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容易败诉的情形:
1、故意不签合同
一些劳动者故意不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企图索要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但事实上,由于员工本人原因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存在主观恶意和过错,则无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2、只有口头约定
有些劳动者通过口头协商等,与用人单位达成变更工作岗位、调整工资构成等劳动合同约定内容,例如由行政人员调整为销售人员,由固定工资调整为底薪加提成等,并实际履行数月,但之后无故要求调回原岗位或原薪酬制度,用人单位则可依法不予调整。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变更劳动合同未采取书面形式,但已实际履行超过一个月,劳动者主张再变更的无效。劳动者若主张上述调整未经书面形式确认,要求撤销,法院一般不支持。
3、无法举证
很多劳动者主张在职期间的加班费,但由于加班事实的基础举证责任在劳动者,而大部分劳动者举证能力较弱,无法举证证明单位安排加班,故面临败诉风险。
4、无劳动关系主体资格
不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的情形: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普通劳动者;
(2)未取得就业证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或港澳台人员;
(3)学籍和档案管理关系均在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等特殊身份群体;
(4)设立成功前的公司。
存在上述情形时,以建立劳动关系为目的而向对方提供劳动的人员败诉风险往往很高。因此,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前,应核实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主体资格。
5、提供假信息
由于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一些劳动者应聘时提供虚假信息,从而影响用人单位作出判断,与其订立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等规定,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6、请人代劳
部分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许可,擅自请他人代为履行劳动合同,违背了劳动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在此情况下,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带薪年休假、支付经济补偿金等,都会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面临败诉。另外,请人代为履行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还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劳动者在劳动诉讼中易败诉的情形有哪些?
448人看过
-
医疗纠纷容易败诉的情形
366人看过
-
劳动诉讼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60人看过
-
欠条中断诉讼的几种情形
100人看过
-
几种适用诉讼中止的情形
68人看过
-
刑诉中能够不起诉的几种情形
171人看过
劳动争议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它通过司法程序保证了劳动争议的最终彻底解决。由人民法院参与处理劳动争议,从根本上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有助于监督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有利于生效的调解协议、仲裁裁决和... 更多>
-
不起诉的六种情形有哪六种情形的民事诉讼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8法定不起诉包括以下六种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刑事诉讼终止的几种情形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2刑事诉讼终止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情况致使诉讼没有必要或者不应继续进行,从而结束诉讼的制度。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它法律
-
哪些情形下劳动纠纷需要提起诉讼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3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具备的条件如下: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起诉是与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因此,相互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和劳动者,都可以作为起诉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劳动者在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相一致时,由劳动者个人作为当事人一方参加诉
-
离婚诉讼中提出的夫妻感情破裂的几种情形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03离婚诉讼中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包括: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
-
哺乳期怎么办抚养权败诉情形的几种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7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婴儿哺乳期因人而异,由于《子女抚养意见》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司法实践中通常将“哺乳期内的子女”理解为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父母离婚时,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随父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