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3、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人/m2计算;
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
5、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6、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
7、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8、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9、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避难层按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敞开式避难层。敞开式避难层是指四周不设围护构件的避难层,一般设于建筑顶层或平屋顶上。这种避难层结构简单,投资小,但防护能力较差,不能绝对保证不受烟气侵入,也不能阻挡雨雪风霜,比较适合于温暖地区。
(2)半敞开式避难层。四周设有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墙,上部开设窗户和固定的金属百页窗。这种避难层既能防止烟气侵入,又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进行自然排烟。但它仍具有敞开式避难层的缺点,不适用于寒冷地区。
(3)封闭式避难层(间)。封闭式避难层(间)四周及隔墙采用耐火防护墙,室内设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外墙及隔墙一般不开门窗;如开门窗,则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封闭式避难层可防止烟气和火焰的的侵害以及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
-
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规定
232人看过
-
宪法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定
180人看过
-
安全生产法关于应急用救援规定有哪些
143人看过
-
安全生产培训到基层
161人看过
-
如何规避安全生产的刑事法律责任
354人看过
-
安全生产的深层隐患措施
437人看过
-
同时避难层的要求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0安全生产法关于避难层的要求1.1通向避难层(间)的防烟楼梯间可不在避难层(间)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应符合下列要求:1.1.1楼梯间应开设直接进入避难层(间)的门;1.1.2避难层(间)的门应为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且朝避难层(间)方向开启;1.1.3楼梯间内应设火灾事故应急照明,避难层楼层显示等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5LX;1.1.4楼梯间内应设置应急广播,在火灾发生时播
-
-
安全生产法紧急避险权的相关内容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9(1)知情权(2)建议权(3)批评权、检举、控告权(4)拒绝权(5)紧急避险权(6)依法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8)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
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0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就是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的一种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三条和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在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中,必须实事求是地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对确定为责任事故的,既要查清事故单位责任者的责任,也要查清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是否有违法审批或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责任。对尚未构成犯罪的事故责任者,按照安全
-
交通法中关于安全带的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1为如下,副驾驶不戴安全带罚款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行驶时,副驾驶乘坐人员也应当使用安全带。副驾驶必须佩戴安全带的规定早在旧交规中已经有明确规定。凡是在副驾驶上不佩戴安全带的,执勤交警均可以对乘坐人处以罚款20元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