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套现属于非法经营罪。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通过ATM或银行柜台等正规渠道提取现金,而是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以虚假消费的名义,采用套现的方式恶意透支,取得现金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以涉案金额大小认定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具体标准如下:
1、数额超过一百万元或者使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属于情节严重;
2、数额超过五百万元,或者使金融金钩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根据犯罪情节轻重将受到相应的惩处。
我朋友用我的银行卡套现又不还怎么办
首先要有证据证明欠款事实,借条、欠条、录音录像等可能反映其支款的书面材料,
第二,至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并支付利息,
第三,可查询其名下有无房产、车辆、存款并进行查封、冻结以便执行。
第四,如还款期限届满两年,且期间追要过,需找证据证明,否则超出诉讼时效。
第五,如存在担保人,在担保期限内经担保人立为共同被告,要求共同偿还欠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
银行合同潜在哪些法律风险最大
117人看过
-
银行卡被法院冻结,家人会面临哪些潜在风险?
431人看过
-
成为银行黑户的潜在风险
57人看过
-
身份证银行卡转借他人的潜在风险
387人看过
-
担保贷款潜在风险有哪些?
457人看过
-
运输现金的潜在风险
19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
和银行信用卡套现有什么风险吗?会被骗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12帮助别人使用信用卡套现涉嫌“非法经营罪”。《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
-
商标注册存在哪些潜在风险?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8一、商标注册驳回的风险 在商标疑难案件中,申请商标却被驳回的情况较为常见。造成这种驳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商标查询存在空白期。目前我们能够查询到的商标均为六个月前申请的,最近六个月内申请的商标将无法在商标数据库中显示。在这期间,类似商品上可能会出现与您申请的商标相似或相同的商标,从而导致驳回。但也不用担心,汇桔网可以启动商标疑难方式操作,为您提供商标注册服务! 2. 代理人经验不足。商
-
物流服务合同有哪些潜在风险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041、对行为性质认识错位的风险,第三方物流属于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对其法律性质的认定不能一概而论。2、来自电子合同的风险。3、来自其他不同类型合同的风险。
-
2022年隐名股东有哪些潜在风险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91、由于合同具有相对性,所以股权代持协议只在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有效,对第三人没有法律效力。隐名股东不能要求第三人返还股权,只能追究显名股东的违约责任。 2、即使显名股东的人品特好,亦不能保证其完全遵守股权代持协议的约定。 3、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显名股东不幸去世,他的继承人要求分割他名下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