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驾缓刑能否解除劳动关系?被判处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判处缓刑,属于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相关法律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六)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九条: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照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依照刑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由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由人民法院处罚、由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的人。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不必解除劳动合同,直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愿意继续使用被判处缓刑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不得终止,这也符合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经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有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劳动合同无效;(六)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后,用人单位有权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六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至于对方是否使用该权利,则由对方决定。劳动者虽然被判处有期徒刑,但是缓期执行,没有附加刑的,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新的犯罪或者以前没有处理过的,不属于依法追究劳动者刑事责任的情形,不构成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情形。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缓刑;不满十八周岁的,孕妇,七十五周岁以上的,应当缓刑。
a.罪行轻微。B、悔改的人。没有再犯的危险。D.缓刑对社区无明显不良影响。
-
员工醉酒驾车用人单位可否解除劳动关系
279人看过
-
劳动关系长期中止能否解除
361人看过
-
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恢复劳动关系可以吗,解除劳动关系
380人看过
-
可否通过解除劳动关系仲裁申请强制解除劳动关系?
209人看过
-
醉驾被判缓刑单位会解除劳动合同吗?
160人看过
-
解除劳动关系没有解除社保关系是否正确
267人看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办理了离职手续后双方解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由双方协商解除;可以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或者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劳动合同期满... 更多>
-
如果单位吊销劳动关系,是否能解除劳动关系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24单位撤销取消了劳动关系。我国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二)劳动者依法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况下(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布死亡,或者被宣布失踪的情况下(4)使用者依法宣布破产的情况下(5)使用者被取消营业执照,被命令关闭,被取消或者使用者决定提前解散的情况下(6)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情况。
-
没有合同劳动关系能否解除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9没签合同,但已经在用人单位提供合法劳动,其劳动关系同样是成立的。 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试用期内劳动关系能否解除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08试用期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单方解除劳动关系仅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通知形式无明确要求。如果劳动者不履行提前告知义务的,应当支付用人单位因辞职造成的损失。
-
醉驾被判刑的员工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会被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08公司可以开除的。 因醉驾而被判刑的,属于因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职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之一,所以公司是可以开除因醉驾而被判刑的职工的。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
-
仲裁关系解除后劳动关系还能否继续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10解除劳动关系后还可以申请仲裁,只要在仲裁期限内。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中止的,自中止时效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