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大餐饮食品消费陷阱,你知道几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7:42:38 134 人看过

陷阱一:活鱼虾可能被调包

现在去餐厅吃饭,不少餐馆都声称鱼虾全场活杀,现吃现做,甚至一些餐厅的名称都冠以类似的名字,比如某某活鱼馆等。同时,为了证明其新鲜度,店员还会将活蹦乱跳的鱼虾拿给顾客看。而消费者看完也就了事,一般不会去看商家宰杀。

这其中就可能有猫腻,出现调包的情况并非不可能,之前媒体就有报道,一些小餐厅会将份量差不多的死鱼虾或者是放了些时日的鱼虾来替代活鱼虾。经过各种配料烹煮一番后,消费者已比较难分辨出到底是活鱼现做的还是用死鱼做的。

怎么辨别呢?其实这确实挺难,因此还是建议消费者选择比较靠谱、口碑不错的餐馆来吃这种活鱼虾。

陷阱二:海鲜缺斤少两

海鲜是水产品,掺水、带水的可能性比较高。业内人士对此直言不讳,一般来说,买一斤能给够八两就不错了。有些不地道的餐馆,说是一斤其实也就五六两。而且,在称海鲜的时候,都是湿漉漉的带着水,消费者也比较难交涉。

碰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可以选择按个卖的海鲜,比如螃蟹等等。看个头定价钱,这样也比较好回避斤两的问题。另外,也可以选择按份算的海鲜,一份多少钱而不是论斤两。

陷阱三:优惠券成消费诱饵

满100元送20元代金券、满100元返30元菜品,近来不少酒店餐馆加入返券促销行列。看起来优惠力度很大,但实际上在这些优惠的背后有不少限制,一个是消费券不找零,因此消费金额很难凑准。

另外,消费券只有本金消费到一定程度才能用一定的数量,不可以随便用。如此,很容易为了用足消费券而掉入多消费的陷阱。

对此,专业人士建议不要贪优惠的便宜,羊毛出在羊身上,吃饭消费不是为了消费券,而是为了吃好,不能本末倒置。

陷阱四:特价菜材料可能有问题

一些餐馆为吸引顾客会打出特价菜的招牌,一天一个特价菜,每天不一样。实际上,做餐馆的人都知道,难免会有剩下的菜品,不可能完全适销对路。

因此,这些特价菜可能就是剩下材料做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定会有质量问题,只是说材料可能未必那么新鲜,也不排除会有变质的情况。实际上,消费者也可能会发现,比较常见的特价菜一般都是重口味,这么处理可以掩盖其本来的味道。

对此,专业人士建议,如果特价菜过于重口味,比如配料比较多、很辣,就要考虑一下了。选择特价菜最好选择简单、清淡一点的。

陷阱五:菜好看可能有色素

在餐厅吃饭,菜品一般都比较好看,色香味俱全,比如牛肉等,都显得比较鲜嫩,这部分原因其实在于有些餐馆在炒肉菜前,会给肉制品化妆,使用发色剂——亚硝酸盐,这样炒出来的肉质鲜嫩,颜色也很好看。

有一些餐馆制作三黄鸡也会加入色素,让肉看起来更鲜黄。还有一些凉菜,像海带、海白菜、贡菜等,也是加了相应的合成色素,看上去更新鲜漂亮。

对此,专业人士的看法是就像人一样,如果好看得不真实难免化过妆,吃东西还是真实的好,过于鲜艳的菜品,少吃为好。

陷阱六:鲜榨果汁非鲜榨

去餐厅吃饭,一些女士喜欢点鲜榨果汁,诸如西瓜汁、苹果汁、芒果汁等等。这些果汁虽然不便宜,但用过榨汁机的人都知道,要榨一瓶果汁,需要的水果可不是一点点。

因此,餐厅的鲜榨果汁基本都不是真的果汁,一般是由香精和水再加点果汁兑出来的。对此,专业人士的看法就一句话:别点啦,点点饮料或者茶水就好。真要鲜榨果汁,回家自己榨吧。

陷阱七:滋补汤基本不靠谱

饭前喝汤,这是广东人的习俗,但现在很多餐馆也提供类似的菜品。另外,一些餐馆还有专门的汤品,按人头算。这些汤都会标榜营养高,声称加入了多少多少中药材。如此做法,正是看中了很多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名目繁多的汤都是用最便宜的大棒骨熬制的汤底做成。那些猪蹄、乳鸽等也是事先煮好,然后剁块放入冰箱冷冻,需要端给顾客的时候,就把肉块和药材一起加入汤底,利用药材的气味掩盖猪骨汤的腥味,摇身一变成为高价汤。

对此,专业人士的看法是汤煲得太久反而营养尽失,在餐厅不妨点现做的西湖牛肉羹、豆腐汤、西红柿鸡蛋汤等家常汤,既实惠又健康。

陷阱八:周一的菜可能不新鲜

什么时候上馆子最不好?答案或许是周一,美国餐饮作家弗朗西斯指出:星期一去馆子,你吃到的可能是周末的残羹剩饭。美国人得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供货商周末也会休息,所以餐馆一般会在周五时多备货,这样周一可能吃到的是周末剩下的菜品材料所做的菜。

而在中国,周末下馆子的人不少,也不太会存在供货商周末休息的问题,但因为周一往往生意比较淡一些,因此采购新鲜菜品不会很多,用周末剩下的概率也比较高。

对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周一别下馆子啦,如果要去可以选择24小时营业的餐厅。因为他们的客人总是很多,必须每天进货。此外,也别在餐馆打烊前去用餐,这时厨师一般都会应付了事,而且厨房已经进入清洗消毒阶段,你的食物接触到清洁剂、洗涤剂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陷阱九:最便宜的菜可能最暴利

很多人认为餐馆里海鲜最暴利,这完全错了。往往越便宜的菜,比如炒土豆丝之类的,利润空间最大。卖10元一盘的醋熘土豆丝,用料成本1元都不到。专业人士称,中等价位的菜,是性价比最高的。

陷阱十:发票用完是托词

用完餐结账时,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种托词:发票刚刚用完。其实,这也是部分餐馆获取蝇头小利的常用伎俩,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最为常见,商家往往用以上借口打发顾客,声称只能开收据。

专业人士称,我国税务部门有这样的规定,餐饮企业的发票应有一定的余量,并非等发票用完了才能领取。因此,说发票没了,原因你懂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0: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网络消费三大陷阱:色情陷阱购物陷阱与感情陷阱
    南方网讯山东省消协发布今年第十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避免滑入网络消费陷阱。据悉,网络消费陷阱主要有色情话费陷阱、购物陷阱、感情陷阱等。色情话费陷阱。目前出现了一种依托色情网站的恶意拨号软件,用户在浏览该网页时会受到诱惑而下载运行,此时配有“猫”(调制解调器)的电脑会自动拨打国际长途,给用户造成巨额话费;某些网站以色情为诱饵在消费者查看一些资料和图片时要求输入手机号码,消费者盲目输入,将会带来经济损失。据调查,设置色情话费陷阱的公司多来自圭亚那、爱尔兰、乌拉圭、所罗门、鲁阿图等国家和地区。购物陷阱。据投诉,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食品有的已过保质期、vcd盘放不出声音、化妆品是伪劣产品,还有的网页上所标注的商品与消费者购得的实物不符。例如,李小姐在某网站看到一部数码相机,经网上竞拍购得,按指定账号汇去足额的购物款。20天过去了,李小姐未收到照相机,汇出的购物款也石沉大海。感情陷阱。不少人热衷于网上
    2023-06-07
    303人看过
  • 餐饮消费法律知识
    一、餐饮行业潜规则不能不知(一)特殊收费太特殊。最低消费100元,包间费388元,服务费10%,这是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的特殊收费项目。按照《消法》规定,餐馆单方面规定的最低消费、包间费、服务费等特殊收费,企业必须在店堂公开并明示收费的项目和标准,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遇到这种情况,若消费者不主张、不抵制,久而久之,这些特殊收费就成了餐馆的惯例,消费者不付也不行了。这样的潜规则存在不少,为时已久,消费者受害不轻。(二)餐具消毒费太离谱。目前,不少餐馆额外收取餐具消毒费。法律上,保障消费者的用餐安全,是餐饮经营者本身应尽的法定义务,其中,用餐安全应当包括食品、环境、餐具和服务人员健康等多个方面。但目前,不少餐饮经营者外包餐具清洁、消毒业务,最后把这笔费用赤裸裸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还从中再赚一笔钱,实在是太离谱。(三)免费茶太缺德。据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最近披露说,餐厅
    2023-06-07
    445人看过
  • 警惕餐饮连锁加盟陷阱
    一、外行者巧设骗局,愿者上钩。天津某经营烧烤涮一体的餐厅,2001年10月底开业,2002年6月中旬关门歇业,一共只经营了8个月。然而该餐厅从开业到歇业,经营一直亏损,却居然发展了6家加盟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该餐厅老板开餐厅前经营酒店厨房用品多年,转而开餐厅之初就设计好了一个骗局:以超前而充满文化氛围的店面设计强化其企业文化、低价格无利润菜品价格网罗人气、大规模虚假广告投入吸引投资。二、餐厅更名,原**马借加盟之机疯狂敛财。某著名餐厅加盟中心的人员几乎就是原餐厅的原班人马,且一人身兼数职。该餐厅发展了近十家特许加盟店,但却因其只有管理自己店的经验,毫无管理加盟店的经验。由于没有专人负责加盟店的工作,后续支持无法跟上,导致加盟商怨气冲天,其中多家同加盟商关系对立。而这种现象在全国连锁加盟经营的餐饮企业中并不少见。三、盟主超高速发展,人力支持匮乏,管理失控。由于一些连锁加盟的餐饮企业在管
    2023-05-01
    340人看过
  • 餐馆饮食宰你没商量
    一、鸳鸯菜单中英文菜单价格不同专宰外国游客周庄本地的媒体报道说,在朱家角老街景区内的众多饭店餐馆中,流行着一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些饭店餐馆内的菜单大抵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非常简朴甚至于简陋,是中文版,只有菜名和价格;另一个版本的菜单则相对豪华些,是英文版,不仅有菜名与价格,还配上了图片和英语解说。菜单有别,自然是因为服务的对象不同。前者对内,后者对外,前者提供给国内的游客;后者则为外国游客度身定制。这一现象,人们命之为鸳鸯菜单。为中外游客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菜单,方便顾客消费,似乎是正常不过的。然而,这两个版本的菜单,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内外有别——分别用中英文撰写,更重要的是实质上的内外有别——同一个菜,标价是不同的。举例说罢。红烧鲫格朗:中文菜单标价58元,英文菜单标价80元;古镇蹄髈:中文菜单标价48元,英文菜单标价68元;酒香草头:中文菜单标价22元,英文菜单标价38元;红烧羊肉煲:
    2023-06-07
    432人看过
  • 签订购房合同需警惕的九大陷阱你知道吗
    一、签订购房合同需警惕的九大陷阱你知道吗陷阱一:在认购书里没有注明因何种原因退房以及后果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认购书后,就要交一定额度的定金,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有时购房者在交付定金后因种种原因得不到银行的贷款而无法购买该房产时,发展商一般都只退购房款而不退定金,理由是买家没有履行合同,所以没收定金。买家最好与发展商在协议中约定,若买家得不到贷款时,定金该如何返还或是否要扣除部分作为手续费等,这样就避免了很大的麻烦。同时,开发商是没有权利没收定金的,这本身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陷阱二:合同主体认定不明购房者由于缺乏法律常识,往往会犯一些比较初级的错误。有时代表发展商签约的人并不是法人代表,或者合同上的开发商并不是该房产土地拥有者,这些都有可能产生问题。另外,也有可能该项目是A公司开发的,实际上却是由B公司投资,作为买家还是应与A公司签约,否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以后办理各种手续会很麻烦。在签约前您
    2023-04-30
    408人看过
  • 十一长假谨防消费陷阱
    十一长假将至,针对当前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商家促销活动,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避免陷入各种消费陷阱。节日期间,一些商家为获取较高的利润,往往会开展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各种满就返、周年庆、特卖会、打折优惠应有尽有,这些看起来优惠幅度颇大的促销活动,相当一部分其实暗藏了商家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对此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表示,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避免落入这些消费陷阱中,特别是购物要保留购物小票,仔细核对价格。业内人士提醒,节日期间一些商家在促销时往往贴出诱人的海报或图片,并推出某几款特惠商品,可在消费者出手时才发现商品已被掉了包,完全不是广告上的商品;一些商家以所谓的全市最低价、送礼品、大酬宾、有奖销售等手段进行商品宣传时,实际是经销商趁消费高峰在抛售积压陈货、滞销商品、残次商品甚至是假冒伪劣商品;一些商家经常会打出超低价位,低折以吸引消费者眼球,但实际上商品
    2023-06-07
    329人看过
  • 网络十大陷阱
    近年来,网络在中国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随着网络的发展,利用网络诈骗的不法之徒也应运而生,从眼花缭乱的网页中渗透着五花八门的骗术,目的只有一个“骗你没商量”。网络传销——交钱入会,靠发展下线赚钱。与传统传销相比,扩散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而且传销的产品也不仅限于化妆品、药品等实物,还包括计算机软件、各种信息等。股市黑手——股票营业部的人员内部搞鬼,在网上披露虚假信息,在网上哄抬股价。待上当受骗的投资者把股价抬上去后,就开始倾销股票。高价回收——介绍某个项目或产品如何赚钱,要求参与者花巨资买回生产资料、生产产品,他们负责回收。但回收时却以质量未达标,或交货期延误等为由拒绝回收。此类骗局在委托加工类项目中最为常见。中大奖——如果有人发e-mail给你,告诉你中大奖了,你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这又是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他可能会让你汇几元钱去确认一下,或者让你支付邮资以方便他们邮寄。收发e-
    2023-04-24
    124人看过
  • 新房认筹的陷阱大家要知道
    (一)买房认筹是什么意思?所谓认筹就是开发商在项目正式发售前通过一些优惠方式,吸引有购房意向的消费者预先向售楼方缴纳排号费、诚意金等费用,依照付款时间先后顺序取得号,购房时享受排号时约定的价格折扣和优惠。(二)买房认筹合法吗?实际上,任何形式的认筹、内部认筹VIP排号等行为,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的非法活动,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根据规定凡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发展商不得发布任何销售信息,严禁以认筹、内部认购内部登记等任何形式变相无证销售商品房。(三)认筹和认购的区别1、认筹购房就是开发商在楼盘正式销售前,通过优先选房、享受开盘价格优惠甚至抽大奖送车位等方式,吸引有购房意向的购房者预先向售楼方缴纳认筹金。一般进行认筹时,购房者需先填写个人买房资料,并交纳一笔认筹金,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2、一般情况下,在认筹之后,买家就会成为楼盘的尊贵客户,可以享受优先选房、打折等
    2023-06-10
    214人看过
  • 预付费消费模式3大陷阱
    据报道:1月14日,知名健身会所青鸟健身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通知,宣布其因股东变更,北京五家直营店自12日起暂停营业,何时恢复营业尚不确定,引起数万名会员惊慌不满。一时间,对健身等预付费消费领域潜在风险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3日后,青鸟健身宣布恢复营业,并对所有注册会员免费增加一个月会籍作为补偿,一场风波终于平稳度过,然而消费者的信心经此一波,已然大打折扣。预付费消费是否双赢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除青鸟外,健身行业还发生过不少诸如倒闭或发生会员人身财产损害的意外事件,暴露出健身行业的诸多弊病。有的健身会所无法达到向会员承诺的标准,导致会员财产甚至人身受到侵害;有的健身会所没有准确定位,看到其他会所以低价吸引顾客,就盲目降价,进而不得不降低服务水平。健身市场渐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未能形成多层次共繁荣、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受益的整体局面。健身行业已经普遍实行预付费消费模式,事实上,近年来预付费消费模式受
    2023-06-07
    55人看过
  • 聚焦消费陷阱
    显失公平
    买房是幸福的,买房又是痛苦的。当面对合同,多数买房人一如败军之将,站在谈判桌前只有签字画押的份,毫无商榷讨论权之时,人们不禁困惑:在号称“公平”的市场经济中,购房合同何以能如此霸道?律师许松的两次购房经历,凸现“市场失灵”下的公道不行。“2002年6月,朋友买房,托我帮忙把把合同关。按道理,像房产这样的大宗交易,开发商应该提前几天给买房人看合同。但事实上,买房人在付款签约的时候才看到具体条款。我如约赶到售楼处,售楼先生递过一式7份合同,虽是上海市房地局统一监制的标准预售合同,但一些原本由双方约定的空白条款,全让开发商给填上了。售楼先生翻开合同,往我面前一摊,说:‘签字吧。’上百万元的买卖,怎能看都没看就让签字?我坚持先看条款。“我逐一阅读条款,那才叫显失公平。譬如关乎物业根本的小区平面图,虽然标准合同在提示条款里明定,开发商不得擅自变更,但利用补充条款,开发商将这一条架空,开发商在合同附件
    2023-06-07
    380人看过
  • 茶叶消费陷阱
    消费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茶商求利心切,在销售时布下陷阱,再加上绝大多数消费者不懂其中门道,难免上当受骗。为此,记者列举出买茶中常见的四种消费陷阱,并请专家指点迷津.陷阱1免费茶盛情难却现在,很多茶商在卖茶的时候,都会推出让顾客免费品尝的服务。但顾客王先生对记者说:免费品茶是未买茶叶先欠人情。如果喝了半天最后还是不买,商家立马会拉下脸来,在这样尴尬的心境下,还讲什么货比三家?专家支招:消费者最好不要随意进入商家的茶室品茶,也可以事先向商家提出交品茶费。在马连道茶叶街南口,某茶城负责人马武告诉记者,为了消除免费品茶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开始打破买茶免费品尝的行规,茶叶论克销售品尝,尽管这种收费只是象征性的。这样,消费者只需几分钱几毛钱买两三克茶叶,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敞开品茶了,甚至品尝售价两三千元的极品茶叶也不过一两块钱。陷阱2化妆茶中看不中喝根据绿茶制作的国家标准,绿茶不得着色,不得添加任
    2023-06-07
    186人看过
  • 旅游消费常见的七大陷阱
    近年来随着百姓外出旅游逐渐增多,关于旅游消费的纠纷成为消协受理投诉的热点和难点。消费者协会总结出旅游消费七大陷阱,警示广大消费者外出旅游要时刻注意维护自身权益。旅游消费七大陷阱有:(一)景点游览,大多是走马观花。游客在出游中发现好多景点没有事先广告上说的那样诱人,实际上只不过是过路景点和广场类景点。(二)导游串通当地人联手宰客。如导游告诉当地人所带的旅游团来自何处,然后卖主和游客套老乡,花言巧语骗其高价购买低价商品。(三)人头费回扣等猫腻多。旅行社带游客进入旅游商场购物,商场按照游客的人数、购买情况给旅行社一定的人头费回扣。(四)低价背后的价格陷阱。羊毛出在羊身上,许多报价背后隐藏杀机:如实际旅游中外加景点的门票费、增加路程的交通费等等,事后加上去的费用可能是报价的一倍。(五)巧立名目,另收费。好多旅行社事先说明的某个景点参与互动活动,可是到了实际旅游中却不是自己参与,自己想亲身体验还需另
    2023-06-07
    352人看过
  • 这些网购陷阱你遇到过吗?
    网上购物已成了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享受网上购物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又会时常遭遇到支付圈套、实物与宣传图片不符等情况,一不留神就会陷入网购陷阱。通过市消协介绍的部分案例,让人们看到网购如同雾里看花,真可谓网购有风险,消费需谨慎。案件1套票未消费钱款却被网站私占8月初,朱女士在某网站团购了婴儿游泳套票,但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在有效时间内使用,于是网站就私自占有了她团购支付的钱款。朱女士表示,网站这样做太霸王条款了。案件2实际消费金额与团购价格不符陈先生前不久在一家团购网上团购了市内某足浴馆的亲亲鱼疗足浴,之后带了4个朋友前去消费。服务员让他们等了很长时间之后才拿来了里面有几条所谓亲亲鱼的足浴盆,让他们泡着。十几分钟后,陈先生却被告知足浴时间到了,要支付每人38元。陈先生表示很纳闷,怎么和网上说的团购价25.5元不一样,而且连个捏脚什么的都没有,只泡了几分钟就完事了?向足浴馆负责人询
    2023-06-07
    339人看过
  • 几个典型的样品室陷阱
    (1)扩大样板房:差的开发商会稍微扩大样板房的面积,把墙变薄,把家具变薄,把管线去掉等等,让样板房看起来更大。专家表示,如果样板房是在真楼内,很难伪造面积和高度;但如果是在售楼处,一些不诚实的开发商会将样板房的面积设计成与实际面积的1.1:1,因此很难看出面积被篡改。在售楼处的样板间,由于墙面变薄,同一区域也会产生视觉错觉。为了突出空间感,样板间里的很多家具都应该小一点,比如双人床的尺寸不是标准的,但是当你买了一套家具放进去的时候,你会觉得空间比较拥挤。为了提高装修效果,样板间一般不会设置燃气管、排水管、暖气片等。这样,样板间显得非常宽敞,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但在现有的房屋中,这些管道或多或少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对于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楼盘,购房者甚至浪费大量的空间来包裹这些管道。因此,购房者在看样板房时,一定要拿尺子实地测量,尤其是售楼处的样板房,要注意其面积、层高、壁厚、户型尺寸是否符合市场
    2023-05-02
    344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期间外出就餐防三大消费陷阱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0
      春节期间外出就餐防三大消费陷阱预防陷阱一:不明码标价。在服务人员既未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也未在菜单上予以明码标价的情况下,在结账时被告知要支付“餐前小点”费等费用。预防陷阱二:违规收“餐位费”。一家海鲜大酒楼把自家餐位划分成若干等次,并按等论价,对外卖位,向消费者收所谓的“餐位费”,价格从大堂的2元/人到国宾包房收80元/间不等。预防陷阱三:违规收定金。部分饭店在接受消费者订位、收取定金时,有
    • 装修套餐陷阱有哪些装修套餐陷阱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1
      套餐装修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建筑面积乘以套餐价格,以㎡为计价单位的装修公司消费模式让业主更省心省事而且能节约近1/3的装修时间,但这些套餐项目看着便宜,实则也是有不少陷阱的。装修套餐通常只报个别项目,一些必须要装修的流程却故意不报,施工过程中再提出价钱;另一方面,套餐装修项目常有着严格数量限制,超出标配项目外就要收高价,让人防不胜防。套餐装修一般不包含个性化设计(如墙体拆改)、隐蔽工程(如水电改造)
    • 处处是陷阱,你知道有什么区别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6
      定金,双倍罚则,交定金方违约不返还定金,收定金方违约则双倍返还。订金,就没有这个了
    • 买房需要警惕哪些陷阱买房须知道的六大陷阱以及应注意的陷阱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7
      对于普通购房者或刚需族而言,买房就相当于几年、十几年甚至半辈子辛苦积攒的财富,因此买房的时候大家都会特别当心,但如果不注意以下6大陷阱,如果没有提防这以下买房陷阱,期待”则可能变成失望,让你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陷阱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夸大吹嘘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开发商在宣传中最爱用尊享人生”奢华园林”幼稚配套”这些词来吸引消费者。然而,可能在收房时才发现,所谓的奢华园林,还只是小树苗、小土坡,所谓的
    • XX提醒汽车消费五大陷阱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核心内容: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汽车本身质量不过关、维修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汽车投诉上升27.5%。该市消协工作人员分析,去核心内容:去年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