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构成传销犯罪主体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1 20:38:49 225 人看过

一、单位构成传销犯罪主体吗

单位不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追究的主要是传销的组织策划者,多次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加入传销组织的积极参与者。

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故对专门从事传销行为的公司,不以单位犯罪论处,而对其组织者和主要参与人以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

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人数”如何认定?

“层级”和“级”,系指组织者、领导者与参与传销活动人员之间的上下线关系层次,而非组织者、领导者在传销组织中的身份等级。对传销组织内部人数和层级数的计算,以及对组织者、领导者直接或者间接发展参与传销活动人员人数和层级数的计算,包括组织者、领导者本人及其本层级在内。

1、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应仅限于实际参与传销活动的人员,包括传销活动的原始发起者、策划者、操纵者以及“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的人员。

2、传销组织内部人数,包括组织者、领导者在内。

3、组织者、领导者发展了多个传销组织,且层级都在三层以上的,多个传销组织的人数合并计算;

4、组织者、领导者离开原传销组织后,仍然继续从传销组织获利的,其离开后,原传销组织发展的层级和人数,也计算为其发展的层级和人数;

5、受单位指派,仅从事劳务性工作的人员,不能计算为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的人员。

6、没有下线的、单纯的消费者,不应计入传销组织人数;

7、同一人证件号、姓名注册的多个账户,不应重复计算人数;

8、借用他人名义作为自己的下线,但没有实际缴纳相关费用以及参与传销活动,不应计入传销组织人数。

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如何认定?

所谓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指在传销活动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发起人、决策人、操纵人,以及在传销活动中担负策划、指挥、布置、协调等重要职责,或者在传销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员。

实践中对于组织领导行为可作如下理解:

1、在传销启动时,实施了确定传销形式、采购商品、制定规则、发展下线和组织分工等宣传行为的;在传销实施中,积极参与传销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例如讲课、鼓动,胁迫他人加入等,均属于组织、领导者。

2、“组织”行为应当作限制解释,即指该组织具有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独立的组织体系,有独立的成本核算。因此,在一个传销组织中,所谓组织者只包括合伙人或公司股东,除此之外的人不应当作为组织者加以处理。

3、领导者是指在组织中实施策划、指挥、布置、协调传销组织行为的人。不仅限定于最初的发起人,在传销组织中起骨干作用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应当认定为领导者,对领导者身份的认定,应从负责管理的范围、在营销网络中的层级、涉案金额等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单位构成传销犯罪主体吗?答案是否定的,传销案件一般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而法律明确规定该罪属于自然人犯罪,也就是说单位是不能构成本罪的。另外,以单位名义实施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的,对于受单位指派,仅从事劳务性工作的人员,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1: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为单位利益犯罪构成单位犯罪吗
    不一定,还需要满足主体要求,体现单位意志。单位意志不是单位内部某个成员的意志,也不是各个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单位领导集体或者代表单位整体利益的成员在领导、指挥、决策、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单位整体性的意志,即单位的整体意志。《刑法》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03
    137人看过
  • 合伙是单位犯罪的主体,夫妻公司是单位犯罪的主体吗
    合伙是单位犯罪的主体吗?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不仅包括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合作企业、独资、私营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然而,我也发现,有司法判例认为合伙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判决的主要理由如下:首先,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它突出了单位和组织的特点,没有界定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犯罪的主体第二,刚才提到的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就本解释的规定而言,它没有穷尽单位犯罪主体的类型,也没有将法人资格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必要特征第三,本案涉及的工厂是经工商部门批准注册的普通合伙企业,具有经批准注册的组织机构代码、名称、组织机构和生产经营场所,具有相对独立的财产和经批准的经营范围,并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本单位为采矿厂)。它具有公开的、相对独立的法人资格,所涉及的犯罪事实也是以
    2023-05-07
    231人看过
  • 单位主体不能直接是犯罪主体吗
    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法律并没有给出非常具体的规定,但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可以得知,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没有独立性的单位。统一的整体要有独立的决策能力和独立的行为能力,这是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2、没有合法性的单位。单位的合法存在是犯罪单位独立主体资格和独立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必要。3、没有组织性的单位。单位必须是人的有机集合体,只有当单位中每个人的意志形成共同意志,共同意志又有机地形成团体意志的时候,单位才可能会具备团体人格,才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一、共同犯罪构成条件有哪些(一)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二人以上犯罪主体“二”人以上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与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构成要件行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没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2023-06-22
    361人看过
  • 犯罪构成要素:集体传销活动罪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民个人财产,通常是货币。传销常伴随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现象,侵犯多个社会关系和法律客体。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传销行为,为国家法规所禁止,但为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实施这种行为,且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希望和积极追求的态度。如何构成集体传销活动罪?有以下要件构成集体传销活动罪: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中华人
    2023-07-05
    366人看过
  • 构成单位犯罪主体的人员范围是哪些
    一、构成单位犯罪主体的人员范围是哪些构成单位犯罪主体的人员范围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而单位犯罪中处罚的主体,除了上述单位,还包括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单位犯罪的追诉时效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确定标准与自然人追诉时效相同,根据法定最高刑的标准进行确定。根据《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
    2023-09-05
    167人看过
  •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主体
    一、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主体不能。个人独资企业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所以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二、针对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应有哪些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1、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主体之外的主体。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
    2023-03-20
    353人看过
  • 传销构成集体犯罪会怎么判
    刑法没有集体传销活动罪,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进行传销活动的,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组织传销罪量刑最高是几年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指以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而且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
    2023-03-08
    247人看过
  • 逃税罪单位主体人员可以构成吗
    可以,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逃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国有、集体、私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中外资企业等法人或单位,而且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即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既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没有纳税义务的公民,如与纳税、扣缴义务人相互勾结,为偷税犯罪提供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以其他手段共同实施偷税行为的,应以偷税共犯论处。税务工作人员构成共犯的,应当从重处罚。一、认定逃税罪的标准是什么?1、认定逃税罪,要注意准确认定其客观方面,即逃税行为的认定。(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对这一类行为比较好理解,与刑法条文修改前的偷税具体手段无大的区别,常见的如: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涂改等;未经税务主管机关批准而擅自将正在使
    2023-03-16
    493人看过
  • 特殊主体(身份犯)与单位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与单位)。犯罪主体的类型:过去的犯罪主体只限于自然人犯罪主体,从1984年海关法开始,首次增加了单位走私罪。现在的犯罪主体分为两大类: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一、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现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1.8种犯罪:犯故意杀人
    2023-04-22
    334人看过
  • 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分支机构吗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分支机构吗1、单位犯罪的主体不包括公司分支机构。分公司无法负担的债务由总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分公司不可以合伙设立,因为分公司是由总公司设立。分公司不能独立申报债权,不能申请破产。2、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1、时间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单位犯罪中,犯罪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这是因为,单位犯罪总是在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之后才去实施,因而必然是在犯罪产生之后才去实施。共同犯罪中,犯罪产生的时间是较为随意的,既可以是在实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实施犯罪过程中
    2023-06-12
    284人看过
  •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吗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包括四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
    2023-06-22
    230人看过
  • 传销属不属于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单位犯罪罪名主要是:刑法第120条资助恐怖活动罪;第125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6条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第128条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第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40—148条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151—153条走私罪;第159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第161条违规披露、不披露信息罪;第162条妨害清算罪;第175条高利转贷罪;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177条伪造、变造金融票据罪;第190条逃汇罪;第191条洗钱罪;第198条保险诈骗罪;第201条逃税罪;第213—219条侵犯知识产权罪;第221—230条扰乱市场秩序罪;第244条强迫劳动罪;第261条遗弃罪;第327
    2023-05-04
    426人看过
  • 参加集体传销活动构成集体传销活动罪吗
    参加集体传销活动,不构成集体传销活动罪。只有实施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行为,才构成犯罪,且罪名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集体传销活动罪的处罚《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任何打着“创业、就业”的幌子,诱使他人缴纳一定的费用入会的行为,都有可能是传销,此种行为是违法的,若是在求职的过程之中遇到此类行为时,可以先与违法者周旋的同时,收集对方犯罪的证据,然后到当地司法机关报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7-31
    154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主体之质疑
    根据1997年《刑法》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在我国,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从1987年《海关法》的颁布施行算起,已经20余年了,但是,如果把单位犯罪的规定贯彻到底,则至少会出现以下理论与现实的尴尬。在单位犯罪确认上的双重标准单位犯罪如何承担刑事责任?按照时下教科书的标准说法,单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双罚制,即不仅要对单位判处罚金,而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追究刑事责任,使其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另一种是所谓单罚制,即只处罚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对单位本身追究刑事责任。两者都是对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也就是说,只要受到上述两种追究方式中任何一种方式追究的,都
    2023-04-22
    10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犯罪主体包括哪些?单位犯罪是否构成该罪?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16
      1、单位犯罪主体是指公司,机关,团体,在单位意愿指导下,为单位取得利益,并且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能够独立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机关。 2、团体是单位犯罪的主体,个人为了实施违法行为而成立的单位,公司,等,以犯罪为目的,不能以单位犯罪论处。
    • 什么样的主体不能构成本单位犯罪?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31
      所谓单位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此种观点认识到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也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但它实际上是对刑法条文的一种片面理解,由此推之,单位犯罪即单位所犯的罪,这又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前一种观点相比,该说区分
    • 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是否能构成单位犯罪的主体?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9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月21日发布)中规定:“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就不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而按照个人犯罪处理。”从该纪要的精神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单位的分支机构、内设部门是可以构成单位犯罪主
    • 传销犯罪怎么构成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8
      传销犯罪是指: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够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
    • 什么是单位犯罪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单位犯罪的主体如何确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5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所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团体”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虽然这些单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资格,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2.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