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产保护措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15 17:29:12 370 人看过

一、什么是财产保护措施

1.查封制度,其本质在于,通过对相关财产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之后,对其进行就地封存,使其无法被擅自动用。

这是财产保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2.扣押动作,这是指人民法院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将需要实施财产保全的相关财物转移至特定场所并加以扣押,在指定的期限内,被申请法人不能随意动用或处分这些财产;

3.冻结方式,此项措施是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向指定银行发出相应的执行命令,使得涉案银行账户得以暂时性冻结。

在此期间,账户内的资金不再受被冻结者法定的交易权限限制;

4.除以上三种措施外,法律还明文规定了可以采用的其他保全手段。

当人民法院在遇到紧急情况下,为了确保未来可能下达的法律裁决得以顺利执行或者避免相关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他们有权利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存在争议的标的物采取相应的强制性限制措施;

5.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情形,人民法院在执行财产保全过程中,对于依法查封或扣押的所有财产,都必须对此类财产进行妥善保管。

6.此外,对于当事人、负责保全工作的有关单位及个人而言,以及我们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应对被冻结财产者给予立即的通知。

7.如果一份财产已经经过依法查询、冻结处理,那么其余任何机构,包括我们均不得再行对同一份财产实行再次查询、冻结的行为。

无论何时何地,财产保全永远都是人民法院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一把有力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二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二、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的所有人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所有人对财产享有的控制、支配权。

所有人针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如下基本权利:

1、占有权:即所有人对财产的实际控制和掌握的权利,如公民对各种家电、衣物的支配和控制。

2、使用权:即所有人依法按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对财产加以利用的权利。如公民使用家电、衣物满足衣食住行和精神消费的需要。

3、收益权:即所有人对利用财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有据为已有的权利。如公民出租房屋就有获取租金的权利。

4、处分权:即所有人有决定财产的归属和命运的权利,也即所有人有处置财产的权利。例如公民将房屋出卖、将食品食用、将物品丢弃等行为都是对财产的处置。

《民法典》第三百七十八条

土地所有权人享有地役权或者负担地役权的,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时,该用益物权人继续享有或者负担已经设立的地役权。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什么是财产保护措施”,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七章 期间、送达 第二节 送达 第九十二条 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23日 10: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财产保全是执行措施吗
    法律综合知识
    财产保全不是执行措施,财产保全是一种强制措施,是为了保证民事判决的实际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2024-04-21
    158人看过
  • 保护环境的实际措施是什么
    保护环境的实际措施如下:1、不滥砍滥伐树木,不随意毁坏自然资源;2、尽量节约纸张,不把没用完的笔记本随意扔进垃圾筒;3、随手关紧关好水龙头,一学浪费一滴自来水;4、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5、不随地乱扔垃圾,特别是废旧电池及塑料袋;6、不污染水资源,不把脏水、废水和有毒物质倒入河中,保护水中动植物;7、随手关闭电源,人不在时不开启电灯、电视等家用电器,尽量节约每一度电。保护环境的注意事项:1、维持原有的生态平衡以及物种生物链的平衡;2、尽可能的不改变原有的生态性状;3、在原有的环境的基础上经济的保护环境,即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环境优势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4、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经济诉求以及文化差异;5、避免保护环境方式不当引起的次生灾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四
    2023-08-11
    326人看过
  • 具体的劳动保护措施是什么
    具体有哪些劳动保护措施,组织措施制定和完善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比如,劳动保护工作的权责从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到管理者和劳动者;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和现场操作规程;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规定;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妇女劳动特别保护条例》等2)设立国家劳动保护监察专员,负责监督检查单位和个人执行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情况。同时,在企事业单位班组(车间)级建立劳动保护员网络,监督本单位的劳动保护工作(3)加强劳动保护科学研究,为制定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卫生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开发监测仪器设备4)开展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包括在高校开设劳动保护专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训生产管理人员和专职劳动保护人员;对特殊工种的职工实行专业培训、考核、认证制度;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展览等形式普及劳动保护理论和技术知识2.技术措施
    2023-05-07
    401人看过
  • 男女朋友关系中的财产保护措施
    一般情况下,男女朋友关系不存在共同财产。因为夫妻共同财产通常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所一起拥有的财产。所谓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般是指,在夫妻双方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在夫妻双方离婚之前的这段时间内,这期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了约定的除外,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结婚彩礼是共同财产吗,嫁妆是共同财产吗彩礼、嫁妆是否属于共同财产需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彩礼、嫁妆是婚前获得的,则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视为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后受赠一方可以带走;如果是婚后获得的,则只要赠与人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与一方的,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
    2023-07-02
    265人看过
  • 抵押财产价值减少时抵押权人的保护措施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八条: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财产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请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抵押财产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请求恢复抵押财产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恢复抵押财产的价值,也不提供担保的,抵押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提前清偿债务。一、抵押权人的有哪些处分权1、对抵押权本身的处分抵押权人可以让与抵押权或者以抵押权为他人再设定担保。抵押权人还可以抛弃其抵押权,抵押权因抛弃而消灭。抛弃了抵押权的债权人就成为普通债权人,即抵押权抛弃后,其债权并不消灭。但如果这种抛弃会损害第三人利益时,例如抵押权已随同其债权为他人提供担保,此时抵押权人即不得抛弃其抵押权。2、对抵押权次序的处分我国法律对抵押权人的处分权,几乎没有规定,我们认为,在将来我国的民法典中应对之有完善的规定。3、优先受偿权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我国法律规定,抵押权设定后,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
    2023-03-19
    97人看过
  • 保护性约束措施是强制措施吗
    保护性约束是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其属于《行政强制法》中的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一、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注意的问题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需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并不成立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不予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关于“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参照《刑法》的规定,修改成“造成违反治安管理后果的”。第二,如何确定行为人是“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根据《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必须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才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虽然没有
    2023-03-04
    292人看过
  •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措施是:不断健全、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惩罚额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同时,要建立对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防止企业的垄断发生,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即科技强国。二、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有哪些?一般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发生时,可以先与侵权者协商解决,当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综合处理:(一)工商局查处、专利局查处、版权局(文化执法大队)查处:通过向工商局、专利局、版权局(文化执法大队)举报,要求侵权企业停止侵权,同时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二)向公安局或海关等机关查处:向公安机关举报检举,请求对侵权方责任人予以刑事处罚,从而从根本上制止侵权行为再次发生。涉及海关备案、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向海关提出查处。(四)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侵权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一般
    2023-06-26
    253人看过
  • 执保是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吗
    并不是,进行诉前财产保全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人应当在提出申请的同时提供担保,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申请人应当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财产保全提供担保的方式包括申请人提供物的担保或现金、担保第三人提供信用担保物的担保或现金担保以及专业担保公司提供信用担保。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必须是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
    2023-02-20
    350人看过
  •  守护财产:涵盖的防范措施
    财产安全的定义是指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所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人不经财产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使用该财产,否则就是非法侵犯权利。财产安全包括以下内容:1.定义,财产安全是指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所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2、特点,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人不经财产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使用该财产,否则就是非法侵犯权利。 财 产 安 全 的 特 点涉外财产保全与国内财产保全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启动财产保全程序的主体不同。国内财产保全中,当事人可以申请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而涉外财产保全只能由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其次,诉前保全后,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期限也不同。国内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涉
    2023-09-28
    324人看过
  • 什么是民事权利的保护,保护措施有哪些
    一、什么是民事权利的保护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为保障权利不受侵害或恢复侵害的民事权利所采取的救济措施。二、民事权利的保护措施民事权利的保护措施,按照性质可以分为自我保护和国家保护两种。1.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是指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自我保护措施有:(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3)自助行为2.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是指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由国家机关给予保护。这种保护手段是由国家机关采取的,所以又称公力救济。由于民事权利受国家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多种法律部门的保护,因而在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有关行政机关给予保护,也可以诉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判决或仲裁。应该指出,任何民事主体在其民事权利受到他人非法侵犯时,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保护。三、民事权利行使的原则权利行使应遵循以下两项主要原则:第一,自由行使原则
    2023-06-13
    141人看过
  • 农田保护措施
    建设用地
    (一)确保耕地18亿亩是红线。(二)土地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国家对土地,根据纬度,地理,质地综合,划分农用地,林地,养殖用地,每一种类型用地有不同的管理,规划,报批程序。(三)所问在耕地上建了养殖场,先不言是否违法,第一,耕地是专门种粮,产粮的土地,不经批准,审核,获准,任何人无权,无资格私自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第二,个别地方在执行政策有打擦边球的因素,但不论什么理由,依据,不经申报,报批,获准,个人做了有违法嫌疑。招拍挂取得的耕地要交耕地占用税吗通过招拍挂购买的土地要交耕地占用税。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土地,已完成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审批、征收等程序,故包含耕地占用税、补偿款等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为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同时,该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耕地占用税由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土地
    2023-07-07
    458人看过
  • 掌握财产保全措施的方法,保护你的财产不受损失
    财产保全是为了确保判决的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和责令提供担保等方式对当事人的财产进行保全,但需要妥善保管被保全的财产,不得使用或者转移。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扣留、提取劳动收入、禁止作为等措施。对于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和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1、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保全的财物清点后,加贴封条、就地封存,以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保全的财物移置到一定的场所予以扣留,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中采取查封、扣押财产措施时,应当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当事人可以负责保管被扣押物,但是不得使用。2、冻结,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有关金融单位,不准被申请人提取或者转移其存款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依法冻结的款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
    2023-10-30
    163人看过
  • 证人保护措施
    法律综合知识
    证人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刑事诉讼法》第63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024-04-24
    112人看过
  • 保护措施原则
    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保护】保护措施原则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1、设立管理和监控机构。商业秘密是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的产物,其存在于企来活动的各个方面,分布在技术、生产、经营等各个部门,需要有组织机构和人员来实现对商业秘密的统一协调、管理和监控。商业秘密管理机构应视企业大小和商业秘密管理任务的需要选择相应模式。可以组建商业秘密管理专门机构,也可以指定企业法律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小企业或者商业秘密相对较少的企业,也可以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不论采取何种组织管理模式,都应当突出以下原则:一是权力相对集中,明确赋予保密机构对商业秘密的统一管理权,避免政出多门形成内耗和管理死角;二是设定职责权限,明确规定保密管理责任人、保密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责任,积极创造管理条件
    2023-06-05
    33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财产保全什么叫财产保全什么叫财产保全措施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01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第101条的规定,财产保全分为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此外,《知识产权法》还规定了诉前行为保全制度。
    • 死者人格保护措施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26
      自然人在死亡后就不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也就不再享有人格权。但是,在死者的人格遭受侵害的情形下,其人格利益仍然值得保护。死者的人格保护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首先,被侵害者已经死亡。其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例如,未经许可而擅自使用死者的姓名、肖像;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死者的名誉、荣誉;非法披露、利用死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非法利用、损害死者的遗体,包括尸体、尸骨、骨灰等。
    • 财产保全的措施有哪些,保全财产的措施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1-03-09
      根据民诉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财产保全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冻结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冻结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被申请人的财产,应当妥善保管,如果交当事人或有关单位保管的,当事人、有关单位应妥善保管,原则上任何人都不得使用、处分,但被查封、扣押物是不动产或特定动产(如车辆),若由当事人保管的,其仍然可以使用,但不得处分。保全
    • 如何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诉前财产
      海南在线咨询 2024-12-14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申请人需要提供具有给付内容的诉讼请求,即申请将来提起案件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2. 情况紧急,如果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可能会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3. 利害关系人需要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利害关系人是指与被申请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权利受到被申请人侵犯的人。 4. 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如果申请人
    • 互联网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措施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03
      互联网的知识产权,可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进行保护,也可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惩处力度,打击侵权行为,对侵权者不仅要追究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