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农村民间金融现象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6:15:32 465 人看过

长期以来,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基本上被列为地下金融,一味地进行整治,而很少对其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进行客观分析。虽然目前农村民间金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现却异常活跃,虽屡遭取缔或禁止,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说明农村民间金融有其存在的客观性。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村民间金融缺乏立法支持,至今仍没有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对其发展进行规范,所以长期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缺乏金融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导致其组织制度、运作机制、利率形成等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

农村民间金融大多缺乏正规的组织形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具有不规范、高风险等特点。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参与人数的增加,民间金融原有的血缘、业缘、地缘关系逐渐被突破,相应风险不断积累,从而难以避免关联贷款等道德风险的发生。而且民间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小、经营范围窄、基础薄弱、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差,容易遭受金融危机、挤兑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同时,正规制度的缺乏也使民间金融中介和融资企业滋生短期行为,在高昂回报的刺激下,非金融企业以实业为名变相非法融资屡禁不止。

农村民间金融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口头约定型。这种情况大都是在亲戚朋友、同乡、同事、邻居等熟人中进行,他们完全靠个人的感情及信用行事,无任何手续。二是简单履约型。这种借贷形式较为常见,双方只是简单履行一下手续,大都是仅凭一张借条或一个中间证明人即认可借贷行为。近几年,虽然农村民间金融业务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书面形式,担保和抵押也逐步增加,但所占比例并不大,多数业务处理仍然延续原有的简单化模式。由于没有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及审计稽核制度,贷款期限或长或短,贷款利率或高或低,凭双方关系的深浅而定。结果往往是债务人不能按时归还借款,债权人不能按期收回资金或根本无法收回,从而引发债权、债务纠纷,成为众多法律纠纷的根源。

由于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缺乏对每笔贷款贷前、贷中、贷后严格的调查,在贷款者对借款者的信誉及贷款用途难以知晓及控制时,便会使民间金融风险加剧。往往一些效益不好、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被银行拒之门外之后,非正规金融便为其融通资金,使国家的调控手段大打折扣。且民间借贷大都是在资金需求紧张迫切,银行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发生,基本上是一个卖方市场,利率水平通常畸高。同时由于民间借贷活动在金融机构之外进行,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干扰了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运转,给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民间金融组织身份的地下性,金融监管机构难以监测和控制民间金融的货币流量,增加了央行对于信用和资金总量的监控难度,干扰了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运转,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

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面对的最严峻问题就是它们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民间金融在扩充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让农村民间金融长期处于法律真空,不仅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成长,也不利于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控制和监管。

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策略选择

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立法、监管的滞后,民间金融长期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其经营管理不规范,尤其是其非法集资、高息揽存等行为,导致民间金融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因此,在对民间金融进行鼓励、支持、引导的同时,必须对其消极作用加以限制。

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类似民间借贷合法性等有关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定已严重滞后于新农村建设实际,国家应尽快健全和完善农村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引导,使其合法化,将农村民间金融纳入信用可控范围,对正当的民间金融交易行为加以适当的保护。应积极鼓励正常的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给民间金融以合法的空间,从法律层面上正式承认民间金融,是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市场准入方面,根据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对已经存在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进行审核,使那些具备一定规模、运作比较规范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有序地注册登记并接受监管;而对不符合准入要求的民间金融组织应停止其经营金融业务,直到其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凡未在监管部门登记备案的农村民间借贷活动均视为非法,不受法律保护。在市场退出方面,对于那些经营不善、甚至资不抵债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必须坚决责令其关门退出。为了保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利益,督促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有效引导金融资源高效配置,需要出台《民间金融组织破产法》。独资或合伙制形式的,其退出以自行消化吸收为主,辅之以地方监管当局的制度供给;股份制或有限公司形式的,实行市场化的退出机制,通过股东股份的转让或公司的合法清算并购等实施退出,以避免不必要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

要真正实现非正规金融活动的规范化,最根本的是要进行产权改革,明确建立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实现谁投资、谁管理、出了风险谁承担责任,这样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才能按照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等原则建立起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等,同时也才能从法律上防范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指令侵占农村民间金融产权。

规范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并加强金融监管,是保证民间金融机构安全和提高资产质量的内在要求。首先,应构建一个清晰、公平、多层次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将民间金融纳入有组织、有管理的系统中进行严格监管,并对其组织形式、财务制度、经营业务范围等方面,分门别类地制定出标准明确的法规和监管制度。除官方的监管之外,还要重视农村民间金融的行业自律、机构的内部控制以及市场约束的补充与配合,将政府的外部监管和民间金融的内部行业自律有机结合,使民间金融监管体系的清晰、公平、多层次性更为明显。其次,应构建民间金融应对风险的救助机制,如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再贷款制度、外部援助制度等等,政府监管主要是加强对一般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而对于民间金融的非系统性风险,则要遵循市场规则,不能由地方政府充当最后保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05: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民间借贷”迈步“正规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要加快制定放贷人条例,明确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主体的法律地位。专家认为,此举将改变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市场之外的状况,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也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资金困难。多元化尚需正规化目前,我国民间借贷融资渠道及形式多元化。除个人和企业间直接借贷、企业集资(集股)、私募基金、资金中介外,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自发性金融与产业协作组织等机构也大量参与民间借贷。放贷人条例出台将会把民间借贷纳入正规金融领域,修补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不足这一短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近几年,我国民间借贷市场融资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主要渠道。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民间借贷同样盛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玲玲表示:清华大学此前在中部8省调研数据显示,69%的农户都有个人借贷的
    2022-04-26
    337人看过
  • 农村拆迁前村里有什么现象
    根据各地政策不同,农村拆迁赔偿款的计算依据各有不同,主要看拆迁项目制定的具体方案。1、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2、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
    2024-04-20
    343人看过
  • 农村金融六盼
    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生产形式也随之发生变革。据调查,当前农民对农村金融业主要有六盼:一盼加大单笔贷款额。在农村发放的贷款中,大部分的单笔贷款金额都比较少,满足不了农民经营项目的需求。农民希望农村金融行业加大单笔贷款额,让农民及时足额地贷到所需的款项,用于发展扩大生产规模。二盼延长贷款期限。广大农民希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根据农民经营项目,灵活确定贷款额度和合理约期,方便农民贷款,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贷款需求。三盼降低农贷利率。当前农贷利率普遍较高,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还减少了农民收入。农民盼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控制利率浮动的幅度,以保护农民利益,同时给信用户的农民以利率优惠。四盼不断创新支农服务行为。农民盼根据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大力开发个人消费贷款、出国劳务输出贷款、种养大户信用证贷款、扶贫救助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并通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在支农服务上实现创
    2023-06-06
    424人看过
  • 农村金融监管缺失
    据调研发现,目前农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疏于监管,机构异地粗放扩张、经营模式同质化等问题,个别地方因监管审核不严,甚至出现冒名贷款及变相高利贷问题。农商行扩张盲动记者从多位农村信用联合社负责人处获悉,农商行、村镇银行跨区扩张冲动非常强烈。一位长期从事农村金融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农商行目前异地扩张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设支行,二是设村镇银行,三是参股控股异地农商行。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村镇银行异地扩张。该业内人士指出,处于一个封闭地区的农商行,面临激烈竞争,异地扩张更为迫切。特别是在苏南,当地农村已城镇化,金融机构饱和,竞争白热化,农商行自身发展空间很小。致使苏南8家农商行于2009年8月组团到苏北设立异地支行。新疆农村信用联合社主任阿不都认为,农商行的跨区扩张冲动与其谋求上市有关。盲目扩张,导致的结果是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很难真正下沉到农村中,且易造成风险管理问题,总行鞭长莫及。阿不都表示,目前
    2023-06-06
    462人看过
  • 农村金融的新思路
    突破传统贷款抵押模式,侧重考察贷款农户的信用和未来现金流,鼓励农村贷款担保物创新。为了解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新情况、新特点,探索发展农村金融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大信贷资源对农村市场的流入,切实发挥金融对三农的撬动作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组织开展了对全市100户农户、50户农村企业的抽样调查。新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村客户资金需求及满足情况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贷款满足率较高;二是贷款抵(质)押程度较高;三是信贷资金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表现为农户降、企业升。新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村客户资金需求及满足情况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贷款满足率较高;二是贷款抵(质)押程度较高;三是信贷资金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表现为农户降、企业升。从农村客户未来资金需求及满足情况来看,农户需求的借贷资金一般期限较长,70%的农户选择13年的贷款期限,86%的农户期望借款利率在5%以下,87%的农户期望借贷方式
    2023-04-24
    465人看过
  • 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现象透析
    近年来,甘州区检察院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有关张掖市、甘州区金融系统职务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统计显示,从2000年至2004年,市区两级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等各类职务犯罪案件93件,其中金融系统职务犯罪10件,占立案总数的17%。所立案件中重大案件2件,特大案件8件,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以上情况表明,如何预防和遏制金融系统职务犯罪,已是当前金融系统和检察机关一个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立案查处案件的情况看,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有以下特点:一、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增多,基层分理处、储蓄所发案多,且会计、出纳、办事员等工作人员犯罪居多。涉案的10名犯罪嫌疑人,大部分是基层分理处、储蓄所的具体工作人员,除1名处在领导岗位外,其余9名全部是会计、出纳、办事员等,占90%。4年来从立案查处的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看,35岁以下人员作案较为
    2023-06-11
    496人看过
  • 重视民间借贷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当前,央行先后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调整存、贷款利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减弱,但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边远贫困地区民间借贷悄然兴起,并呈不断扩大趋势。以河南省某县为例,现有6镇8乡,行政村357个,总人口62万人,近三分之二的农村存在民间借贷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12月末,参与民间借贷的农民人数约为2.3万人,农村民间借贷总额约为4200万元。那么,当前民间借贷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民间借贷作为银行贷款的补充,在偏远乡村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信用社在机构、人员等方面的不足,分散了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但农村民间借贷方式在资金投向上考虑的仅是个人利益,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偏离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及支农方向,阻碍了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在农村的有效传导与贯彻。民间借贷凭其手续简便、资金快捷的优势,逐步蚕食信用社的发展
    2022-04-12
    305人看过
  • 浅谈农村宅基地闲置荒废现象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相比,农村建设明显滞后,就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而言,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在实际生活中,农民对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普遍存在一种观念上的偏差,认为宅基地可以祖祖辈辈继承下来,是一种私有财产,自己不使用,也不准别人使用,即使闲置、抛荒,别人也无权过问,这样的后果就直接导致大量旧宅基地的闲置、抛荒。所以我们需要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首先来看看导致农村宅基地闲置和荒废的具体原因,找到症结所在好对症下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情况。一、有一部分原来在农村有房屋,近几年来到城镇打工、经商或举迁到城镇生活的村民,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房屋却无人居住,造成了宅基地的闲置,这是目前农村宅基地荒废的主要原因。二、我国家庭传统的分家方式也使得一部分宅基地荒废。一户家庭原来占有一处宅基地,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如果
    2023-06-10
    136人看过
  • 农村征地拆迁法律缺失,侵农现象严重
    我国的拆迁纠纷的解决方式分为征地拆迁行政裁决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两种。农村征地拆迁行政裁决是指征地批准机关依法对征地实施单位与被征地拆迁当事人因补偿标准争议经县级政府协调无效后而对此所作出的裁量和决定。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是房屋拆迁主管行政机关依法对当事人之间围绕拆迁的搬迁与补偿安置争议所作出的裁量和决定。无须回避.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热点之一便是农村征地拆迁行政裁决。造成农村征地拆迁裁决成为过街老鼠的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如果把征地作为拆迁的前提,拆迁当属于征地活动的一部分,一旦发生被征地拆迁人对补偿标准有争议就必须遵照《土地管理法》第46条的精神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的规定来处理,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实践证明,这一争议处理机制基本上是停留在纸面上,其作用只是助长基层政府违法行政,滥用征
    2023-04-23
    257人看过
  • 民间借贷纠纷现象探讨
    民间借贷是指至少有一方为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民间借贷未约定利息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民间借贷纠纷有下列解决方法:一、自行协商解决。借款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双方纠纷,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就可以解决了。二、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三、仲裁。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如果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想将双方纠纷交到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需要在借款合同中选定具体的仲裁机构,一旦选择仲裁,就排出了法院对双方纠纷的管辖权。四、督促程序。支付令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
    2023-07-15
    374人看过
  • 警防民间借贷风险向正规金融传导
    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需求结构变迁,都加速了微观经营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而民间借贷因其赖以支撑的高利行业如房地产业与矿产业出现周期调整引发投资回报下降或亏损,加上民间借贷关系的天然脆弱性,更容易遭受大面积金融风险暴露。去年,我国民间借贷跑路风潮已成危及区域社会稳定的巨大挑战。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领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民间借贷风险高发时期,需要高度警惕民间借贷风险向正规金融领域传导。以笔者之见,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领域融资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风险隔离,当前需要高度警惕新型民间借贷风险向正规金融领域的传导。信贷配给决定了正规金融领域难以完全满足全社会融资需求。部分社会融资缺口,需要通过民间融资来弥补。但民间融资链条与正规金融融资并不完全隔离。这是因为,微观主体本身处在极其复杂社会交易网络中的一个结点,通过上下游关系、支付结算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等,与其他接受正
    2023-06-08
    343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存在哪几类违法现象
    目前,农村宅基地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类违法现象:一是未经批准擅自占地和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宅基地;当前,有不少建房户采取隐瞒已有房屋、虚报家庭人口、变更户籍等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宅基地。二是非法转让宅基地,利用集体资产进行隐形交易;三是超面积占地、擅自改变农村宅基地用途现象时有发生;《湖南省实施办法》第32条规定:“每一户用地面积使用耕地不超过130m2,使用荒山荒地不超过210m2,使用其他土地不超过180m2”,而在实际操作中,每户都大大超出了批准面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76,77条规定,对违法建筑的处理是限期拆除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或没收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而法律赋予土地管理部门的执法权力就是单一的制止权,按照法定程序处罚、申请法院执行,还得需要很长的时间,期间违法建筑已成规模,这时候再去执行,群众抵触情绪极端强烈,它必定牵扯着农民的经济利益。没收或拆除很不现实,
    2023-06-02
    437人看过
  • 农村宅基地商业化开发现象浅议
    近年来,随着城市房地产热的兴起,在一些临近城镇的乡村,一些农民将自己的宅基地进行商业化开发,建成商品房出售牟利,既有自己开发,也有合作开发,还有转让开发,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首先,农民宅基地商业化开发违反了国家的土地法律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国有土地。第63条对涉及宅基地使用权在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作了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国务院1999年、2004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都明确规定禁止城市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村住宅用地商业化开发显然属于变相出让、转让土地使用权,违反了国家的土地法律和政策。其次,违反了城乡建设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城乡规划法》及各地城乡规划办理办法都对村镇规划
    2023-06-10
    99人看过
  •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现象剖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的解体要产生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国民的三分之二,农民的家庭问题不容忽视。随着全民经济大潮的不断上涨,经济意识也在充斥着农民的大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这本无可厚非,于是大量的农民离开了农村,涌入城市。也许他们的初衷是为了让家里富裕起来,让家庭成员生活得更好。可是近年来农村外出打工者离婚现象却日渐突出。公以北安市人民法院为例,2005年受理农村离婚311件案件中,发生在外出打工者家庭的有41件,占13.18%,2006年受理的农村离婚316件案件中,有57牛,占16.13%,2007年上半年受理的农村离婚178件案件中,有29件,占16.29%。一、分析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离婚案件比例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一些外出打工者走出农村,光怪陆离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大开眼界,加之收入增多,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也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化,
    2023-06-11
    17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2016农民工讨薪现象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12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拖欠工资是非法的。无论对方出示什么原因,你都有权支付你的主要工资。一开始,我们可以与对方进行初步谈判,最重要的是要回报工资。第二,如果第一阶段的自我谈判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方案,然后向当地劳动执法部门报告,劳动部门的执法监督人员将帮助协调解决方案。拖欠社会保障向社会保障局投诉,拖欠公积金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第三,我们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第四,向法院起诉并强制
    • 农村现象越来越多怎么办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2
      1、夫妻聚少离多如今农村种地不挣钱,大量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但是家里有老有小,大部分不可能夫妻都外出打工。那么这就导致夫妻聚少离多,大多数都只是逢年过节才能回去。长此以往,夫妻之前缺乏交流沟通,夫妻长期分居感情逐渐淡化。面对现在都市化思维以及互联网的渗透,原来传统保守的家庭观念和形式发生变化。而留守妇女本就要照顾一家老小,还要种地操劳,十分辛苦。而外出的一方又没有挣到钱或者没有带回来,导致夫妻矛盾
    • 女人承包农村土地的现象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6
      1、妇女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属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妇女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妇女与男子享有承包土地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 2、法律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 矫正对象判期间是否能被选为村民代表权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6
      请问具体收到了什么刑罚,能表述清楚一点吗,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回答您。
    • 农村被视为城镇居民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8
      交通事故农村视为城镇居民,具体内容如下:rr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如能证明已达到“农转城”的条件,进而主张城镇居民标准获得赔偿是非常有利的。rr下面广东XX为读者解析如何能够获得“农转城”的赔偿条件:rr(1)受害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1年以上rr受害人的居住期限和地域应达到以下标准:rr一是发生交通事故时,受害人必须是已经在城镇居住;rr二是受害人在城镇居住,但不限定于1个城镇,即可以是多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