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导致合同解除的,应当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不可抗力应当是发生在合同义务履行期限内的,如果履行义务一方已经延迟履行,而后发生不可抗力,不免除其违约责任。并且应履行义务一方应当在不可抗力出现后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工伤解除合同要劳动仲裁吗
工伤后可以运用劳动仲裁的方式来解除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社保工伤赔偿流程:
1、工伤认定
(1)申请人。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都有权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登记,并领取《工伤认定申请表》等有关须知和材料。市、县级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2)申请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和《工伤申报证据清单》,并提交相应材料。
(3)申请时间。用人单位应当自职工发生工伤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4)所需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表;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认定流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2、工伤鉴定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申请材料:
工伤认定决定;
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鉴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上一级申请重新鉴定,此为最终鉴定。
3、办理材料
(1)工伤认定通知书、诊断证明;
(2)工伤者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3)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按照表列填写好)需要盖好公司的章;
(4)工伤鉴定书原件复印件一份;
(5)身份证原件正反复印件一份签好名;
(6)银行卡复印件一份签好名;
(7)门诊病历复印件、收费发票、处方复印件及相关检查、化验单据复印件;
(8)住院病历复印件,住院证、出院证;
(9)出院费用清单、每日清单、住院收费发票;
(10)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11)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12)经办机构认为需要的其他相关材料。
4、审核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申请人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1)工伤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出具《提交补正材料通知书》;
(2)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5、受理
(1)申请人提供材料完整或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则予以受理,并开具《受理通知书》;
(2)经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符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范围的,则书面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6、调查核实
(1)根据需要对申请人上报的材料存有疑问的,则进行调查核实;
(2)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伤发生争议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开出《举证通知书》,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7、行政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为工伤的行政决定。
8、送达
按照《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
解除合同时,不可抗拒因素是否需要赔偿?
308人看过
-
探究商标驰名的影响因素
193人看过
-
探究影响子女政审的因素
77人看过
-
拖案现象的影响因素探究
287人看过
-
探讨相邻关系法律问题的影响因素
263人看过
-
探讨影响农村房屋质量问题的因素
115人看过
解除合同赔偿计算方法有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对方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得要求赔偿。 因不可抗力终止合同,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而未采取的,应当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解除只对... 更多>
-
影响诉讼时效的不可抗力因素是什么?求解。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5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酿成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前者如地震、水灾、旱灾等,后者如战争、政府禁令、罢工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是一种法律事实。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可能会导致原有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消灭,如必须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也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如财产投保人在遇到因不可抗力所受到的在保险范围内的财产损失时,与保险公司之间产生出赔偿关系。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遭遇事故一方应
-
如果因不可抗力合同解除的话可否可以赔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31合同解除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般说来,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所谓根据履行情况,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状态,当事人双方的具体情况。所谓根据合同性质,是指什么类型的合同,是买卖合同,还是租赁合同或者服务合同。合同性质不同,其处理方式不同。所谓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
-
-
疫情期可以以不可抗力因素来解除租房合同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22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而定。一般情况下,仅仅以疫情主张不可抗力解除不可以。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
-
地震这种不可抗拒因素,保险公司会赔偿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1在财产保险中,一般是不赔的,这个是保监会的规定.因为以单个保险公司的实力,是很难负担这么大的灾难事故的.但是在人寿保险中,则没有以法定形式说地震是不赔的,一般法定不赔的是:酒后驾车啊,被判死刑啊,这些.所以就要具体看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了.像我们公司就是为数不多的在所有保险产品中,均对地震伤害作为理赔范围的人寿保险公司.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寿保险公司是不理赔地震的.还有一些寿险公司是有的产品理赔地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