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借款用途如何定性为诈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1 11:35:18
90 人看过
符合主体、客体、主观、客观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如何看待虚构用途借款不构成诈骗罪
473人看过
-
借款用途虚假算诈骗么
329人看过
-
虚报注册资本诈骗贷款行为如何定性
183人看过
-
借钱用途虚假是诈骗吗
275人看过
-
行为人如果借钱如何定性诈骗
448人看过
-
虚构资金用途能算诈骗吗
29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将诈骗行为定性为诈骗罪? 如何将诈骗行为定性为诈骗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3在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内,尚未有关于“骗取国家资金罪”的相关规定。如果个人或组织通过欺骗手段试图获取国家资金,其行为可以归类为诈骗犯罪。在这种情况下,涉案人员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罚。如果犯罪所得金额达到人民币三千元及以上,即符合了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则需要以诈骗罪论处。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
-
以虚构事实形式借钱为由诈骗他人钱财,是否构成诈骗罪应当如何定性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7已经构成诈骗罪。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应当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
-
虚构事实借款算不算诈骗,该如何认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19虚构事实借否借钱取决于具体情况,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符合以下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产,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为《刑法》在第193条中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骗取大量公私财产。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
-
他人借款逾期未归还,如何定性为诈骗?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0关于债务违约,如果被判定为诈骗罪,则需要满足相关诈骗罪的条件。首先,欺诈罪是指故意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欺骗他人交付财物,且自己实际上没有履行债务的行为。这种行为听起来很严重,但欺诈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如果被判定为欺诈罪,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如果想要让对方因债务违约而被定罪成欺诈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在借款时,借款人就已经做好了不偿还债务的准备;第二,借款人在借款过程中可能会编造一些虚假信
-
该虚构事实的诈骗行为是如何认定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01诈骗必须是虚构事实骗取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构成诈骗犯罪还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对方的欺骗行为不是以骗取己方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为目的,其行为不构成诈骗。一、诈骗罪的基本构成要件:诈骗罪的基本概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基本要件:(1)主体方面,行为人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