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被害方提供的相关证据以及对案情的相关描述叫做笔录,可以作为办案的重要根据。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所作的口头供述(包括对其他人的揭发检举)。在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口供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一种证据。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没有口供,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非法获得的口供有利于被告人能采信吗
刑诉法第54条第1款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这一规定被认为在立法上确立了我国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原则———绝对排除原则。但在实践中,适用该原则时却容易出现不同认识。
比如,甲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人员为深挖余罪,对甲进行刑讯逼供。甲不仅承认其还参与抢劫犯罪,而且主动检举乙实施故意杀人犯罪。后经查证:甲参与抢劫犯罪行为系编造,乙故意杀人行为属实。对甲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材料应当如何认定,出现不同意见。
意见一认为:甲在公安机关供述系刑讯逼供所得,按照刑诉法第54条第1款规定,应当一律予以排除,即甲不构成立功。
意见二认为:刑诉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甲的供述虽系刑讯逼供所得,但其检举内容是客观真实的,依照有利于被告人原则,不应予以排除,可以认定甲构成立功。
意见三认为:甲被刑讯逼供后取得的立功材料因是非法取得,所以应按照法律规定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但是公安机关可以根据这一证据线索,重新进行调查取证,并将按照法定程序调取的新证据作为认定其立功的依据。
意见四认为:刑诉法第54条第1款规定排除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不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解”,甲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行为应当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解”的范畴,依法不属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因此应当认定甲构成立功。
对于上述四种意见,核心在于甲揭发检举乙犯罪的证据材料是否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意见一采取的是绝对排除非法言词证据原则的立场,即只要是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一律排除。在本案中,对甲采用这种观点,进而将其立功证据材料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虽然符合法律规定,但该做法显得过于教条和生硬,不仅违背了刑诉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初衷,也与公平正义原则相悖。
意见二采取的是毒树之果理论。但在我国的毒树之果理论中,只有实物证据被认为是“无毒”,言词证据属于“有毒”的范畴,应当依法排除。况且意见二仍没有说明,为何要违背刑诉法第54条规定将非法取得的甲的检举材料予以保留,因此意见二自相矛盾,也不可取。
意见三采取的是“证据线索”方式。即甲被刑讯逼供后取得的立功材料因是非法取得,所以按照法律规定应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但甲提供了乙犯罪的线索,对这一线索可以重新进行侦查并取证。这种做法一方面会导致诉讼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造成甲检举揭发的材料形成时间晚于案件侦破的时间,即案件已经侦破而甲才予以揭发,容易造成逻辑混乱。
意见四看似可行,但仔细考虑就会发现该观点类似于文字游戏,可操作性不强。甲揭发检举他人犯罪所形成的证据材料,属于“攀供”的范畴,只能归类为“供述和辩解”,而不能单独归类为“辩解”。即使能够将甲揭发检举他人犯罪所形成的证据材料归类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解”,也只是在本案中暂时不必进行非法证据排除。但在乙故意杀人案件中,甲的这份材料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转变为“证人证言”,还是难以逃脱作为非法证据被排除的命运。
上述四种意见均各有不足,笔者认为,这说明我国刑诉法第54条第1款存在缺憾———过分考虑了对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而忽略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不可再生的言词证据的保护。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可以通过适用限制解释的方式予以解决。限制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法律条文作窄于其字面含义范围的解释。立法者修改证据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和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从而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刑诉法基本原则。所以按照限制解释,将刑诉法第54条第1款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理解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理解为“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将非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自首、立功等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纳入可采信范畴,不仅有利于解决上述矛盾,而且符合立法本意,可以更加有效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检察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被告人是否要录口供
363人看过
-
嫌疑人口供录完后为何被放?
351人看过
-
被认定为帮信罪要录几次口供?
370人看过
-
被诬告强奸改怎么录口供
307人看过
-
同案被告人的口供能否互为证人证言新探
474人看过
-
为什么要录第二次口供
151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处理被拘留人是否还需要录口供陕西在线咨询 2023-05-101、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在看守所仍然可以录口供。 2、案件侦查完毕之前,侦查机关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录取口供。 3、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二款 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 第一百二十三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
取保结案是否要录口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231、取保结案要录口供。被告人口供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其客观真实性在刑事诉讼中有重要意义。所以,为了使得案件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条件下结案,是需要录口供的。 2、《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
-
被告人需要零口供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5所谓被告人“零口供”,是指被告人在被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的过程中只作无罪辩解,拒绝作有罪供述的情况。在有DNA鉴定等客观性证据或者目击、被害人指证的案件中,即使是出现“零口供”情况也不影响犯罪事实的认定。但在缺乏有力的客观性证据,言词证据也不稳定或者不完全一致的案件中,出现“零口供”情况则认定犯罪事实存在较大难度。认定多人共同犯罪案件中“零口供”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关键是对在案言词证据进行综合判断、
-
-
被人砍伤能录口供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4如过24小时没有回来,先确定是被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如行政拘留的,最多15天就出来了;如刑事拘留的,涉及刑事犯罪要判刑,需要委托刑事律师。不过,有可能伤口轻重伤一时确定不了,可能先行政拘留,过后验伤为轻伤以上的再刑事拘留。刑拘就请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