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哺乳期上班是不是有一个小时哺乳时间
哺乳期上班是有一个小时哺乳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规定,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依该规定哺乳期是享有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不是提前一小时下班。是否提前下班双方协商。
二、公司能开除哺乳期员工吗
公司一般不能开除哺乳期员工。如果哺乳期的女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哺乳期辞退员工的补偿多少钱
1.哺乳期被辞退属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补偿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候的2倍工资款,同时,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经济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另外属于事实劳动关系期间,如果有相关证据(如工作牌、工作证、工资卡、工作服、押金条等)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单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产假期间工资标准按基本工资算。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向单位要求双倍工资,同时要求补缴社会保险。
2.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员工在哺乳期内被强行解除劳动合同,每满一年可获得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赔偿金,其他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应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一条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
哺乳期哺乳期一般会有多长时间的
489人看过
-
哺乳期上班规定每天几个小时
213人看过
-
哺乳期女职工每天至少1小时哺乳时间
200人看过
-
哺乳期和上班时间的关系
203人看过
-
哺乳期会上班吗?上班时间规定?
234人看过
-
哺乳期是否含有路上时间
256人看过
-
哺乳期周六日加班有哺乳时间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0很多都对加班有哺乳时间吗不了解,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国家没规定喂奶期须要加班,国家规定喂奶期有给小宝喂奶的时间,假如单位让你加班,最好看一下文件
-
哺乳期一个小时哺乳假一共多长?持续多长时间?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7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所以说哺乳期从婴儿出生之日起算1年。
-
哺乳期内能哺乳吗哺乳期哺乳时间劳动法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05法律规定的哺乳期是12个月,每天哺乳时间为两次,每次除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为半小时,来回路上的时间也算工作时间,不扣除工资。也可以两次哺乳时间合并在一起使用。 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
上班期间哺乳假是不是就是哺乳的日子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1产假的分类必须享受的休假1.产假:98天+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2.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有些企业将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计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职工的合法权益)3.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4.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
-
哺乳假一个小时是否算加班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2对于用人单位未安排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授乳时间是否需要支付加班工资存在一定的争议。从性质上来讲,授乳时间是法律赋予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并不能用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进行折算,司法实践一般均不予支持。 但是,用人单位没有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哺乳时间,是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女职工可以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责令用人单位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