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保险的概念:工伤保险是指依法为了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等必要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工伤保险的特点:
(1)工伤保险对象的特定性:工伤保险的实施针对特定的社会人群。一般情况下,工伤保险实施的范围仅是产业雇佣劳动领域的劳动者及其亲属。而从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看,国家公务人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未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中,因而,不属于工伤保险的对象。
(2)工伤保险产生于传统私法,并超越了传统私法:最初,职业劳动受害同样实行过错责任原则,之后,无过错责任原则或雇主强制责任原则的推行,逐渐将责任的天平倾斜于雇佣者一方。由于传统私法责任落实的局限性,最终选择了工伤保险制度。
(3)工伤保险不实行统一费率制度:工伤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不同,针对不同的缴费单位,可能实行不同的工伤保险费率征纳标准。
(4)对工伤保险基金,劳动者没有缴纳义务: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负担,部分国家由财政予以补贴,个人缴费基本被取消。我国劳动者不必缴纳工伤保险费。
3、工伤保险的意义:
(1)保障遭受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伤害的职工获得及时和有效的救治。
(2)及时补偿当事人,保障其基本生活。
(3)减轻企业经营风险,均衡企业成本负担。
(4)有利于工伤职工职业康复,有利于工伤预防。
4、工伤保险对象:
《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有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5、工伤的认定范围:
(1)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收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视同工伤的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残疾,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6、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认定程序包括申请程序和认定程序,即当事人申请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两个程序。
7、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保险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法定的鉴定标准,对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的劳动者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的技术性法律证明。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劳动能力鉴定一般都由专门机构负责实施,我国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8、工伤保险待遇
(1)工伤医疗期待遇:工伤医疗期待遇是指职工遭受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所需的治疗待遇,及治疗期间的生活待遇等。
(2)工伤伤残待遇: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后,应按相关标准享受工伤伤残待遇。
(3)工亡保险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相关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9、工伤保险争议处理的法律程序
(1)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程序
目前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中部分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并非属于“社会保险待遇”,而是一种强制雇主责任,如工伤医疗期间不少待遇是由用人单位发放的,纠纷发生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按照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法律规定,这类争议一般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程序予以处理。
(2)民事诉讼程序
长期以来,工伤争议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前提是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启动。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关系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双方当事人。长久以来,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诉讼程序都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事实上,经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司法解释修正后的劳动争议诉讼程序与一般民事诉讼程序相比差距很大。
(3)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55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能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n(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n(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n(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n(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n(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
从法律上讲工伤保险的概念
358人看过
-
什么是工伤和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的特征有哪些
52人看过
-
工伤保险在哪里办理,工伤保险办理程序是怎样的
153人看过
-
人事争议调解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488人看过
-
工伤保险和商业保险是一样的吗,工伤保险
136人看过
-
工伤险是什么意思工伤保险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315人看过
-
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的概念是什么, 工伤保险的工伤保险是怎么认定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的概念是什么 (一)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二)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
-
保险知识:保险的概念保险知识:工伤保险的概念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0工伤保险的概念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注:上述概念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工伤发生时劳动者本人可获得物质帮助; 2、劳动者因工伤死亡时其遗属可获得物质帮助。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责任在个人或这企业,都享有社
-
2021年工伤保险是什么概念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3一类为风险较小行业,二类为中等风险行业,三类为风险较大行业。三类行业分别实行3种不同的企业工伤保险比例缴费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和主要经营生产业务等情况,分别确定各用人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企业工伤保险比例平均缴费率原则上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 1.0%左右,三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为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 1.0%、 2.0%左右。
-
工伤保险制度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法律意义?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4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意义 1、有利于保障职工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由于用工单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与成功均有可能,如果企业破产,则工伤职工的待遇得不到保障,把工伤保险待遇与用工单位分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分散风险,提高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工伤事故发生后,支付的工伤待遇较高,企业可能很难承担,通过保险的方式,可以分摊风险,提高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 3、缓解矛盾,减少诉讼。工伤事故发
-
2023南京工伤保险待遇的概念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192018南京工伤保险待遇的概念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工伤保险待遇的高低,项目的多少,取决于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