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次充好是属于消费诈骗的行为,但会不会构成诈骗罪。
2.如果数额达到3000以上的,就会构成诈骗罪。
一、假房本诈骗量刑标准
行为人利用假的房产证实施诈骗行为的,按照现行刑法的规定构成诈骗罪,其量刑标准按照所诈骗金额的数额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行为人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1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应当对其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同时对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涉案金额达到30000元-100000元以上,则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应当对其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同时处罚金。
二、欺诈罪立案标准
通常所说的欺诈罪就是刑法明确规定的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般个人诈骗数额要达到3000元以上才能立案,如果不构成犯罪标准,而有诈骗行为,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三、欺骗怎么处理金额大多构成诈骗
3000元。数额超过3000元,达到诈骗罪标准,公安机关可以立案。数额较小,没有达到3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但是违反社会治安,处5至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但如果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3000,就可以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了。
-
消费者欺骗行为是否违法
348人看过
-
消费者欺骗行为:违反何项法律?
422人看过
-
欺骗消费者行为怎么起诉商家,欺骗消费者行为有哪些
130人看过
-
经营者的哪些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448人看过
-
律师称家乐福价签戏法属欺骗消费者违法行为
319人看过
-
以次充好是不是属于诈骗
85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5实际牵涉商标的功能及如何对注册商标进行管理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商标在调控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方面既有所期待,也多有质疑。商标权人将商标用于商品之上或提供的服务之中,以便使人识别出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即商标具有识别商品或服务的功能,这是商标的最基本的固有功能,并因此而将商标与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通用标记等区分开来。与此相关的,可以派生出商标的以下三大功能:一是表明商
-
哪些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哪些行为不属于行政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1哪些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应加倍赔偿消费者并受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罚。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用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
-
消费者的欺诈行为属于什么法律,法律依据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21,消费欺诈,是指经营者夸大向消费者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对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介绍不真实,作出虚假或者使消费者误解的宣传。 2,依《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中第六条的规定,消费欺诈行为包括: (一)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二)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
对于以次充好的行为应如何处罚?消费者该如何维权?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8对于“以次充好”,“新消法”已明确作出相关规定:“经营者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此外,“以次充好”属于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
-
经营者在销售过程中以次充好,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3经营者在销售商品过程中以次充好,构成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