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东西不算不当得利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8 14:40:32 457 人看过

捡东西这个行为要看行为人主观的意识,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想要获得捡到的东西,并且实施了这个行为,将所拾得的东西据为己有的,那么就构成不当得利。

一、捡钱的犯法吗

我国民法典将捡到别人的的钱不还获得的利益称为不当得利。根据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就构成侵占罪,要受到刑事处罚。所以捡钱不还是犯法的。

二、捡到别人遗忘的东西拒不退还会构成犯罪吗

捡到了别人遗忘的东西拒不退还可能构成侵占罪。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将他人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占罪予以处罚。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财物,应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诉讼。

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

1、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三、非法侵占罪的标准

刑法上规定的侵占罪属于自诉罪名,受害人应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直接受理。侵占罪立案标准如下:1、被告人明知财物属于他人,仍将财物据为己有;2、他人财物指他人遗忘的财物、他人埋藏的财物或者他人委托被告人保管的财物;3、被告人侵占的财物价值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4、被告人拒不将财物归还他人。同时构成上述条件,就符合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人民应当受理并且应对被告人处以刑事处罚,并责令被告人退还财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捡到他人遗失的财物而拒不归还的,不属于侵占罪,而属于民法中的不当得利,物主有权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但不能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2日 03: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当得利相关文章
  • 偷走东西犯的是不是不当得利罪
    1、我国是没有不当得利罪的,偷东西也不是不当得利的行为,偷东西是属于盗窃的行为,构成刑事犯罪的,按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不当得利如何起诉1、起诉不当得利的,应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受理后,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然后宣判。2、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受害人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不当得利受益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
    2023-03-16
    450人看过
  • 捡到遗失物不还是不当得利还是侵占罪
    一、捡到遗失物不还是不当得利还是侵占罪捡到遗失物不归还,在法律上可能构成侵占罪,而非不当得利。1.侵占罪是一种犯罪行为,涉及到对他人财物的非法占有和拒不归还。而不当得利则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2.对于侵占遗失物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明确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侵占罪。因此,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的行为,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应被视为犯罪行为。二、拾得者的法律义务拾得遗失物时,拾得者需承担一系列法律义务。1.拾得者负有返还义务,即应将遗失物返还给权利人。2.拾得者应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或者将遗失物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3.拾得者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防止其毁损或灭失。4.拾得者有权请求权利人支付因保管遗失物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拾得人侵占遗失物,则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
    2024-07-26
    455人看过
  • 捡到东西不还的社会影响
    捡到东西不还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被确认为是因为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当承担返还的义务。比如捡丢失的物据为己有等。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产,非法占有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行为。可见,根据我国民法规定,人们发现他人遗失的物品,应当视为不当得利,并返还给权利人。如果找不到失主,也要交给相关部门。人们发现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金额较大的,将违反刑法侵占罪,当事人将面临拘役甚至有期徒刑的处罚。怎样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2、导致20人以上
    2023-07-08
    312人看过
  • 捡到的东西不归还会不会犯法
    一、捡到东西不归还也是犯法吗捡到别人的东西不归还,属于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的法律现象。属于不当得利,也属于犯法行为,应该返还,如果不返还,丢失者可以起诉法院判决返还。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的返还】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三百一十五条【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的处理】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第三百一十六条【拾得人及有关部门妥善保管遗失物义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
    2023-03-31
    202人看过
  • 捡到东西找我要钱算敲诈吗
    捡到东西找我要钱,不算敲诈。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5-04
    482人看过
  • 捡到东西不归还违法吗,会受到处罚吗
    一、捡到东西不归还违法吗,会受到处罚吗1、捡到东西不还,涉嫌侵占罪2、法律依据:《刑法》(1997修订)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具体解释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
    2023-06-08
    84人看过
  • 捡到贵重东西不上交不还失主犯法吗
    捡到东西不归还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侵占罪。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处理。一、关于拾得人的义务和权利1、拾得人的义务:(1)通知义务。即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遗失物。(2)保管义务。即拾得人在将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3)送交义务。即拾得人若不愿履行通知义务,则应当将遗失物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4)返还遗失物义务。即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对权利人负有返还义务。2、拾得人的权利。(1)费用偿还请求权。即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拾得人有权请求权利人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2)意定报酬请求权。即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拾得人有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报酬给付义务。(3)拾得人的遗失物留置权。即权利人支付必要费用和意定报酬的义务与拾得人返还遗失物的义务应当同时履行,若权利人不支付必要费用和报酬,拾
    2023-04-11
    239人看过
  • 捡了东西要求需要支付报酬才归还是否属于不当得利
    1、拾得者明知是他人遗失物,以不给失主为要挟向对方索要财物,属敲诈勒索行为,若遗失物价值达到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则可以按敲诈勒索罪立案,若不符合,可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2、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但《民法典》并未确立拾得人的法定获酬权。3、因此,如果失主主动提出悬赏,领取遗失物时应按承诺支付给拾得者一定报酬,若失主未向拾得者支付报酬,拾得者可就应得报酬诉至法院。而失主要求归还,拾得者却拒不归还的行为就属于不当得利。捡了东西不还给失主是犯罪吗1、关于捡到物品不归还这一问题,在民法领域和刑法领域都
    2023-08-17
    73人看过
  • 捡到东西拒不归还是否违法
    一、捡到东西拒不归还是否违法据法律规定,将拾得之物不予归还的行为视为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在民事法律范畴中,拾得人对于所拾获的遗失物品具有返还的义务。若仍未主动归还,失主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拾得者将物品返还给本人。至于从刑事法律的角度来看,拾得他人物品后拒绝归还是不足以成立侵占罪的。在此情形下,需满足非法侵占他人财产达到了特定金额这个条件,即超过了法律明文规定的民事调解赔偿、支付费用的范围,此时,法院才会认可其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民事方面,当事人可以依法提出诉讼请求,要求拾得者归还其原物。如前述原因,相关部门也可对这类人士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包括罚款等处罚手段。当违法所得金额较大时,拾得者如拒绝归还,按照法律规定,应被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可能面临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且需承担相应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4-07-31
    442人看过
  • 开车捡东西保险不赔吗
    法律综合知识
    在正常的情况下,若在驾驶途中因取拾物品导致车祸事件的发生,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将被视为驾驶员的过失行为。倘若由于故意或严重过失未及时向保险公司通报,从而使得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关键信息难以准确界定,那么保险公司很有可能会对那些无法明确的部分拒绝承担赔偿或支付保险金的义务。换句话说,假如您在驾车过程中因取拾物品引发了事故,且未能及时通知保险公司,那么这可能会对您的保险赔偿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员如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的规定,则可能面临警告甚至罚款等处罚措施。因此,在行车过程中取拾物品不仅可能导致保险公司不予赔偿,还有可能触犯交通法规。然而,具体的保险赔偿事宜仍需依据您所购买的保险类别、保险条款以及事故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判断。我们强烈建议您在事故发生之后,尽快通知保险公司,并提交相关的证据和资料,以便保险
    2024-05-05
    322人看过
  • 盗窃算不算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方受到利益,一方受到损失,受利益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合法依据获得。比如:甲去银行取款,点钞票的点错了,多给了一万块,那么这个一万块就是不当得利,应该返还。盗窃罪的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3、本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从上述分析来看,盗窃不是不当得利。一、不当得利的特征具体特征根据有三: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
    2023-02-12
    421人看过
  • 捡到东西拒不归还会被行政拘留吗
    一、捡到东西拒不归还会被行政拘留吗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侵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二、属于侵占罪的范围①只要是在他人的事实支配领域内的财物,即使他人没有现实地握有或监视,也属于他人占有。例如,他人住宅内、车内的财物,即使他人完全忘记其存在,也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②虽然处于他人支配领域之外,但存在可以推知由他人事实上支配的状态时,也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例如,他人门前停放的自行车,即使没有上锁,也应认为由他人占有。再如,挂在他人门上、窗户上的任何财物,都由他人占有。③主人饲养的、具有回到原处能力或习性的宠物,不
    2023-04-14
    398人看过
  • 捡到东西不归侵占罪怎么处罚
    在没有达到侵占罪标准的拾得人,如无特殊缘由而未能返还被遗失物品时,其行为无疑将对物主带来负面影响,此时有可能需要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责任。具体而言,拾得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向物主作出物品返还或相应损害赔偿之举。然而,若涉及的财物价值相对较低,那么这种行为除了受制于法律法规约束外,在社会公德和道德准则层面也将面临公众舆论的强烈指责与抨击。然而如果遇到价值高昂的贵重物品且拾得者仍然拒绝归还给物主的话,那么失主就完全有权采取法律手段,利用民事诉讼程序要求拾得者予以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024-08-11
    238人看过
  • 司机捡到乘客东西不还犯法么
    司机捡到乘客东西不还犯法,涉嫌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捡到贵重物品不还有什么惩罚捡拾到他人的物品,应当退还失主或者交到有关部门,如果占为已有,属于不当得利,依法应当退还,拒不退还的构成侵占行为,数额较大的涉嫌侵占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非法侵占他人财物派出所可以管吗?非法侵占他人财物违反刑法的行为。侵
    2023-06-26
    130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不当得利
    相关咨询
    • 2022年捡到钱不还是不当得利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02
      捡到钱一般属于不当得利,对于不当得利是有返还的义务的,所以从民事法律的层面上来说是违法的。可能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
    • 捡到一台手机是不当得利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06
      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属于不当得利,但如果物品价值大,贵重的,长时间不规划可能构成侵占罪。 根据法律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拾得他人钱物属于不当得利,失主有权要求返还。若数额较大,又拒不交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 一个人如果捡到东西不还是侵占还是不当得利是犯罪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8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第270条明确规定“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罪名,所以遗失人只能自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追究拾得人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无权强制处理。实践中公安机关确实一般不插手这种纠纷类型,但是如果是盗窃的话,公安机关是必须立案处理的!对案件的定性一般取决于报案人的报案笔录。
    • 捡钱属于不当得利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16
      捡钱是不当得利,因为捡钱方得到利益而丢失方属于损失利益,这已经符合了不当得利的内容,所以我们捡到钱之后最好是上交或者是不要去拿这种不属于自己的财产让别人的财产有了损失。
    • 民法典规定捡到东西属于不当得利还是无因管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4-08-30
      捡到宠物狗是拾得遗失物,对其悉心照顾登报寻找是无因管理,若找到主人可请求无因管理费用返还;捡到名贵树木同理。是否是拾得遗失物主要看该物是否无主物,这要结合社会上一般的认识判定。比如垃圾场捡到东西原则上就拥有了所有权,小区内捡到一只宠物狗原则上就是拾得遗失物。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分第一,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而管理他人事务,便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形成一种社会关系。法律欲想最佳地调整这种关系,至少应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