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四川成都结婚迁户口需要满足的手续是怎样规定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11 16:34:20 288 人看过

一、成都结婚迁户口的流程

1、先到迁入地领取并且填写《入户申请表》;

2、当事人需要在迁出地办理户籍证明,并且应该先将户口婚姻状况信息修改成已婚才能办理其他事宜;

3、当事人准备好办理迁户口所需要的材料后,就可以到迁入地办理准迁证明;

4、当事人需要将准迁证交回户籍所在地,然后由户籍所在地开具户口迁移证;

5、将户口迁移证拿回迁入地后就能够办理落户手续以及新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了。

二、结婚迁户口所需资料

双方需要准备好本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原件,还要办理准迁证明、准迁证等材料,当事人需要有成都市有效期内居留证,伴侣要携带本市住房的房产证,当事人还要有在本市缴纳了3年社保的证明。否则无法在成都地区办理落户手续。

三、成都结婚后迁户口的条件

成都地区婚迁户口有一定的条件,如果你想要将自己的户口迁至伴侣户口所在地,那么伴侣必须是成都籍户口,而且伴侣必须在成都市有稳定收入,还有一个条件是伴侣或者直系亲属必须在成都有合法固定的住所,满足这些才能申请入户。目前成都市婚迁户口还有一条额外规定,就是夫妻双方必须结婚满三年。

四、户口迁移手续

1、提交结婚户口迁移申请及相关资料到拟迁入地派出所申请;

2、市内迁移派出所当场办结,市外迁入的经初审后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

3、派出所按县级公安机关审批意见办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1日 00: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婚迁户口相关文章
换一批
#户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婚迁户口是夫妻双方的自愿行为,并不受法律强制要求,一般婚迁户口是为了未来生活的便利和子女的生活教育问题。婚迁户口要求双方已婚,是两地分居状态或者双方分别是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可以申请夫妻投靠,进行婚迁户口的操作。想要婚迁户口要分别去户口迁... 更多>

    #婚迁户口
    相关咨询
    • 2023四川成都市二手房买卖需要满足的程序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4-25
      一、成都二手房买卖流程: 首先,领取《房地产转让申请审批书》、《房地产买卖合同》、《买方确认单》表格并填表;交易——买卖双方验人签字;查档——查房屋产权是否清晰、有无抵押、查封(上午查下午出结果,下午查次日出结果);鉴定——做《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核价——财政部门根据《房屋买卖(置换)合同》的成交金额评估房价;地税——缴纳卖方房产营业税。当以上的工作完成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交件,七天后交契税,领取契
    • 四川成都银行创业贷款需要满足的程序是怎样规定的2022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05
      成都银行创业贷款流程 1.贷款前准备相关材料 在申请贷款之前,借款人应提前准备好包括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个人或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等还款能力证明文件;贷款用途中的相关协议、合同;担保材料,涉及抵押品或质押品的权属凭证和清单,银行认可的评估部门出具的抵押物估价报告等等。 另外,抵押物在此时也可以准备好,抵押物可以是动产、不动产抵押,货定期存单质押、有价证券质押,以及流通性较强的动产质押等等。 2.
    • 成都户口怎样办户口迁移手续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24
      户籍办理流程: 1、先向迁入地负责户籍管理的公安部门(一般是辖区派出所)咨询,了解户口迁入申请所需要提供的证件和材料,然后提出户口迁入申请。 2、迁入地户籍主管部门(一般是迁入地的县市级公安局的户政科)审核申请书和所附材料,如果通过审核,则签发《准予迁入证明》(准迁证);如果不符合迁入条件,公安机关会给出具体解释;如果是提交的材料不齐全而无法通过审核,则会给出说明,申请人按说明再补充材料进行重新审
    • 四川户口迁移手续什么的,规定是什么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6
      户口迁移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找到你需要落户的派出所,开具准迁证。这就证明有人会收你了,然后再到你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出具准迁证,该派出所会在电脑上调整你的户籍档案到你需要转入的派出所,并将户籍卡/迁移证交予你,你拿着这个证件再到落户的派出所办理户口簿即可。总共只需花15元。
    • 四川成都户口迁移的相关程序是怎样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5
      户口迁移,是中国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民常住地发生变化以后,应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即进行户口迁移。我国户口迁移政策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学生、军人及其家属等各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