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形式。
过失犯罪的认识特征是:1.实际认识和认识能力相分离;2.应为行为和实际所为不一致;3.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矛盾。
过失犯罪包括哪些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两种。
1、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结果,构成的犯罪。
2、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过失犯罪。简而言之,就是在过于自信的心理态度下发生的犯罪。确定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的关键,是理解过于自信的内容。过于自信就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三、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属于行为人应当预见自身行为所导致的危害后果,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造成危害的发生。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的发生,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
2、故意犯罪属于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范畴,而过失犯罪需要法律的具体条文进行规定。从刑事处罚上来说,主观上具有故意性的会处罚更重一点。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论职务过失犯罪的主观特征
84人看过
-
论职务过失犯罪的主观特征
218人看过
-
简述过失犯罪原因论
113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认识特征包括
225人看过
-
犯罪过失的特征
399人看过
-
犯罪过失的特征
323人看过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
论述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4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中是有因素关系存在的,过失犯罪因行为人违反注意的义务,造成社会危害结果的出现,从而构成犯罪。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
-
过失犯罪的认识特征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1刑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据此,过失犯罪是在过失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与犯罪过失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论述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7知识产权的4个基本特征如下: (1)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所有权。 (2)知识产权是一种以独占实施权为核心的专有性权利。 (3)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4)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
-
论述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26知识产权的4个基本特征如下: (1)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所有权。 (2)知识产权是一种以独占实施权为核心的专有性权利。 (3)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4)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
-
过失犯罪认识特征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9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据此,过失犯罪是在过失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与犯罪过失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