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1、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2、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3、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现行《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证明标准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事实清楚”或“基本事实清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0条从正反两方面体现了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事实清楚”或“事实基本清楚”。
2、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确立的“证据真实”(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63条第2款: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即证据只要被查证属实,就能作为定案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4条第: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3条: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
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证明标准在“证据真实”基础上,又进一步设置为:
(1)“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2)“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
(3)“优势证据”证明标准
(4)我国民事实体法的条款中有涉及证明标准问题的。
-
抗诉的相关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
456人看过
-
民诉法关于诉讼费承担的规定及关于诉讼费标准的规定
377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关于抗诉的事实和理由有哪些?
313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
444人看过
-
关于自认条文的民事诉讼法规定
286人看过
-
民诉法关于诉讼费的规定,民诉诉讼费由谁承担
248人看过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时,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以确定案件事实是否成立的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应当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即司法机... 更多>
-
民事诉讼法关于的期限是多久,民事诉讼的执行期间是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7一、诉讼的审理期限规定: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 二、执行的期限规定: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
-
民诉法关于抗诉的相关法律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7目前民诉法关于抗诉的规定,是按上诉程序提出的抗诉(二审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在法定抗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
-
我国关于刑事诉讼的抗诉规定是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26刑事诉讼的抗诉规定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
民事诉讼最新诉讼时效期间的相关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0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等 不适用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但其受侵害而产生的债权请求权,也受诉讼时效约束 国家财产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受到侵害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具有强制性,不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或变更其适用
-
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权的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0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第二十二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对不在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