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家访要问邻居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4 10:20:22 320 人看过

缓刑家访要问邻居。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缓刑家访是怎么回事?

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之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谈话设置。缓刑的条件之一是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所以需要进行家纺,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06: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司法局让带家属邻居是否可以判缓刑
    法院对犯罪分子能不能判处缓刑,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法院是可以判处缓刑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023-06-12
    182人看过
  • 缓刑期间多久家访一次
    缓刑期间半个月家访一次,严管级的社区矫正人员,每周应到司法所报到1次,接受司法所工作人员每月家访不少于2次。1、被判处缓刑的,应当到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2、社区矫正是法定的缓刑考察程序,不能违反规定不报到。如违反报到规定,司法所会向县级司法局汇报,并建议法院撤销缓刑,收监执行。一、缓刑需要多久报到一次一般来说缓刑要一个月报到一次。缓刑并不需要每周都去司法所报道,一般是一个月报道一次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二、缓刑前3个月严管可以不去外地吗缓刑前三个月严管未经批准不能去外地。缓刑期间应定期报告个人的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按照规定参加社区服务以及进行集中教育;离开住所或者迁居及时报经批准。三、缓刑多久报道一次缓刑通
    2023-06-26
    274人看过
  • 缓刑家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之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谈话设置。缓刑的条件之一是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所以需要进行家纺,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征兵家访一定要本人去吗征兵政审一般不需要本人到场。政审一般在体检结束后马上进行,不过一般本人可以不参加。因为政审主要是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等人的单位(退休或无业的由居委会)出具证明,证明其现实表现、是否参加邪教等,各直系亲属去单位开自己的证明就行了。本人必须在场的情况就是家访,等于是由接兵干部进行面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
    2023-07-15
    411人看过
  • 司法所家访在缓刑期间的重要意义
    缓刑期间司法所家访属于对缓刑期间的表现进行考察,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被判处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则: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家访后还清欠款还能继续使用吗一般来说,只要上门,就意味着逾期时间长或者欠款多。信用卡能否使用取决于具体的银行规定,比如招商银行信用卡逾期两个月后会冻结的信用卡。也就是说,你只能继续还贷,却不能继续在这张信用卡里花钱。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继续用呢答案显然是,这张卡的钱全部还清后就可以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3-07-10
    106人看过
  • 在缓刑期间,犯下罪行的人会不会被访问家庭?
    缓刑期间会家访。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1、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5、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信用卡欠款太多要来家访了怎么办持卡人可以向家访人员说明自己的现状,协商什么时候上门。上门后,持卡人可以出具自己目前经济困难的证明,并向催收人员说明具体情况。经过友好协商,双方可以与催收人员约定一个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持卡人可以先还一笔钱,证明不是故意欠钱的,有非常好的还款意向。持卡人还可以携带资金困难的材料,主动联系银行要求还款或个性化分期。一般银行不会轻易同意
    2023-07-10
    334人看过
  • 被判处缓刑期间多久家访一次
    一、被判处缓刑期间多久家访一次?缓刑期间多久家访一次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的考验期限。二、撤销缓刑的情形有哪些?1、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5、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
    2023-04-28
    35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缓刑家访要问邻居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7
      家访要问邻居。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缓刑家访要问邻居的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26
      缓刑家访要问邻居。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 《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缓刑家访是否要问邻居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3
      缓刑家访要问邻居。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 缓刑期间家访需要问问邻居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4
      家访要问邻居。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法院判缓刑我要问邻居家访的事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0
      缓刑家访要问邻居。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 《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