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可以社区矫正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0 08:02:57 259 人看过

一、醉驾可以社区矫正吗?

法院判了拘役一个月,缓刑三个月,判决生效后10天然后到法院去办理缓刑、缴纳罚金,很快就办完了,全部都是电子上传然后发到当地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法院办理结束以后就到司法局报道,去司法局的时候先去定点照相馆照相,带上护照、港澳通行证,司法局办理整个流程大概1小时左右办理完成会给你一份资料带到你所居住社区的司法所报道,有一份回执盖完章需要交回司法局,第一次去司法所报道需要带上户口本和一位家属去,家属签完字就可以走了,自己留下来登记信息、学习危险驾驶醉的法律条款、打扫卫生、写一份心理报告、下载一个矫正App(只支持安卓系统),每天要在系统里面视频打卡两次,早上12点之前,下午5点之前,2天语音汇报一次在做什么、去了哪里,一个月到司法所报道3次,到今天为止我去了3次,每次去基本都是一样的流程

关于请假外出,需要到司法所去书面请假,工作外出:必须是需要本人亲自去办理的才会批假,生病就医:需要到外地就医的,要有医院证明,红白喜事:必须是直系亲属,比如送自己小孩出去读书,没有满18岁就可以批,满18岁就不能批

这些就是醉驾法院判了缓刑后的流程

二、醉驾被判缓刑该怎么执行

醉驾缓刑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刑法》第72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3: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醉驾相关文章
  • 社区矫正人员可以迁户口吗
    正在服刑人员的户口能迁出,但服刑人员的户口迁移,须经户口登记机关转辖区法院或公安机关批准,才可以办理迁出登记。到迁入地后立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一、榆林迁户口需要什么手续迁户口需要的手续按照《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规定,1、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2、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3、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因此,户口迁入要看以什么理由入户,比如在同一个城市迁户口就比较简单,只要提供房产证、契税发票,然后写一个申请并带上户口本和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如果是同一个城市内夫妻投靠入户,必须提供结婚证、身份证等再写申请就可以,外地人口户口迁入手续必须加一个当事人之前当地派出所
    2023-03-19
    316人看过
  • 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是否可以出境
    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不得离开居住地,当然更不能出境了。一、缓刑被执行可以变更居住地吗缓刑变更居住地一般来说只要获得新居住地的司法部门监管许可,那么现在的司法部门便会同意给你办理移交。以社区矫正人员为例:如果其变更居所的,那么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向原司法监管部门报告,并获得新居住地的司法部门监管许可。二、得了缓刑的人可以出国吗?判缓刑的,一般不可以出国的,虽然判缓刑了也属于服刑人员,行动自由是受严格限制的,特殊情况须离开居住地的,七日内的须经司法所审批,七日以上的须报司法局审批。同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社区矫正机构相关的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的要求。三、醉驾缓刑在异地可以上班吗可以。但是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之后才可以外出打工。根据刑法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如果需要外出打工的,事前必须提出申请,并取得当地司法所的
    2023-03-15
    352人看过
  • 2021年社区矫正办法:社区矫正概述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8小时。社区矫正范围有哪些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于非监禁刑和行刑制度的有关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一)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四)被裁定假释的罪犯;(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
    2023-07-07
    205人看过
  • 社区矫正期间可以外出旅行吗
    一、社区矫正期间可以外出旅行吗不可以。社区矫正期间正当理由才可以外出。正当理由一般指就医、就学、参与诉讼、处理家庭或者工作重要事务等。一般以非要自己处理、非要自己出面、非要自己参加以及带有人身属性为判断标准。如果仅仅是旅游,不是正当理由,一般不会批准。二、报告变动及申请在社区矫正期间,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任何可能对其矫正产生影响的变动情况。1.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的人员等。这些变动情况都可能影响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计划和效果,因此需要及时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2.对于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提前向社区矫正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离开或迁居的原因、目的地、行程安排以及离开期间的保障措施等。3.社区矫正机构会根据实际情况和社区矫正人员的表现,对其申请进行审批。如果批准其离开或迁居,社区矫正机构会告知
    2024-07-10
    202人看过
  • 社区矫正可以出县城去市里吗
    一、社区矫正可以出县城去市里吗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确实存在因个人原因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县城前往市里的情形。然而,这种离开并非无限制的自由行动,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和程序。1.社区矫正对象应当明确,离开所居住的县城或前往市里,应当事先向社区矫正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离开的具体原因、目的地、时间以及预计返回的时间等信息。2.社区矫正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审批。3.如果社区矫正对象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可以向社区矫正机构申请简化批准程序和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获得了社区矫正机构的批准,社区矫正对象在离开期间仍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矫正要求,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违反矫正纪律。二、正当理由需报批1.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具备正当理由,并向社区矫正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正当理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因工作原因需要离开
    2024-07-25
    350人看过
  • 社区矫正可以开警告的情形吗
    对于社区矫正人员,凡出现以下任一种状况者,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均应予以严厉谴责,并发给书面决定书:首先是违反规定时间报道的;其次是在遵守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及居住地变更等方面规定时,表现不佳或违规;再者是未能按规定积极参与教育学习以及社区服务等活动,经多次教育仍毫无改进;此外,保释治疗的社区矫正人员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却无法按时提交病况复检的报告,或者未经许可而擅自进行医疗以外的社会活动,并且经过教育也仍旧坚持不改的话;再者便是违反了人民法院的命令,但造成的后果尚属轻微的;最后就是任何其他方式违反监管规则的行为。《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
    2024-05-09
    265人看过
  • 社区矫正期间社区矫正对象的义务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社区矫正对象包含哪些又包括哪些工作内容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五种罪犯。工作内容:对矫正对象提供特别帮助和服务,包括帮助他们寻找工作或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在获得工作后努力保持,帮助他们妥善解决个人与家庭、邻里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正确认识社会正确面对自己,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与主观能力之间的矛盾,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四条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
    2023-07-06
    238人看过
  • 社区矫正对象可以申请社会救助吗
    社区矫正对象也是可以申请社会救助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社会救助、参加社会保险、获得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三条社区矫正对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社会救助、参加社会保险、获得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协助。社区矫正期间要遵守的规定一、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二、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三、社区矫正人员
    2023-04-29
    367人看过
  • 危险驾驶罪需要社区矫正吗
    一、危险驾驶罪需要社区矫正吗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于因醉酒驾驶而触犯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分子,经判决确定需适用缓刑的案件,刑罚后续将交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被宣布缓刑的罪犯须在缓刑考验期内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随时向执行考核机关报告个人行踪及活动状况,同时必须严格遵循考核机关制定的会客制度和外出审核流程,如需离开户籍所在县市则需得到考核机关的同意并获得批准。此外,人民法院有权视犯罪情节轻重,对罪犯实施有针对性的禁止令。《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2024-04-25
    322人看过
  • 标记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标志就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完善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虽然社区矫正有一定的刑法惩罚性,但毕竟和一般的刑罚不一样,而是一种恢复性司法指导下的刑罚理念,注重的是罪犯的再社会化。社区矫正对象奖励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行政奖励包括表扬和记功。接受社区矫正满三个月,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可给予表扬:1、承认犯罪事实,服从法院判决;2、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教育;3、积极参加思想教育,完成规定的教育课时;4、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等活动,完成或超额完成规定的任务;5、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6、综合评议情况居本街道(乡镇)社区矫正对象的前列。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予以记功:1、检举、揭发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
    2023-07-03
    105人看过
  • 社区矫正因工作出差可以请假吗
    一、社区矫正因工作出差可以请假吗社区矫正人员可以出差,事先向社区矫正机关请假。确有正当理由需要长期外出的,可以向社区矫正机关申请变更管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七条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社区矫正机构对于有正当理由的,应当批准;对于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可以根据情况,简化批准程序和方式。因社区矫正对象迁居等原因需要变更执行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变更决定。社区矫正机构作出变更决定后,应当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和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并将有关法律文书抄送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将法律文书转送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二、社区矫正人员请假条件《福建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第59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有以下情形可以请假外出:(一)当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认为确需到居住地以外医疗
    2023-03-28
    363人看过
  • 志愿者可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也可以组成社区矫正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第十三条国家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第二十五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确定矫正小组,负责落实相应的矫正方案。根据需要,矫正小组可以由司法所、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的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社区矫正对象为女性的,矫正小组中应有女性成员。社区矫正期间要遵守哪些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接受教育,按照规定参加公益劳动。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
    2023-06-11
    403人看过
  • 缓刑社区矫正可以去外出务工吗
    一、缓刑社区矫正可以去外出务工吗1.缓刑期间,社区矫正人员原则上是不允许去外地务工的。这是因为缓刑期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接受社区矫正,并按照监管规定进行活动。2.这些规定通常要求缓刑人员不得离开所在的县市区,以确保其能够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考察和监督。3.如果缓刑人员有特殊的就业需求或情况,可以向考察机关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后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前往外地务工。4.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获得了批准,缓刑人员在外出务工期间也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如定期向考察机关报告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等。5.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导致缓刑被撤销或面临其他法律后果。二、缓刑执行的基本规定缓刑执行的基本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中,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遵守的规定进行了明确。这些规定包括: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2024-07-30
    321人看过
  • 社区矫正监管
    社区矫正是指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缓刑社区矫正的流程具体是什么缓刑社区矫正的流程如下:1、服刑人员先在规定时间内到县级司法局进行报到;2、县级司法局及时为社区服刑人员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同时告知3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对象有: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
    2023-07-11
    415人看过
换一批
#酒驾醉驾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醉驾
    词条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醉驾
    相关咨询
    • 醉驾判缓刑后社区矫正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1
      因为醉驾,被法院判缓刑,通知到司法所接受社会矫正。 如果不按时去,会被收监的。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 社区矫正人员可以担任社区矫正人员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4-25
      社区矫正,这是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而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此被判处管制、裁定假释的犯罪分子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申请减刑。社区矫正人员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
    • 社区矫正人员可以出差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9
      社区矫正人员可以出差,事先向社区矫正机关请假。确有正当理由需要长期外出的,可以向社区矫正机关申请变更列管地。
    •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注意事项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第一,法院通知你在哪里矫正?不一定是回老家第二,请记住你自己的身份——罪犯!不要对法律讨价还价!第三,醉驾缓刑最多就是六个月,六个月都无法克服“困难”,服从规定?!第四,社区矫正人员要每月接受教育、参加劳动,定期电话或者当面汇报近期情况!而且必须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工作生活,不得擅自外出!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
    • 判缓刑的人可以做社区矫正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5
      刑事案件被告人被判处缓刑,法院要进行宣判,宣判后,十日内被告人不上诉,检察院不抗诉,判决就生效了。判决生效后,法院会将执行通知书送给被告人居住地的社区矫正机构,由社区矫正机构对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社区矫正。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司发通〔2012〕12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