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描述了“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和主体。该罪行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规定,不解救被绑架的儿童。该罪行的主体是负有解救被绑架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是国家关于保护儿童、禁止买卖儿童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以下内容可以判断为构成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即该罪行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规定,不解救被绑架的儿童。该罪行的主体是负有解救被绑架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是国家关于保护儿童、禁止买卖儿童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不 解 救 被 绑 架 儿 童 罪 的 客 体 是 什 么 ?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的客体是不解救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根据我国《刑法》第272条的规定,不解救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不解救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是指行为人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负有解救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的职责,而拒绝履行或者致使未成年人遭受更大的危险或者不幸的行为。
不解救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其犯罪故意是故意不履行或不作为,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使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遭受更大的危险或者不幸,但仍然拒绝采取必要的措施去解救他们。
不解救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其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使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遭受更大的危险或者不幸,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综上所述,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的客体是不解救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其犯罪故意是故意不履行或不作为,主观方面是故意。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负有解救被绑架或被拐骗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但拒绝履行或者致使未成年人遭受更大的危险或不幸的行为。该罪行的客体是国家关于保护儿童、禁止买卖儿童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其犯罪故意是故意不履行或不作为,主观方面是故意。根据我国《刑法》第272条的规定,不解救被绑架的或者被拐骗的未成年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六条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强调:正确判断绑架儿童解救罪
331人看过
-
被儿童绑架罪从不解救构成构成要件有哪些
300人看过
-
构成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67人看过
-
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是如何构成的?
313人看过
-
刑法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既遂的判罪标准
484人看过
-
了解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的规定有哪些?
45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
被绑架儿童不解救罪的量刑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10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不进行救济,被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亲属残疾、死亡、精神异常的2、不进行救济,被绑架的妇女、儿童被转移、隐藏、转移、不能立即救济的3、3次以上或3人以上被绑架的妇女、儿童不得救济的4、被绑架的妇女、被绑架的妇女、儿童不得救济、不良社会影响。
-
-
什么情况下判儿童罪?解救被拐卖不解救被绑架妇女儿童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09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不进行救济,被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亲属残疾、死亡、精神异常的2、不进行救济,被绑架的妇女、儿童被转移、隐藏、转移、不能立即救济的3、3次以上或3人以上被绑架的妇女、儿童不得救济的4、被绑架的妇女、被绑架的妇女、儿童不得救济、不良社会影响。
-
如何认定“阻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31符合下列要求的,视为阻碍被绑架儿童救援罪: 1、主观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主体为特殊主体; 3、客观上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救援; 4、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