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2)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3)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
(4)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5)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6)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
(7)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
(8)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
(9)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一、违反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
刑法第398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不过,目前何谓“情节严重”,尚无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于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而情节特别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泄露国家秘密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的;泄露国家秘密的次数多或者数量大的;向多人泄露国家秘密,危害严重的等。
二、为境外收买军事秘密罪量刑标准细分?
对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的处罚标准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是指违反保守国家军事秘密法规,以非法手段,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有关国家军事秘密的情报、文件、资料和实物的行为。
-
我国刑法对军事秘密泄露行为的刑罚规定
147人看过
-
泄密行为罪名有哪些
194人看过
-
《刑法》中对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行为设定了哪些罪名?
312人看过
-
如何对泄露国家秘密的反间谍行为进行惩罚?
79人看过
-
中国对国家秘密泄露犯罪的法律惩罚
420人看过
-
我国如何对口头造谣行为进行定罪处罚的规定
17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刑法怎么对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进行惩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八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
中国刑法过失泄露军事秘密行为规定是否有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51、所谓“情节严重”,根据军事审判实践的经验,主要是指多次泄露军事秘密的;机要、保密人员泄露军事秘密的;明知是应当保守的重要军事秘密竟在公共场所高谈阔论而泄露的;在战斗或者其他危急的情况下,为了个人安危竟不履行保守国家军事秘密的职责义务而丢失、遗失重要军事秘密文件、材料、实物的;由于泄露或者遗失重要军事秘密而使国家军事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等等。 2、本罪主观特征表现为过失。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
-
我国刑法中哪些罪名是行为犯湖南在线咨询 2024-09-21所谓行为犯,是以法定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认定是否构成犯罪既遂的标准的犯罪类型。例如,破坏军婚罪以及妨害作证罪等皆属于此范畴之内。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犯有破坏军婚罪的行为人,若其在明知对方系现役军人配偶的情况下,仍与其保持同居或婚姻关系,则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如果行为人借助职务权力或人身依附关系,采用恐吓手段强行与现役军人的妻子发生性交的,则将按照法律第二百三十六
-
我国的法律对对伪证行为进行什么惩罚北京在线咨询 2021-08-121、完善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对民诉中的伪证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作伪证的成本,从而有效遏制伪证行为。具体做法有:第一,将《刑法》第305条伪证罪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三大诉讼。第二,在《刑法》第307条中,增加当事人自己实施伪证行为为犯罪的规定。 2、完善民事责任。完善《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 (1)将实施伪证行为“可以”进行处罚更改为“应该”进行处罚。 (2)将规定细
-
针对苏州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罚?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若出现以下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且情节严重,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 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 披露或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 违反保密义务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或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