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有哪些处理方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7 12:50:10 441 人看过

1、和解所谓和解就是没有第三方介入,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协商,对各自诉讼权和实体权的处置。可分为诉讼前或诉讼中和解。诉讼中和解的,原告申请撤销诉讼,法院裁定撤销诉讼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

预防医疗纠纷方法是什么

预防医疗纠纷的方法为: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

3、提高病历和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质量,加强管理;

4、注意医疗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02: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纠纷相关文章
  • 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及其司法解释。三、医疗保险人去世赔偿什么费用只要购买了医疗保险,人死亡后住院医疗费是能报销的。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补充医疗保险三个层次构成。2011年07月05日,人社部下发通知,通知说明失业者参加医保个人无需缴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治疗过程中致人死亡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的,只能按照规定给予最高不超过6年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而没有规定赔偿死亡赔偿金,这就形成了法律实施的一个空白。同时,构成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却可以依照该条例给予30年的残疾生活补助费(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平均生活
    2023-06-26
    351人看过
  • 处理医疗纠纷中有关医患法律规范有哪些
    调整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有:《民法典》、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民法典》出台前,医患纠纷处理普遍采用二元制,即不构成医疗事故的较轻损害适用民法典赔偿,损害较重构成医疗事故的,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即损害重的赔偿少,损害轻的赔偿多。造成这一混乱局面,既有立法的问题,比如行政法规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应由法律规定的损害赔偿规范,也有法律适用方面认识上的偏颇,将不是同一阶位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当成民法的特别法,最后最高法院竟然以通知形式公开确认了医疗纠纷的二元处理机制。加之医疗事故的鉴定是由医学会作出,被人戏称“老子鉴定儿子”、“医医相护”,医疗事故实体处理有利医院,自然加剧了医患矛盾的产生,甚至酿成了很多流血事件,从而促使立法机关在制定民法典时,统一医疗损害责任。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根据《医疗事故
    2023-06-13
    494人看过
  • 医疗纠纷与医疗纠纷有哪些区别?
    两者的程度不同。一般医疗纠纷只是轻微的纠纷,但重大医疗纠纷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一般医疗纠纷是指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单位、法人或机构的纠纷,如医疗保健、预防保健、医疗美容等。目前我国的医疗纠纷特别难处理。重大医疗纠纷1。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来访人数超过5人,情绪激动。2、虽然没有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残疾,但一次访问的人数超过10人,情绪激动。三、在医疗机构内或周围身着孝顺、静坐、下跪、摆设灵堂、烧纸钱、摆花圈、拉横幅标语、张贴大字报、堵门、堵车等,不听劝阻,拒不按法律程序处理。4、病人死后拒绝将尸体移放太平间,劝说无效;或者将尸体存放时间超过规定时间,阻碍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或者将尸体从太平间移至医疗场所陈尸。5、打、砸、抢、烧医疗机构、刺杀、围攻、殴打、威胁医院工作人员或限制医务人员的人身自由。6、涉嫌参与职业医闹和社会恶势力。7、以自杀、跳楼、自焚等方式
    2023-08-18
    137人看过
  • 医疗纠纷处理法律依据是哪些
    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是《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双方自愿协商;2、申请人民调解;3、申请行政调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双方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2024-05-17
    242人看过
  • 医疗纠纷如何避免?方法有哪些?
    以下方法可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和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质量,加强管理;4、注意医疗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医疗纠纷的解决方法有哪些?发生医疗纠纷,首先可以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组织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并形成文字材料。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一般会再次协商调解。协商不成的,会建议则建议患者或家属诉诸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复仪或二级鉴定。如仍不服,则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
    2023-07-04
    186人看过
  • 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医疗纠纷
    一、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医疗纠纷1.医疗纠纷的双方可以自愿协商;2.医疗纠纷的一方或双方可以申请人民调解;3.申请行政调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自愿协商;(二)申请人民调解;(三)申请行政调解;(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二、解决医疗纠纷应该遵循哪些原则1.依法处理原则。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医患双方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严格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调处,按章办事;2.维护稳定原则。发生医疗纠纷后,各方应首先保障医疗机构工作秩序,不得影响其他患者合法的医疗权利;3.公平公正原则。医患双方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既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4.统一协调原则。发生医疗纠纷后,相关职能部
    2024-01-18
    180人看过
  • 医疗纠纷,如何处理医疗纠纷?
    医院在处理医疗纠纷的时候首先可以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指派专家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关闭医疗物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调查,形成文字资料。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一般会再次协商调解。如果无法协商,建议患者或家属向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诉鉴定。如果不服三级鉴定结论,可以申请复位或二级鉴定。如仍不服,则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如果对处理结果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双方自行协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都不是必经程序,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医疗纠纷防范(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1、院科两级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2023-08-05
    215人看过
  • 如何避免医患纠纷?处理医患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一、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1.医疗人员医德素养差,其表现有:(1)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对病员不负责任,态度生硬,缺乏同情心。(2)病人或家属在诉说病情时,总希望医生全神贯注,细心倾听病情,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有的医生即表现为漫不经心,似听非听,或边看病边与旁人闲聊,甚至开玩笑,工作很不认真。(3)有的医生作风很拖拉。2.工作中的失职系指工作上的玩忽职守,或疏忽大意所造成的渎职情况。例如:用错药、打错针、输错血、开错刀、或在手术后体腔内遗留纱布及其他异物等。3.技术上的原因有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医生在诊断时疏忽了;或者对某些罕见的疾病缺乏认识,尚不知其诊断方法以致于误诊;或对某些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而未预见到病情会突然变化与死亡,因此未事先向家属作说明,家属缺乏思想上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病人突然死亡会引起医疗纠纷,应判为技术原因。4.意外情况医学实践非常复杂,有些医疗过程
    2023-03-03
    122人看过
  • 医疗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医疗纠纷处理需要经过哪些流程
    一、医疗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1、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3、向人民法院起诉。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4、调解(第三方支持下协商解决)、仲裁(双方同意仲裁)等。二、医疗纠纷处理需要经过哪些流程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发生医疗纠纷——向医疗机构投诉——复印封存病历——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不服)申请再次鉴定——卫生行政区部门作出处理决定——(不服)行政复议诉讼处理流程:;发生医疗纠纷——向医疗机构投诉——复印封存病历——提起诉讼——第一次开庭(
    2023-03-01
    301人看过
  • 医疗纠纷处理规定有哪些内容
    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自愿协商;(二)申请人民调解;(三)申请行政调解;(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下列事项:(一)解决医疗纠纷的合法途径;(二)有关病历资料、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的规定;(三)有关病历资料查阅、复制的规定。患者死亡的,还应当告知其近亲属有关尸检的规定。一、医疗纠纷处理原则是什么1、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充要条件,即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在过错责任下,对侵权行为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受害人有义务举出相应证据表明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以保障其主张得到支持。加害人过错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赔偿责任的范围产生影响。2、推定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推定其有过
    2023-03-27
    404人看过
  • 医疗纠纷处理应急预案有哪些
    1、组织医患双方宣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三条途径:①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②由当事人向卫生局提出申请,卫生局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③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同时积极引导医患双方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是走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并组织医患双方当场封存病历资料和药品等实物,由医患双方共同签字见证。人有死亡的,要把尸体解剖的重要性及时限(常温下48小时内,冻存条件下7日内)明确告诉患方,以便为鉴定提供重要物证;2、医疗纠纷由医患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或是经人民法院调解、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或是调解、判决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院卫生局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或是调解书、判决书;3、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科室和当班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理;4、院办接到科室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要组织全院力量及时
    2023-03-01
    355人看过
  • 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医疗纠纷
    一、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1、基层医疗纠纷常见的原因(1)医德医风存在问题一些医务人员医德水准不高,服务意识差,行业作风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态度冷漠、生硬,对患者缺乏应有的尊重;二是工作作风散漫,岗位意识不强,甚至因随意脱岗延误患者诊疗;三是因工作责任心差,引发医疗差错和事故,如发错药、打错针、开错刀、诊断错等;四是同行相轻,诋毁他人,在患者中不负责任地议论同行的医疗行为,引发矛盾;五是追求医药回扣和开单提成而出现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工作太忙无暇过细地做工作。(2)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一是医务人员因为技术原因或是业务水平所限,或是病程演变尚不足以认清,以致误诊误治;二是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以及医疗设备的故障所造成的医疗过失;三是院内交叉感染以及不可预见的医疗意外;四是在实施新技术、新项目的医疗创新过程中也会有失误和挫折;五是医患双方认知上存在差异,对医护人员来说,最
    2023-06-08
    359人看过
  • 非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如何处理,事故调解的方法有哪些
    一、非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如何处理1)因非法行医或医疗事故以外(医疗事故外的其他医患纠纷)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典》等规定,不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人民法院在条例施行前已经按照民法典、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审理的民事案件,依法进行再审的,不适用《条例》的规定)。2)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组织鉴定。人民法院对司法鉴定申请和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处理。二、事故调解的方法有哪些1、解决医患纠纷的渠道不畅。目前,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的医患纠纷大体有三条途径,即:医院方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协商解决医患纠纷;卫生行政机关调解解决;2、直接向法院起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第十一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
    2023-12-13
    237人看过
  •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与医疗事故有什么不同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医疗事故必须具备4个条件:1、提供医疗服务的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要有违法、过失行为;3、必须有严重、明显的不良后果;4、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各区县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有时效限
    2023-06-01
    169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可由医患双方协商进行处理;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可以申请行政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还可... 更多>

    #医疗纠纷
    相关咨询
    • 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法有哪些,遇到医疗事故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07
      遇到医疗事故纠纷时,有如下办法: 一、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三、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
    • 医患纠纷中处理处理医疗纠纷有哪些途径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15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 2、行政解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 3、第三种途径就是司法裁决。
    • 发生医疗纠纷后如何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的方式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23
      一、首先发生医疗纠纷双方先进行调解,调解的方式有三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者一种调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进行调解。调解方式如下: 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 请问有哪些医疗纠纷处理办法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23
      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有: 1、若双方可以自行和解的,按双方和解方案处理; 2、若双方无法和解的,可以申请第三方进行调解; 3、若双方无法调解的,可以据此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 有哪些法律规定处理医疗纠纷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0
      1、以下法规是处理医疗纠纷需要涉及的:《民法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