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2008-4-1315:06:40来源:审计教育网
我国粮棉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的信贷业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消了保护价粮食收购政策,也就是市场调节粮食的收购和销售价格,农发行的经营风险明显增大,面临新的形势,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内部监控机制,规范经营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为农发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本人就农发行的内控机制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内控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内部控制是农发行内部的一种自律行为,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责任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根据农发行的业务特点,在具体工作中,强化内控机制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体系,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报告关系明晰的组织结构,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农发行的组织结构的控制要符合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
2、制定和完善业务制度、操作程序,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管理系统,开发和借鉴国外银行业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和模式,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系统的监控,要建立和完善防止和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等有效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并按照监督制约、授权分责以及工作程序的规定和要求,健全完善各种审批手续和全面、系统、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
3、建立起职责分明,横向纵向相互监督制约机制。明确划分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的职责,以及内部控制的稽核评价和信息反馈制度,使各部门、各岗位、各个工作程序都处在相互监督的制约范围之内。对各业务部门、内部稽核部门及其他人员发现的内部控制问题,都应当有畅通的报告渠道和有效的纠正措施。
4、开发计算机软件,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监控。要锁定分支机构的业务权限,加强对分支机构和岗位的管理和控制。各分支机构应当牢固树立法人治理结构意识,严格执行上级的决策,在各自职责和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
5、应当建立科学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内部控制文化,从而创造全体员工积极进取,且能认真履行职责的外部环境。
6、农发行的稽核体制必须适应内控制度检查评价要求。也就是总行提出的相对独立、适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地县不设稽核机构,集中由省行管理。稽核的体系实行对一级法人负责,使稽核部门具有独立的检查评价内部控制情况的权力,并直接向总行管理层报告。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机制的设想
目前,农发行面临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自身职能调整的新形势。这对农发行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应该把握时机,主动迎接新的挑战,要结合农发行自身的实际和业务特点,积极研究,探索符合形势变化和发展要求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控机制。为今后开拓新业务和发展奠定基础。
1、要提高对内控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内控制度是农发行实现现实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强对政策性业务风险和内控机制建设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对内控机制建设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性认识,无论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员工,都要对内部控制建设高度重视,把内控制度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抓好、抓实。特别是基层行的行长,必须把内控机制建设当成中心工作来抓。
2、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横向纵向岗位相互制约的控制机制。根据农发行的业务特点和业务发展需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尽快健全和完善内控机制。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要注重从监督管理环节加以约束,尤其是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健全有效的审批、确认和审核制度,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在约束机制建设上,要明确监督和被监督、制约和被制约各方面的职责,特别是要建立起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对违规者和履行职责不到位的,都要有明确、具体的处罚规定。在制定全行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时,还要协调统一、服从大局、相互衔接,出台的制度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根据农发行的机构设置特点,要从计划信贷、财务会计和组织人事等部门,自上而下实行纵向监督。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都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分部门逐级签订监控责任书。对分管的“线”要按照具体的监控内容和要求,逐级实施定期不定期的监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次检查,都要对检查内容、发现的问题、纠正意见进行认真讨论。每个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不仅对下属有监督检查的义务,并要对自己主管的“线”上的制度执行情况负责。分管“线”上发生违规违纪问题或案件,分管的领导也应承担连带责任。同时,稽核部门还要对各级业务部门的监控情况,定期进行稽核评价,评价结果要报告上级行和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对干部考核和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4、加大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一是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列为党委(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内控监督放在与完成业务经营目标同等重要的位置,要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二是加大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力度,各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要定期组织联合的、交叉的、专项的检查,检查前要有方案,检查中要有记录,检查结果要有方案,检查结束要有报告。检查的内容要细、要深、要透,查出的问题要有限期纠正的书面通知,检查人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要签字盖章。三是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要制定责任追究的实施细则,增强责任追究的可操作性,对于没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违规操作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应抵制而没有抵制,应检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都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进一步发挥再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一是继续深化稽核体制改革,确保稽核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稽核部门作为同级行的内设机构而存在,其客观性、独立性难以有效发挥,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求也不相适应,为此应尽快建立起对总行一级法人直接负责的稽核管理体制。目前可先把稽核人员集中到省级分行,分成若干小组,分片包干,加大稽核的频率和效能。二是逐步建立全面稽核与内控评价相结合的再监督格局,全面稽核的重点是:能否认真执行各项政策、制度、办法和规定,各种统计、会计报表数字是否准确,经营成果、效益是否真实,经营中银行有无风险等;内控评价的重点是:各岗位、各层面的控制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和制约,弄清发生违章、违规问题的责任,提出完善内控建设的意见。三是提高稽核人员素质,实行稽核问责制。要提高稽核工作质量,关键要有懂业务,原则性强的稽核人员来完成,所以必须实行稽核人员准入制,对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不敢揭露问题的稽核人员实行淘汰制,对工作中应该在正常的职业关注下能够发现问题而没发现或发现而隐瞒不报的稽核干部实行责任追究。
-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357人看过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原则
73人看过
-
加强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思考
157人看过
-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探究
267人看过
-
内部控制建立探索
417人看过
-
管制刑的历史发展探讨
109人看过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当事人约定的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提前履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况下让其进行赔付、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下: 1、要... 更多>
-
探讨怎样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9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3,归口管理。4,预算控制。5,财产保护控制。6,会计控制。7,单据控制。8,信息内部公开。
-
企业为什么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301.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对企业管理风格、企业文化、会计核算、控制程序等各方面非常熟悉,清楚各项业务活动的关键控制点;加之其相对独立并在企业内部有较高的地位,使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成为可能。2.内部审计的日常工作是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为了确保企业相应管理制度措施与程序得到全面准确地执行,必须要有监督。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并不直接参与相关的经济活动,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但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本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由财务部负责,其基本任务和方法是: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内部控制工作,以达到合理筹集资金、参与经营投资决算、有效利用公司各项资产,努力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第三条建立和健全公司的内
-
农庄强制执行措施探讨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061. 当事人提出申请执行,必须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书,说明申请执行的事项、理由和要求,并尽可能提供被执行人的开户银行账号及财产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提供财产线索并非必须的。 2. 如果当事人觉得申请执行很麻烦或者不熟悉如何操作,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此时,委托代理人需要向法院提交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文件。 3. 如果不知道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仍可以正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过,在申请执行前,建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5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评价范围应覆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活动的全过程及所有的系统、部门和岗位。(二)统一性原则。评价的准则、范围、程序和方法等应保持一致,以确保评价过程的准确及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可比。(三)独立性原则。评价应由银监会或受委托评价机构独立进行。(四)公正性原则。评价应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为准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五)重要性原则。评价应依据风险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