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什么受法律保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2 15:51:01 412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如下:

法律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宗教信仰自由权、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以及取得赔偿的权利、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宣誓词

宣誓词为: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永远不加入任何其它国籍,忠于我的祖国和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守法、知礼的中国公民。当国家有需要之时,本人必将义无反顾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捍卫国家尊严,誓死保卫祖国。

《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23: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逮捕相关文章
  •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吸毒法律是什么
    我国法律对吸毒的规定是对于吸毒的人可以处十天以上十五天以下的拘留,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罚款,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单纯的吸毒是违法行为,但不构成刑事犯罪。《治安管理条例》《关于禁毒的决定》等都有相关处罚。一、对吸毒行为该怎么处罚对吸毒行为的处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三)吸食,注射毒品;(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毒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三)
    2023-02-28
    388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具体内容如下:1、大气;2、水;3、海洋;4、土地;5、矿藏;6、森林;7、草原;8、湿地;9、野生生物;10、自然遗迹,人文遗迹;1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12、城市和乡村。环境保护具体措施如下:1、空调冬18夏26,全国节电上亿度;2、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能省近八成;3、垃圾分类不乱扔,回收利用好再生;4、不用电器断电源,节电10%能看见;5、对高耗能企业鼓励安装节能设施;6、其他措施。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
    2023-08-09
    179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的法律条文是什么?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第四十四条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
    2023-08-04
    152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什么是引诱卖淫罪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什么是引诱卖淫罪?1、引诱卖淫罪是指为了某种目的,用金钱、物质等手段,诱使妇女卖淫的行为。2、引诱妇女卖淫构成引诱卖淫罪,依法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3、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立案标准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引诱五人以上或者引诱、容留、介绍十人以上卖淫的;(二)引诱三人以上的未成年人、孕妇、智障人员、患有严重性病的人卖淫,或者引诱、容留、介绍五人以上该类人员卖淫的;(三)非法获利人民币五万元以上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第十条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次数,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时考虑。第十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的“明知”:(一)有证据证明曾到医院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就医或者检查,被诊断为患有严重性病的;(二)根据本人的知识和经验,
    2023-04-16
    232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具有不同于一般法的本质。其内容具有特殊性, 不能与普通法律相混淆。宪法作为根本法,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国家生活的全面,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最根本的活动准则。根本法是其他一般法的立法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不同于一般法的本质。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能与普通法律相混淆。一般法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而宪法作为根本法,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国家生活的全面,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最根本的活动准则。根本法是其他一般法的立法依据。由于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所以其他一般法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立法基础。根本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一般的法。一般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应被修改或撤销。根本法的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由于宪法的崇高地位,及其内容的根本性,不宜轻易改动,因此,修改宪法必须经过较之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2023-09-17
    247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联法规的核心是什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联法规的核心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联法规》以选取与日常生活和教学关系密切的常用法规,以这为核心,将与其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分类汇编,最大限度的突出列图书折实用性与易用性。本系列有以下主要特点:(1)权威专家导读:由立法机关相关专家撰写该主体核心法规的导读,帮助读者对每一个法的精神与精髓有易深入的理解。(2)附加法条主旨:主体核心法规附加条旨,且将条旨标明于目录之中,读者通过目录即可快速领会核心法规涉及的法律问题。(3)关联法规精选:关联法规是某一方面对文体核心法规的深入和细化规定,采取分类编排,其与主体核心法规的关系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查找。其中部分目录1第一章总则1第一条【立法目的】2第二条【调整对象】2第三条【公司的界定】2第四条【股东权利】2第五条【合法经营和合法权益受保护】2第六条【公司设立的准则主义】2第七条【公司营业执照】2第八条【公司的名称】2第九
    2023-06-02
    251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政务处分的类型为:(1)警告;(2)记过;(3)记大过;(4)降级;(5)撤职;(6)开除。上述处分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公职人员给予处分。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人员。作出行政处分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机关,作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政务处分的对象也比原来的行政处分范围扩大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办法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二)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三)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四)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五)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六)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
    2023-07-03
    295人看过
  • 什么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
    社会保障卡,发放的对象是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社会保障的人群;从其内容上讲,可以涉及有关个人社会保障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社会保险,也包括就业服务,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管理需要,还将更多的社会管理事务也放入其中;从其涉及的地域上讲,这是全国范围内可以使用的IC卡,可以适应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联网的需要,适应人员流动的需求。社会保障卡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应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卡(IC卡),是劳动者在劳动保障领域办事的电子凭证。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淮,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要正确理解社会保障卡这一概念,还必须清楚社会保障卡与其他行业性IC卡,特别是同银行卡的关系。由于社会保障卡上存有的供持卡人在医院就医结算的“个人账户”,类似于银行卡的“电子钱包”,
    2023-05-05
    199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94年3月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4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一九九四年三月五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保护和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台湾同胞投资适用本法;本法未规定的,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台湾同胞投资有规定的,依照该规定执行。本法所称台湾同胞投资是指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作为投资者在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投资。第三条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台湾同胞投资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第四条国家对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
    2023-06-05
    197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商标保护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根据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北京发表的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精神,本着保护商标以进一步发展两国贸易关系的愿望,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第一条缔约任何一方的法人(包括对外贸易机构)及自然人,在缔约另一方的领土上,在取得商标权及其他有关商标注册权利方面,应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法人(包括对外贸易机构)及自然人所享有的待遇。第二条一、本协定在各自国家履行为生效所必要的国内法律手续并交换确认通知之日起的第三十天开始生效。本协定有效期为三年,三年之后,在根据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宣布终止之前,继续有效。二、缔约任何一方在最初三年期满或在其后,可以在三个月之前,以书面预先通知缔约另一方,随时终止本协定。本协定于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签订,正本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日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注:缔约双方相互通知已完成各自法律程序,本协定自一九七八年三月一日起生效。
    2023-06-05
    365人看过
  • 没签合同员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护吗
    没签合同员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护。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举证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合同关系。通常需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如下:1、劳动者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2、劳动者工作的相关标识,如工作信签,员工牌,员工服装等与公司相关的任何证明;3、公司给劳动者的制度依据,最好是盖章或印刷整套、册的资料,如员工手册、财务制度,员工名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对什么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对什么实行特殊劳动保护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
    2023-07-23
    356人看过
  • 什么年份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诞生于1954年9月20日。因其在1954年颁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颁布的。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的宪法,建国以后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中国人民共同政治协商会议纲领,是1949年9月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本宪法以法律的
    2023-07-04
    249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国家机密法实施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并向全社会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多少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1、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7
    2023-07-04
    183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时间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1年8月20日通过,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制定的法律。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4-05-07
    165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逮捕
    词条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拘留嫌疑犯、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不仅剥夺了嫌疑犯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 更多>

    #逮捕
    相关咨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全文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依法治理企业,促进公司对外经济活动的开展,规范对外经济行为,提高经济效益,防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归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凡以公司名义对外发生经济活动的,应当签订经济合同。 第三条订立经济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所包括的合同有设计、销售、采购、借款、维修、保险等方面的合同,不包括劳动合同。
    • 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什么公民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第33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覆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第3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人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什么权力属于人民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09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执行安全保卫任务的需要,在特别紧急情况下,经现场最高指挥员出示人民武装警察证件,可以临时使用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以及其他物资,使用后应当及时返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3-20
      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四)出售、购买、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