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执行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停止执行死刑,并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1.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2.罪犯在执行前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怀孕。
中止执行的,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书面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院长发布停止执行死刑的命令。经审查核实,认为原判决正确的,必须报请核准的人民法院发出执行裁定。
如果发现罪犯确实是孕妇,应当依法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复核。人民法院应当在死刑交付执行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到场监督。
二、死刑立即执行的程序是什么?
1.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死刑执行命令。
2.原一审人民法院在接到由上级人民法院移交的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
3.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4.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5.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6.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7.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8.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三、被判死刑后家人需要赔偿吗
被判死刑后家人不需要赔偿,被告的亲属没有义务赔偿受害人。根据规定,受害人家属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法院会判决被告个人财产赔偿,被告的亲属没有义务赔偿受害人,如果赔了法院会在量刑上考虑从轻。
-
什么情形下能够暂停执行死刑案件
118人看过
-
停止执行死刑与暂停执行死刑规定是什么
159人看过
-
什么是暂停上市,什么情况下股票可以暂停上市?
396人看过
-
哪些情况死刑暂缓执行
285人看过
-
女死刑犯什么情况下中止执行
174人看过
-
死刑执行的变更——停止执行死刑与暂停执行死刑
427人看过
-
死刑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停止执行?湖南在线咨询 2022-12-05死刑的特征如下: 1、惩罚性; 2、威慑性; 3、安抚性; 4、针对性; 5、维护性; 6、残酷性; 7、阶级性。 死刑应当停止执行的情形如下: 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怀孕的。
-
死刑临近期间什么情况下停止执行死刑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8死刑执行的变更包括停止执行死刑和暂停执行死刑两种情况。 (一)停止执行死刑 刑事诉讼法第211条、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34 1、342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但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在执行前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
-
执行死刑命令时,什么情形下可以停止执行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0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 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
-
哪些情况下死刑要停止执行?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15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不可逆转的刑罚方式,死刑的执行更加要谨慎。在司法实践中死刑的执行也是慎之又慎的,但是也有些死刑是立即执行的。 (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
-
死刑执行的变更包括哪些情况, 什么情况下应当停止执行并报告死刑?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6死刑执行的变更包括停止执行死刑和暂停执行死刑两种情况。 停止执行死刑 刑事诉讼法第211条、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341、342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但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在执行前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