协同证券公司及改制企业完成审计、资产评估、出具法律意见等必要的工作。第三、开展改组工作。这是改组方案的实施阶段。如果企业改组涉及国有资产的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国有股权管理等诸多问题的,
    2023-07-17
    329人看过
  • 国企改革:被私企收购,员工安置问题亟待解决
    国企被私企收购后员工的安置问题如下:1、某个年龄以上的,一律办内退,具体年龄的设置要综合考虑,关键是人数和费用,即考虑公司的承受能力;2、剩下的人员,自愿去的应该解除与原国企的劳动合同,并给与补偿,按一年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补偿,去私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3、不愿去的根据上班年限,一年补偿多少钱,然后让其自谋职业。上市公司被收购怎么安置员工?被上市公司收购,职工与原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由收购的上市公司继续履行。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用人单位被上市公司收购的,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三)按照《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辞退违
    2023-07-07
    104人看过
换一批
#改制重组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即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以便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更多>

    #国企改制
    相关咨询
    • 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国有企业改制都有哪些问题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2
      问题一、是国有经济布局仍然过宽。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三是规模小,参与国际竞争能力较差。 四是部分重点行业缺少行业排头兵。 五是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还没有形成。
    • 改制企业侵吞国有资产问题怎么解决求解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4
      企改制员工经济补偿金标准解决员工经济补偿金源问题涉及经济补偿金标准问题根据改制主体性质同其员工身份所同解除劳合同经济补偿金标准所同()企员工经济补偿金般标准于按照程序进行改制企业根据财企[2002]313号文件精神改制企业侵吞国有资产问题怎么解决求解qot;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所县级民政府规定标准按照规定执行;没规定标准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标准执行改制企业侵吞国有资产问题怎么解决求
    • 现在我国的国企改制问题有哪些啊?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3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等1+N个文件。如果说三中全会的《决定》是国企改革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关方面颁发的1+N个文件是国企改革的建设规划和施工图设计。 然而1+N文件发布后,国企改革呈现了上热下冷、里热外冷、官热民冷、部门热企业冷的局面。国企改革之所以形成目前这种被动局面
    • 企业改制可以解决财务问题的办法是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7
      (1)该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 (2)该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该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4)该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其主要缺点则是企业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非上市公司。
    • 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法院受理吗,企业改制有哪些问题?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4
      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合作化运动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例如老股金退还、与遗留问题密切联系的资产量化等,都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应由政府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